第424节科举制(1 / 1)
“不错,全民监督。”孔明肃然地道,“当官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老百姓谋取福祉,而不是鱼肉民众、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当然了,既然当了官,肯定会得到合法的优厚待遇,属于你的钱,就是你的,不属于你的钱,就不是你的。一个官到底是好官还是贪官,老百姓最有资格评论,因为头顶上的父母官到底好不好,老百姓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的。我设定,每个官在干满三年后,都由其治下老百姓对其投票,从而决定他是不是好官,值不值得留下,我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比如一万张票,八千张说他是好官,那么,此人就是好官,并且值得提拔擢升,六千张说他是好官,那么,此人确实是好官,但只能说马马虎虎,还算尽忠职守,不算出色,可以保留原职,让他继续磨练磨练、提升能力,只有三千张说他是好官,别说了,赶紧卷铺盖走人吧,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无能也是一种罪,如果只有一千张说他是好官,直接叫廉政公署对其进行严密调查,这货百分之百是一个贪官。哦,我只是说了一个大致的构思,想要将其化为现实,还需要设定一套严密完善的规章制度。”
“妙啊!”杨修激动得一拍桌案,他双眼目光犹如炭火,“太妙了!殿下真乃绝世天才!”
王脩、崔琰等人同样无不听得深感醍醐灌顶,继而纷纷喝彩。
司马懿表情平静:“殿下,倘若有官员欺上瞒下,明明在暗中贪污腐败,却以蝇头小利蛊惑小民为其投好评票,如何是好?”
孔明呵呵一笑:“这种情况即便偶尔出现,也不会扩大蔓延。为何?第一,既做到福泽万民又做到中饱私囊,可能吗?针无两头尖,甘蔗不会两头甜,世上没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但不排除特例,比如我,又让老百姓富足又让自己富得流油,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官,有本事既让自己发财又让老百姓发财,这也是人才啊,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人家有这么大的本事,不值得佩服吗?当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老百姓发财,既然此官让老百姓发财了,那此官自己发不发财,根本就不重要。这样的官,总比自己穷、拉着老百姓跟自己一起穷的‘清官’要好吧?第二,如果有某个官,大贪大捞,然后拿出蝇头小利收买其治下百姓的人心,为其投好评票,使其顺利连任,好啊,我们尊重当地老百姓的心愿,继续让这个官继续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到时候,谁倒霉?当然是那些只看到眼前蝇头小利的小民!这些小民会醒悟、会懊恼、会悔恨,悔恨自己贪图蝇头小利,结果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自作自受,再对比别地官员的克己奉公和别地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这种鼠目寸光的小民会被事实大嘴巴子狠狠地打醒,再也不会犯下如此短视的错误了。说到底,一个人,可以短期地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长期地欺骗部分人,但绝不可能长期地欺骗所有的人。”
“殿下妙语!”杨修浑身发抖,“殿下,你分析得太精妙了!精妙绝伦!此法完美无缺!”
司马懿向孔明行了一礼,心悦诚服地道:“殿下既高瞻远瞩又洞察人心,在下五体投地!”
王脩看向孔明:“殿下,您的科举制真是超越古今、完美无缺,但是,州牧他会同意吗?”
孔明明白王脩的意思:孔明实施“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可以说是空前地、极度地损害了豪门世家、名门望族的利益,就跟他推广简体汉字一样,但这次的情况下要更加严重,同时,孔家自身就是名门望族,因此,孔融的政治立场是或多或少地倾向名门望族的,那么,可想而知,孔明实施科举制,孔融必然不支持甚至很反对。
面对王脩的担忧,孔明淡淡一笑:“我决定要做的事,天王老子也阻止不了。那些名门望族算什么?我本来就不依靠他们,他们没有任何资本对我形成掣肘。我实施科举制,可以确保名门子弟和寒门子弟从此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名门子弟如果怀有真才实学,照样能在这场公平公正的比赛中超越寒门子弟,得到应得的东西,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既如此,还说什么废话呢?不管是名门子弟还是寒门子弟,都要遭到淘汰!没有真才实学,却想依靠特权进行世世代代的权势垄断?做春秋大梦呢!在我治下,没人拥有特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孔明这番强硬得近乎蛮横的话语让现场众人无比为之心头耸然。
孔明有足够的底气说出这番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话,天下人口,九成以上属于庶族、寒门、平民,孔明对汉东的统治就是建立在万千普通人对他的拥护、支持、爱戴的基础上的,他让万千普通人过上了好日子,万千普通人通过辛勤劳动让他掌握着充足的财富,来自万千普通人群体的青壮年男子组成了他的强大军队,来自万千普通人群体的人才组成了他的官吏体系,他还缺什么呢?他什么都不缺,他根本就不依赖那些豪强大族、豪门世家、名门望族。既不依赖,那么,那些人谁敢反抗,孔明把他们斩草除根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只有益没有害。
废奴令、摊丁入亩、推恩令、科举制……这些高明无比的政策和手段,一劳永逸地确保了汉东的内部稳定,确保了汉东内部不会产生威胁孔明统治的豪强、权贵、官僚等传统旧势力。
最后,孔明补充道:“请诸位注意,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培养、发掘、提拔人才,但是,我说的‘人才’绝不只是‘做官的人才’,各行各业的翘楚、拥有一技之长者、精益求精的技能研究者,都属于广义的人才。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地繁荣昌盛,就需要各行各业的、越多越好的人才,比如,马钧不会当官,只会研制机械,但他也是大人才,华佗不会当官,只会钻研医学药理,但他也是大人才,我们少得了马钧、华佗这样的人才吗?当然少不了,并且,越多越好。因此,人才,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擅所长、各施所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还请诸位切记!”孔明说的正是科举制的一大弊端,在华夏历史上足足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在根本上就是“培养做官的人才”,在文学、艺术、科学、理工等方面上不但没有推动促进作用,反而危害不小。文学、艺术还好,尤其科学、理工,科举制让华夏本土科学理工一直裹足不前、原地踏步,华夏历朝历代很少有人潜心地钻研科技(因为钻研这个没办法当官,没办法盈利,没办法扬名立万),以致于华夏古代的科学理工发展得十分缓慢。
文、武、理,这是三驾马车,需要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实际上,孔明已在汉东境内创立了初步雏形:文,齐鲁书院等于汉东的最高文科学府;武,讲武堂等于汉东的最高军事武校;理,鲁公堂等于汉东的最高理科研究机构;另有文理阁、演武堂等机构作为辅助推动。
众人无不五体投地:“殿下英明!”
在确定使用“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后,孔明随即又和杨修、司马懿等人一起着手汉东中央统治机构(汉东小朝廷)的确立。孔明没有建国,他也不想干这事,因为此事等于分裂大汉,于是,他的中央统治机构的旗号就是“汉东王府”。
汉朝的中央政府组成以“三公九卿”为基本框架,但实际权力已经转移到了“尚书台”,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叫做“录尚书事”(王允当过这个官,曹操在除掉王允后也当过一阵子的录尚书事,后来他恢复丞相,取代了录尚书事),录尚书事总领政务,不设丞相(曹操恢复丞相以及强迫天子任命他为丞相属于特例),三国时代的曹魏、孙吴、蜀汉的中央政府系统都是沿袭汉朝的,虽然各有改动,但主体和本质不变。到隋唐时,华夏的中央政府系统得到重大改革,即著名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里的“尚书省”就是此时的“尚书台”。孔明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设立“三省六部制”,但他暂时没有必要,因为他又没有统一全国,他的“汉东王府”的权力机构因地制宜,进行一定的精简,此举也是避免官僚系统过于臃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