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152节(1 / 2)

加入书签

“嗯……”折小娘幽幽叹了口气,其意郁郁,尔后略作迟疑:“话虽如此,但这个皇帝,唔……有些奇怪。”

“嗯?”折从阮疑惑地看着她。

折小娘说:“告退之时,我在宫内见到了皇帝。”

见她这副模样,折从阮赶忙问:“你不会冲撞了御驾吧!”

“孙女再莽撞,又岂会那般不知轻重。”折小娘吐了下舌头,娇俏道。

“皇帝让我陪着他走了很长一段路,让我给他讲家乡的山水风俗……”

折从阮就静静看着孙女,在自己面前滔滔而谈。

“……”

“对了,离开前,我问皇帝,如果进宫嫁给她,能否骑马打猎?祖父你猜,他怎么回复?”

听到这儿,折从阮老眉一扬,配合着问:“天子如何回答你的?”

见祖父这副淡定的模样,折小娘不由好奇:“祖父此刻不怕我冒犯了皇帝?皇帝发怒?”

讨巧的模样,让折从阮抚须道:“天子若真因你这小女子生怒,那他量器可支撑不起他行前事。你也不会在我面前,这般表现了。”

讪讪一笑,折小娘有点兴奋地说:“天子说,皇宫飞龙使的骏马任我驱策,开封城外御苑园林任我驰骋……”

在折从阮祖孙俩交谈之时,仁明殿中,刘承祐也与太后李氏闲聊着,气氛不错。

“那折家小娘我见过了,很不错一小娘,醇厚质朴,英姿只怕更甚于高贵妃。”李氏说道。

同太后一道烤着火,刘承祐往嘴里塞着糕点,应道:“如此说来,娘对那小娘是满意咯?”

“嗯!”李氏看着这个儿子:“后宫也确是乏人,耽于政事,国务固然重要,生儿育女,延续皇统,同样重要。是该添些新人了。”

“来年寻个合适的意思,便有娘你下旨,将之纳入宫中吧!”闻言,刘承祐说道。

“来年?”李氏有些纳罕。

“爹在宫中,已经躺了快一年了,我是个不孝子啊!”刘承祐叹了口气,悠悠而叹:“开春之后,当续未竟丧礼!”

提及此,李氏也是不由面露戚色。

察觉到气氛转凉,刘承祐自觉说错了话,赶紧转变话题:“三郎近来,倒是长进不少。开府之后,踏实了许多,据王府僚属报,读书习武,比起从前,倒没有多少懈怠。”

“哦?”李氏果然来了兴致:“这些日子,三郎进宫,倒也确是变化不小……”

……

冬十二月甲辰(三十),乾祐元年的最后一天,刘承祐于皇城北阅兵,检阅视整军成果。虽然此前,刘承祐也是经常往军营,视察抚慰,但此次是禁军重新编练后,正式亮相。

两衙马步军三万甲士参阅,军容严整,声势浩大,刘承祐于三军之前,朗声宣讲,引众山呼。

在京的几名节度,都随驾参阅。此前刘承祐下诏,准诸节度就镇,但剩下的折、李、王三者,都选择默然留京,欲过完年再走。

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一番震慑,即便是折从阮,亦为其所慑。这个时代,说穿了,还得靠军队兵马,说得再多,不如拳头够硬,够直接。

检视完军队,趁着歇息的机会,刘承祐将杨业召至御前,表扬了一番。

“朕给你选的夫人,可还满意?”刘承祐一副亲和的表现。

一切流程走得很快,杨业与冯家女已然成婚。

闻问,在刘承祐的目光下,英勇善战的杨无敌,竟然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稍显矜持地再度拜道:“谢陛下厚恩。”

刘承祐随和道:“朕此前答应过你,给你选个良配,说到做到,倒是此前让你久等了……”

……

一直到深夜,刘承祐都没睡,独处御榻,满脑子里都是这一年以来的苦累,其间酸楚,意味难明。直到跨过子夜时分,方才沉沉睡去……

第135章 许州兵匪

许州,乃近畿重镇,同开封府比邻,就在眼皮子底下。

长社乃州城,去东京近两百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晋亡汉兴之际,契丹骑兵抄掠中原,许州以近邻开封,黎庶深受其苦。

等契丹退,刘汉进据中原,许州官民方得片刻喘息,刘知远便以史弘肇遥领忠武军节度。史弘肇身在东京,由其属下将吏杨乙掌府镇之事,贪戾凶横,倚势欺人。

后又以刘信移镇徐州,有刘信这样的上梁,下梁有岂正得了,连续两镇节度,都非善人。直到刘信被刘承祐贬出东京,至长社就镇,然后许州的上至于官僚将吏,下至工商黔首,日中更苦了。

刘信本是贪猥凶残之人,被逐出京,将他的怨愤与怒气,尽数发泄在许州官民身上,言辄怒骂,动辄酷罚,还时有搜掠霸民之事。指望刘皇叔在许州修身养性,痛改前非,显然是想多了。

可以说,足两年了,许州的官民,就真没有得到过多少安宁。此前,朝廷剿匪安境,招聚流民,周遭州县,人口都在增长,唯有许州,不时有逃难外奔者。

许州地势,以平原岗地为主,正值得初春时节,沿颍水一带,长社、临颍之间,已有大片进入生长后期的麦田。不管日子如何艰难,许州治下的农户们,持续管理护养田亩,清沟排水,疏通田渠的同时,也为春耕之事,做着准备。准备种子,培育秧苗……

顾桥镇,坐落在颍水边上,是临颍县辖下较大的一个镇子,有上千的人口。趁寒冬之际,有得三、两月的安宁。不过这立春后不久,难得的安宁便被打破了,恶客临门。

一支数百人规模的官兵,气势汹汹而来,驻于镇口。观其旗帜,乃是忠武军下属的牙兵,领头的军头,一脸粗鲁像,骑在马上,朝着镇甸,虎视眈眈。

镇外的动静,早引起了镇中官民的警惕,敲锣打鼓,闭门聚众而防。

见着镇中的动静,一名都头,哈哈一笑:“指挥使,此镇似乎要聚兵抵抗啊,真是不知死活!”

指挥使也是面露不屑,吩咐道:“去,上前叫门,把他们镇将给我喊出来,就说本指挥,有要事相商!”

“直接冲杀进去便是,就凭这破镇子,还真能挡住我们?”都头有些嚣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