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气运对照组养崽记 第59节(2 / 2)

加入书签

岑春花期待的搓搓手:“以后有自己的地,我们就不愁粮食吃了。”

她想的是粮食,林晓想的却是别的更挣钱的东西。

从前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吃了这顿没下顿,谁都不会比其他人富裕到哪儿去,包产到户的制度落实以后可就不一样了,贫富差距会慢慢显露出来,她们赶在了好时候,只要时机挑得对,再加上一点运气,林家以后的日子绝对能变好。

林晓也暗戳戳的期待了起来。

第71章

通知完消息的第三天晚上, 王志富就召集全村人投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愿意签字包产到户。

确定大家都跟着政策走以后,王志富让每户派出一个人做代表去仓库开会分配土地的问题。

岑春花和林旺财觉得林晓读过书, 又在纺织厂工作, 见过世面, 比他们懂得提意见,相信林晓的能力, 就派了她过去参加。

全村五十五户人家,五十几个人聚集在仓库,凳子不够坐,晚到的人就站着。

林晓到得挺早, 挑了个凳子坐下。

其他户派的代表多是男人, 见林家二房派了林晓一个女人过来,都很惊讶, 觉得她过来瞎凑热闹,明显有点瞧不起。

有人忍不住问:“林晓,你爹呢, 怎么不让他过来?”

林晓回答:“我爹的伤没全好, 让他待家里休息, 我过来开会。”

“那你娘呢,怎么不让她来开会。”就算林旺财动作不方便, 那岑春花嫁来队里二十几年了,总比林晓这个小丫头会做事,怎么也轮不到林晓过来。

林晓面无表情:“我娘留在家里照顾我爹。”

一句话堵住了其他人的嘴,没人再纠结这件事了。

王志富点了一遍人, 全都到齐以后, 再次解释了这个新政策的意思, 然后开始让大家提议,他拿着一本笔记本记录大家的想法。

队员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政策,讨论得特别激烈。

“既然是包产到户,那就按人口分,人多的得地多,人少的分得的比较少,这样就公平了。”

“不能这么分,如果一户人家有十几个人,有的才三四个,那不就吃亏了吗?人多的家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劳动力。照我说,就按劳动力来算,每个劳动力得到的地一样,多少个劳动力就多少亩地。”

“那不还是这家得地多那户得少吗?这也不公平啊。如果有的人得到的地不好,一年都种不出几斤粮食,岂不是要饿死?”

“我看呐,大家就别吵了,每户都平均分地,谁有能耐种的粮食多,其他人都不会有意见。同样的地,你自己家种不出来,怪不了别人。”

“我也觉得大家应该平均分。”

“你们家人少,自然是这么想了。我们队里好多户十几个人,如果大家分到的地都一样,那岂不是亏了。”

“要是按人口,以后谁家的孩子结婚了,生的孩子多,这么算也不公平啊。”

关于分地问题大家意见不统一,差点就吵了起来,都是男人,嗓门特别大,听得人头疼。

这些建议说得都不太好,王志富就停住笔头没写字。他听听这个人的想法,又看看那个,没有开口打断,等明白所有人的意思了,才转头看林晓:“林晓,你一直没说话,你是怎么想的呢?”

林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按户分吧。但是地的土壤条件不一样,分地的时候亩数肯定不能完全相同,应该根据土地条件来分,土地贫瘠的多得一点,土地肥沃的就分少点儿。至于比例,应该测量过土地条件以后再决定。”

王志富琢磨了一下,感觉这个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一个办法了,补充了句:“到时候地按户划分好后,抽签怎么样?每户派一个代表抽,抽到哪块地就算哪块,就不用争着抢着了。”

王志富发话,其他人沉默下来考虑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罗老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觉得队长说的这办法可行,村西和村东那两块水田就不太好,每年种出来的粮食是最少的,要是抽到那边的地,多分到一点没关系。”

这种每家每户都有份的事,确实是抽签意见少一点儿,之前也都是这么做的。

罗老根一开口,其他人陆续说话支持。

“就照队长说的办吧,只要有自己的地,其他的我没意见。”

本来持反对意见的那些,心里虽然不服气,可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王志富一锤定音:“那就暂时先这么定吧。明天请人过来,我们一起去看水田的土壤情况,再商量分配的比例。”

***

林晓回到家,岑春花和林旺财就马上问起开会的情况,林晓一五一十的说了。

岑春花说:“不管怎么做,总会有人反对,只要大部分人都同意就好了。不可能每个政策都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

林旺财有些担忧:“闺女,建议是你最先提出来的,爹就怕你得罪人啊。”

如果最后真按照这个办法来做,那些十几个吃饭的家庭,都靠着那点地填饱肚子,收成不好的话,会记恨她闺女。

岑春花不以为然:“就算我们闺女没这么说,队长估计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决定权在大家手里,又不是我们闺女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就觉得闺女的提议特别好。”

林旺财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就没说了。

他们现在就期待一件事情有自己的地,自己养活自己。

***

本来包产到户的分配办法都商量得差不多了,但是那些家里人口多的人越想越不甘心,一个接一个的往王志富家里去重新提议,本来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有人不满意,王志富原先的高兴劲都没了,只剩懊恼。

这件事远比王志富想象的棘手得多。

最后没办法,王志富请了村里几个威望比较大的老人来帮忙做主,第一个请的就是林建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