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25节(2 / 2)
“这事儿,是我和林哥合伙做的,能不能带着你一起,我还得再问问他的意思,但是,有些话我也得说在前头了,我们想给技术科出的点子,也不一定能被人家看上,有可能,忙来忙去,你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算带上你,就算厂子里有奖励发下来,但是,你能得到的东西,不可能跟我和林哥一模一样,甚至有可能,到最后只能得一个厂里表扬的名头。
另外,你的口风得紧,这事儿没成之前,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哪怕是家里人也不行,还有,你的工作能力不一定要多强,这些都可以慢慢补上来,但是,必须得踏实肯干。”
徐元这也是想起来,林东正曾经吐槽过田家瑞的大嘴巴,这才多叮嘱了这么几句,他还故意将风险、难度都夸大了些,又把可能有的回报削减了些,瞥着田家瑞的脸色,看他有没有要打退堂鼓的意思。
然而,或许是已经把这事儿想得不能再清楚了,田家瑞并没有被徐元的“苛刻”给吓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好,你放心吧,我一定能做到的!”
相比起口袋里的空空如也、相比起被嫂子指桑骂槐时的难堪、相比起那些空了以后摆在那里当样子货的药瓶,这些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似乎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田家瑞倒不是对徐元有十成十的信心,只是,他进厂两年,工资还是那个样子,他太渴望做出一点变动了,显然,厂里那个“提一级工资”的奖励,对他是有着无法抵抗的诱惑力的。
就算跟着徐元和林东正做事,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落着,至少,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经验,说不定哪天,自己灵机一动,就想出了新点子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徐元抽空跟林东正提了一嘴这个事情,想要看看他的想法。
“怪不得呢,我就说那小子今早对我态度好得不得了,还给我倒了杯水呢,这待遇,我跟他坐一个办公室里快两年了,都没有过呢。
哎呀,亏了亏了,早知道他有求于我们,今早就该多使唤着他点儿,也好让我出一出这两年因为他那张破嘴而生的闷气。”
林东正顿时恍然大悟地道,随后,表情就有些后悔了,田家瑞嘴臭起来,那是真的气人,能这样使唤他的机会,可不多见。
徐元一听他这话,登时就明白过来了:“那成,我待会儿就跟他说,你同意他跟着咱俩干活儿了,代价就是,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把咱们俩打热水的活儿接过去,最起码给咱俩省事儿了嘛,怎么样?”
林东正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让他像地主使唤长工一样,使唤着田家瑞,他还真的做不出来呢,何况,一个办公室里,田家瑞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转变,难免会引起文娟姐他们的好奇来。
所以,还是徐元的法子更好一点儿,林东正连连点头,算是同意了徐元的这个提议,要知道,那两大暖水壶的热水从锅炉房提回来,也得费些力气呢,更不用说还得在锅炉房门口排队要花的时间了。
正好,就当是田家瑞补上自己前两年没干的活儿了,也好让他知道,暖水壶里的热水,不是凭空生成的,他一个大小伙子,工龄又短,哪儿来的脸学着范叔和文娟姐静等着喝现成的热水啊?
“真的?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做事的,打热水的活儿,也都交给我吧。”
说是待会儿就跟田家瑞说,但是,下午徐元还挺忙的,所以,就一直拖到了下班后。
林东正也还没走呢,看着田家瑞脸上的喜色,恨不得夸张地拍拍胸脯给他们俩保证,弄得他脸上也沾染了点儿笑意来。
明明,他们现在还只有一个所谓“计划”的空壳子呢,明明,他们什么都还没开始做呢,甚至连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可是,田家瑞的“喜悦”,就像是他们的新产品计划已经被技术科通过了似的,林东正和徐元不约而同地在心里说了他一句“瞧这出息”,自个儿的眉眼间却是也没忍住,带了些笑意出来。
人家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呢,他们这草台班子,也算是初成了吧!
第45章 方案
事实上, 徐元之所以要把面包当做是研发的新产品,那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现在全国也就那么几家面包厂, 哪怕味道大同小异、包装纸更是格外简陋,可是,面包仍旧是个供不应求的稀罕东西。
二来,他是知道面包的制作方法的, 这一点, 还多亏了赵如茵,她在丈夫顾锦程下海做生意以后,千禧年初, 为了积攒人脉, 也为了能和那几家拉近关系, 就和几个人的妻子合伙收购了一家老字号的西饼店。
既然是老字号, 那么,最传统的老式面包自然是不能少了, 因为赵如茵对糕点店的上心,连带着梦里的徐元也在后厨里待了一段时间。
虽然说,厨艺这东西,并不是仔细看上好几天, 就能跟醍醐灌顶似的, 一下子学会了, 可是,徐元自己厨艺废, 不代表他不能找人啊, 家里,他奶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
此外, 还有种种考量,驱使着徐元在经过慎重思考以后,把目光放在了面包上。
不过,虽然他们仨初步达成合作,内心也都有些激动,恨不得明天就能拿到厂里的奖励,可是,谁也不是傻瓜,奖励还是个没影儿的事情呢,还是得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去考虑其他。
所以,三人都是继续一如往常地上下班,并没有再让财务科里的其他人发现任何异样了,只是,明面上,田家瑞和徐元他们俩的关系却是改善了些,至少,中午也能瞧见他们仨一道去职工食堂吃饭的场景了。
对此,无论是范主管还是王文娟,都没有起什么疑心,毕竟,他们仨都是年龄相近的大小伙子,还是同事,能有什么事儿是说不开的呢?正常来往,这还不是早晚的事儿吗?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仨人不约而同地起了个大早,原本,表妹于静是要来家里找徐元请教问题的,只是,因为礼拜天有事,徐元就在周五晚上,吃过晚饭后,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往舅爷家跑了一趟,把于静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才回来的。七点多的时候,徐元下楼,把林东正和田家瑞接了上来,好在,礼拜天,大家虽然都是勤快人,但也难免想要比平时多睡一会儿,倒是省去了徐元还得应付邻居们的这一遭了。
林东正和田家瑞,家里人太多,难免有些不方便,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徐元的房间更适合他们凑在一起商量事情,这不,徐元跟家里人打了招呼,征得了他们的同意,这才让俩人礼拜天早上来自己家里。
林东正和田家瑞在这一点上倒是极有默契,只说是去同事家里拜访,这不,顺理成章地被父母叮嘱着,要带些东西,不能空着手登门,免得失礼。
所以,林东正提着一包红糖,田家瑞提着一斤鸡蛋,就这么来到了钢厂家属院。
徐元眼神儿没问题,自然是刚下楼就看到了他们带着的东西,本想开口劝些什么,话到嘴边,却是又被他咽了回去。
他自个儿觉得俩人在自家吃一顿饭没什么,却忘记了,这个年代粮食的稀缺之处,俩大小伙子腆着脸上门来蹭了一顿饭,若是不带些东西,这样白白占人便宜,他们自己,心里怕是也要有负担的。
草台班子才刚刚搭建起来,徐元也没打算在俩人面前充“大哥”,东西收着也就收着了,反正,他们家的伙食标准,肯定不会让他们吃亏就是了。
于晚菊今个儿也偷了懒,没做早饭,摆在饭桌上的早饭,那是徐来福六点多起来,被老婆子唆使着到职工食堂去买的。
知道徐元今天有同事要来家里,老爷子还特意多买了两份儿,不过,林东正和田家瑞都是吃了早饭才来的,就只能辜负老爷子的好意了。
把自个儿房间的门关上,三人就着研发新产品——面包的计划,开始讨论起来,譬如,面包的制作方法、制作成本、原料采购、对外定价、包装设计、面包系列的品牌名称、厂里现有的产线设备能否支持大批量生产、产品如何让省城里的供销社接受。
这些问题,都是得一个一个解决的,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不断完善着他们的方案。
说实话,被这一个又一个抛过来的问题弄得头大如斗的田家瑞,现在格外庆幸,幸好他没有脑子一热,跑去技术科抢功,要不,人家问起这些个问题来,就他肚子里那点儿墨水,怎么禁得住拷问呐?
这番语气颇为感慨的话,在中场休息的时候,被田家瑞讲给了徐元和林东正听,只是,徐元接下来的话却是叫他微微一愣。
“谁说技术科会问这些问题了?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的,懂的东西可比我们多,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厂里人有时灵光一现的那种想法而已,并不是要我们替他们把工作都做完了。
所以说,就算你只是跑去技术科说了面包两个字,也是极有可能拿到奖励的,还是不用跟人分的奖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