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16节(2 / 2)
队伍慢慢地往前挪动着,天色也从漆黑一片到蒙蒙亮,再到完全大亮,然而,队伍的总人数却是有增无减,还有人不断地排在队伍的末尾,丝毫不考虑,轮到他们的时候,菜站还有没有蔬菜可卖了。
徐进生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已经八点了,好在,也快到他们了。
“同志,要五百斤大白菜、五百斤萝卜。”每个人限量五百斤,徐进生跟徐元,加起来正好可以买一千斤的菜回去。
这两样菜每斤都是一分五厘钱,也不用票,徐进生把粮油本和十五块钱递过去,报了他和徐元的名字,看着对方在他俩的名字后面,写上了“11月24日,已购”的字样。
为了加快卖菜的速度、免得许多人都挤在这里造成拥堵,菜站专门有人负责装车,帮着把这一千斤菜各自装到两辆板车上面,徐进生和徐元分别拉着一辆平板车离开了。
平板车的承重量还是很大的,哪怕是徐进生这样坐办公室、也不常锻炼的人,也能拉起一千斤重的东西,所以,车上五百斤的重量,对于徐家父子俩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走回到钢厂家属院,于晚菊站在家里的窗户边儿上,一直就盯着楼下呢,看着熟悉的两个人影渐渐走近,赶忙下楼了。
徐进生跟徐元已经把板车停在他们家菜窖边儿上了,看着于晚菊过来,徐进生让徐元下去了菜窖。
两个人递,徐元负责把菜分类码好,倒是也没耽搁太多时间,最后,板车里分别还剩了些大白菜和萝卜,就没再继续往菜窖里放了,那是于晚菊留着准备用来腌咸菜的。
“今个儿买的萝卜白菜,看上去都还挺新鲜的,多少钱一斤啊?”于晚菊上手,用指甲盖儿掐了掐红皮萝卜,抬眼问道。
“每斤一分五,菜站今天没来土豆,明天早上还得再去排一回队,看看明天有没有,实在不行,这几天还得您多去菜站瞅瞅了,要是来土豆了,您去厂子门卫室,让人来宣传科喊我就行。
对了,趁着这些菜还新鲜,刚好我和元元今天也在家,咱们吃完午饭,就把咸菜腌了,不然,您一个人,得腌到什么时候去啊?”
倒不是徐家人跟土豆就这么杠上了,只不过,一整个冬天,也不能全靠萝卜白菜还有咸菜过活吧,很显然,土豆是个可以万能搭配又顶饱的好东西,家里可以少买点儿,但绝不能一点儿都不买。
一年到头,徐进生干体力活儿的次数并不多,这不,忙了一早上,这会儿就累得有些喘了。
不过,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要忙,下午他并没有打算歇着,毕竟,要腌制几十斤的白菜萝卜,工作量也不小呢,他妈年纪大了,他跟徐元多做一点儿,他妈就能更省事一点儿。
徐元借着菜窖里搁着的梯子爬上来了,见他弄得有些灰头土脸的,老太太看着也心疼:
“行,我知道了,那就下午腌咸菜,这会儿先回家,你们俩洗洗脸,去睡一会儿,等到吃中饭的时候,我再喊你们起来。”
父子俩也确实是累了,回去抹了把脸就躺下睡熟了,再醒来就闻到了一阵饭香味儿。
想着他们父子俩忙活了一早上,也确实辛苦,正好,昨天于晚菊蒸肉包子,还剩下了点儿肉沫,中午除了炒菜加米饭,还给他们三个,一人蒸了一碗鸡蛋羹,撒上了炒好的肉沫,香味儿那叫一个诱人。
徐家人都没有苛待自己的习惯,从牙缝儿里省出一两个鸡蛋,也不可能让家里变得更富裕,所以,在伙食标准上,于晚菊向来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着把鸡蛋省给儿子跟孙子吃、自己却舍不得的问题。
第33章 还书
说是帮忙腌萝卜白菜, 但其实,徐进生跟徐元也只能出些力气,做些洗菜、切菜的工作罢了, 于晚菊则是负责调味腌制。
加起来不到百斤的萝卜白菜,用容量40斤的坛子来装,装了足足三个大坛子,整整齐齐地码在家里的角落处。
经历过最艰难的那三年, 大家其实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放到蔬菜上,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三个坛子摆在那里, 一眼看过去, 一股踏实感便会从内心油然而生。
不过, 这些腌菜看上去多,但是种类单调, 就只有萝卜和白菜,所以,为了给一家人换换口味,于晚菊接下来还得去菜站采购。
像是咸茄子、咸辣椒、咸芥菜疙瘩, 都是很适合下饭的, 家里也不用像囤积萝卜白菜那样, 囤积那么多,于晚菊估摸着, 把她手头上的蔬菜票用出去, 也就差不多了。
这事儿也用不上徐进生父子俩再专程请假了,她这几天去买菜的时候顺便捎回来一些, 跑个两三趟,也就够一家人冬天吃了。
至于地窖里的白菜,自然不可能这么囤着就万事大吉了,白菜水分多,地窖里温度一旦升高,它的叶子就是最快腐烂的。
所以,前后得花大概一个礼拜的时间,把白菜表面的水汽晒掉,那么多大白菜,从地窖里搬出来,下午又得搬回去,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自然,这任务就落到了徐进生父子俩的身上,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他们得比平时更早起床,来搬白菜,下班后也得先把白菜搬回去,再洗手吃饭。
第二天,依旧是起了个大早,没有肉包子了也不怕,用开水冲一杯炒面粉,香气扑鼻,热乎乎地喝下去,整个胃里都是暖洋洋的。
好在,徐进生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菜站今天到的是土豆,同样每人限量五百斤,但这一次,徐进生只买了三百斤就收手了。
三百斤土豆也够他们一家人吃了,再者,萝卜放得时间久了会糠,白菜放得时间久了,叶子会腐烂,但是,土豆搁得发芽了,那可是有毒的。
徐家人惜命,也不想去赌土豆发芽的概率,买上三百斤就可以了。
另外,还遇上了个惊喜的事情,徐进生父子俩也是看到了菜站挂着的那块小黑板,才知道,今天菜站还到了一批大蒜,被归为“冬储菜”,同样不要票。
大蒜可是个好东西,用来腌糖蒜,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吃面条的时候配上一口蒜,那味道,绝对不赖。
所以,徐元本以为要空车来、空车回的这辆板车,此刻便堆上了足足一百斤的大蒜。
跟他爸换了板车,徐元这才拉起土豆,跟在他爸的身后,往家里走去。
看见这一堆大蒜的时候,于晚菊的脸上亦是出现了惊喜的神色,对于厨子来说,大蒜是不可缺少的香料,至于像徐元想吃的那一口糖蒜,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挪出来二十斤腌一坛子就是了。
“这周末,元元陪我去你舅爷家一趟,给他们家分点儿蒜,再让你妈也给娘家带回去点儿,剩下的,咱们自己留着吃。”
于晚菊都已经打算好了,这一百斤蒜,要是单拿来做菜的话,她得用到什么时候去?
还不如给亲戚家都分一分,人家也买了,那就当是“锦上添花”,要是没买到,也算是自家的一份儿心意了。
六分钱一斤的大蒜,给两家各分二十斤,真要算起来,也是一份儿体面的礼了。
“成,正好,我也有好长时间没见舅爷他们了,都有点儿想他们了。”徐元自然没有异议。
一旁的徐进生有些迟疑地道:“那,我......?”
不等他开口,于晚菊不由分说地就打断道:“你什么你?你肯定得陪卫英走一趟啊,上次她娘家侄女下乡,科室里正忙着,你这个当人姑父的没露面儿,也算情有可原。
这次是礼拜天,你放假着呢,还让卫英一个人回娘家,这像什么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对亲家有什么意见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