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弹劾(1 / 2)

加入书签

松香送完了信,因衙中事情繁忙,急急带了些干粮便又重新回提刑司了。

季清菱已是叫人又寻了几本祥符县县志回来,正仔细翻查,想要看看是否有自己漏掉的信息。

然而没等她看到一半,秋月便从外头匆匆进得来,道:“夫人,秋爽回来了,说是新郑门外那汴河淹了大水!”

季清菱一惊,忙放下手中书卷,倏地站了起来。

秋爽后脚已经跟了进来,她满头是汗,急急道:“夫人,汴河里头不知怎的,忽然泛了好大的水!”

连日下雨,涨水并不奇怪,可这一回水势涨得突然,漫天遍地的,实在吓人。

她急忙把下午见得的情形一一说了。

季清菱听得说众人踩踏拥挤,忙问道:“府上的人都回来了不曾?没有受伤的罢?”

秋爽把袖子撩了起来,露出上头青紫淤痕,又指着自己被蹭得掉了一大块皮的膝盖道:“就是疼得厉害,倒是没什么大碍。”

秋月已是点过一回数,忙道:“人已是回来齐了,摔了几个,俱没有什么大碍——听闻京都府衙同都水监已经在善后了,应当没有大事。”

秋爽早间听得季清菱说了祥符水柜之事,此时见了那漫天大水,忍不住问道:“夫人,这样大的水,是不是那水柜倒了?”

若是暴雨导致的河水大涨,乃是循序而进,断不至于像今日这般,叫人毫无防备。

季清菱摇头道:“不过推测而已,未有目睹,不能轻易断言。幸而范大参已是着人防范,想来应该不会有大事。”

她想了想,复又问道:“那浚川杷可是有用?”

秋爽从鼻子里头哼了一声,心中暗道那东西有个屁用,嘴上却不好说得这样粗俗,只好道:“全无用处,挠来挠去的,同挠痒痒一般,几个来回就断了几个杷,又费人力又费钱物,也不知道那张公事是怎么想的!”

她仔细形容了一回今日河中情形。

秋月听了,不由得奇道:“这般无用之法,怎的还要来用?”

季清菱便道:“也未必是无用,只是用处实在太小,按着方才秋爽所说,又要那河底深浅合适,又要知道哪一处有大石挡路,走得一段,还要换了不同长短的杷子,若是河水冲力合适,说不定当真能带走一段,只是这般事倍功半之法,好似当真不太合用。”

秋爽这样一个小丫头都觉得没有用,满城之中,自然更多人觉得无用。

都水监闹了这样大的一个笑话,被人议论纷纷,无论张瑚再如何自信,也不能装作充耳不闻。

范尧臣借了这个理由,正上折请停用浚川杷,张瑚自然不肯,便递了话,寻个时间进了宫。

***

进得垂拱殿之前,崔用臣先把头偏了偏,在无人瞧见的地方,轻轻打了个哈欠。

此时已是来不及去寻冷水洗脸,他使劲眯了眯眼睛,又揉了揉脸,叫自己看起来精神些,复才小步向着太皇太后跑去。

“圣人,大公子来了。”

他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可能被慈明宫上下称作大公子的,只有张瑚一人。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叫他进来罢。”

她头也不抬,手上继续翻阅着奏章。

太皇太后没有拿笔,自然也没有批字,她看了一份,又看一份,只把一份份看过的都堆在了右手旁。

那一处已是堆了厚厚的一叠,都是御史台上的弹劾之语,叫她看得很是恼火。

尤其给她压在最下头的那一份,其中胡言乱语,实在令人难忍。

一条乱吠的疯狗。

太皇太后已是在心中下了定论。

张瑚很快进得门来。

不用太皇太后说,已是有小黄门捧上了椅子。

张瑚行了礼,又得了示意,很自然地就坐了下来。

不用他自己开口,太皇太后便给了个台阶下,道:“我听得皇城司说了,那浚川杷是不是不太得用?”

张瑚解释道:“臣仓促之间,考量不够周全,倒叫旁人看了笑话——却不是不能用,只是要再做改动。”

他把当日的情形细细说了,又将自己同杨义府并都水监中给的分析又摆了出来,最后道:“圣人也说过,凡事没有一蹴而就的,自然要一而再,再而三,反复修改。如同这汴河清淤之事,百来年间,已是用过无数新法,一般没有一桩是从一开始就不用再改的。”

太皇太后则是道:“范尧臣已是上了折子,中书批了,正在此处,你知不知道?”

张瑚如何会不知?

他颇有些愤怒,道:“圣人,范参政之心,您难道竟是不知?他从前便不同意此法,后头全是被中书所迫,又寻不出正当缘由,不得已之下,才没能拦阻。圣人总说范参政此人有治事之才,可他接交都水监丞之位以来,何时管过此时?”

张瑚越说越激动,已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大声陈词道:“范参政从前也做过水利之事,我自然比不得,可他再有能干,从不行正事,又有何用?!一味晓得拦阻旁人!他早知道这浚川杷并双船滑车法当中许多漏洞,应当好生指点才是,为何要如此下作!堂堂一国之相,全为一己之私,如此之人,如何堪为参知政事?!”

见得张瑚这般生气,太皇太后便道:“范尧臣此人暂且不论,若是给你再为行事,还有几回才能有用?”

张瑚昂首道:“再有两回,当能调试得当。”

太皇太后道:“此时已是春末,再不施行得法,今岁雨季来时,便会大泛洪水,你可有把握?”

张瑚大声道:“臣必有把握!”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此事你再拟了章程出来,好生查缺补漏,不要再出现今次之事。”

她说到此处,又问道:“你可知道前日汴河暴涨?”

张瑚其时就在河上,自然知道,道:“确有此事,河水暴涨数尺,听闻有些地方已是冲出外堤,淹没良田房屋。”

太皇太后道:“扬州门外卷走了数人,眼下还未捞出活人来,你可知晓?”

张瑚面色微沉,道:“已是听人说了。”

又道:“乃是京都府衙未能全尽其力……”

太皇太后想了想,把右手边上的奏折一本本拿了下来,取出最下头那一份,递给了崔用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