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永昌皇帝赐婚(1 / 2)

加入书签

左良玉是不足虑,只要永昌皇帝御驾到湖北,那左良玉八成就要如从前一般狼狈逃窜。

可是怎么拖住后面紧咬不放的鞑子?

要是任由鞑子就这么在后面紧随,便是赶走左良玉于局面也是无补。

随李自成撤离西安的顺军连同家眷是有十多万人,可能战之兵不过三四万人。前番一片石及在京畿左近的两场大战顺军精锐损失太大,御营亲军三堵墙消耗怠尽。

山西境内的顺军由于投降的明军及士绅作乱,也损失了几万人,加上撤离西安导致军心士气严重低迷,莫说刘宗敏留下垫后,就是李自成亲自垫后,恐怕还是难逃一败。

接连的败仗实际上已经让顺军产生了“恐满症”,就是李自成自己也是如此,否则不会在尚有优势的情形下先弃太原,再于潼关未分胜负时仓促弃关,最后连都城西安都给弃了的。

昨天李自成同宋献策商量最坏情况时,宋献策给了三策。

上策当然是据襄阳抵御清军,如此对河南、山东属大顺兵马还能指挥得动,并且可以在李过、高一功兵马赶到后再组织一次反攻。

宋献策认为大顺虽接连兵败,但底子犹在,御营这边有十万兵马,李、高那里有五万兵马,河南连同荆襄也有十万人马,且千里外的山东还有属大顺的淮军数万人马,故而若能集中这些兵马还是能够取得对满洲人的优势的。

也不必毕其功于一役,只要一场胜利,就能扭转如今大顺的颓势。

中策是襄阳不能守的话,就将荆襄兵马带上顺江东征南京,取江南之地在手,休生养息个几年再与满洲人一较高下。

下策是入蜀。

入蜀不但意味着大顺同大西彻底决裂,也意味着大顺恐怕再难逐鹿天下。

李自成当然不愿意入蜀,他希望的是夺蜀,但他实是被清军打怕了,对立足襄阳信心不足,因此倒是有意东征南都。

但不管是选哪策,前提都是要将后面的清军挡住。

否则大顺做任何决策,都不过是替满洲人做了嫁衣。

“我们在河南境内还有王体中的三万人,定南侯董学礼同河南节度吕弼周怎么也能凑出两万人,不如叫他们整兵再战。”

磁侯刘芳亮这话说的都没多少底气,王体中是顺军老兄弟,可那吕弼周同董学礼都是明朝降官降将,现在大顺失势,这二人是不是还愿意给大顺卖命,谁都没底。

再说皇帝死守西安,河南将士用命,还有个盼头,如今皇帝连都城都弃了,自个都在逃跑途中,又凭什么叫人家去当这拖阻清军的炮灰。

“洛阳有平南伯刘忠的万余兵,另外吕弼周说淮阴侯有一支兵马在开封一带,陛下可以下诏由吕弼周统一节制这几路兵马,不求他们能够击败清军,但能保住河南、南阳二府即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