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担当是检验干部是否(第2 / 2页)

曾经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即使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前排”。大学时代的她,“总是野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四十多年后,她成为了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赢得了“铁娘子”的美誉。这位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成功地担当了她的人生和事业,她所凭借的就是“永远坐在前排”的强烈的“出位”意识。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邓小平同志也一再强调,干事业要有一股闯呀、冒呀的精神。担当大任,需要有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肩负重任,总能奇招迭出、突破困局、不辱使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敢于行动,敢于在狭路相逢中亮剑制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我们同样需要有这样的“亮剑精神”,以超常的胆识、超常的勇气和超常的魄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担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荡。舍我其谁,就是敢于承担,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舍我其谁,就是敢于行动,有强烈的开拓意识。

★放下架子,离开桌子,俯下身子

担当不仅是事业心的表现,而且是工作作风的表现。事实表明,慢慢腾腾抢抓不到机遇,轻轻松松实现不了目标,躲躲闪闪解决不了难题。必须看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干部解放思想的步子不大,干事创业的劲头不足,工作抓落实的标准不高,热衷于中庸处世,习惯于四平八稳,沉湎于得过且过;有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信条,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我们一定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认识,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努力以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有心有为的行动,真负职位之责,敢尽为民之责,善担干事之责。

历史上,正是无数拥有高尚人格并且在各个领域有担当的人士,铸就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以毕生精力奉献祖国航天事业,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呕心沥血;从当年小岗村党员干部冒着砍头的风险带头搞起“大包干”,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顶着“卖国”的压力推进深圳改革开放先行。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了一种为国为民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至高无上的追求,更是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躬身行而不是图虚名。河南省卫辉市有个乡镇党委书记叫吴金印,哪个乡镇穷、工作落后,就派他去。结果干一处,响一处;干一路,富一路。老百姓多次给他立碑,都被他砸了,大家最后把碑文刻在了悬崖上。一个人活到这个份儿上,才叫真有价值。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敢于担当,才会在面对严峻的工作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汇时,无私无畏,挺身而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当前,尤其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说空话大话,不做表面文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要真正贴近群众。坚持情为民所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群众心心相连。要切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离开桌子、深入基层、走进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与群众思想上心贴心、交流上零距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真正了解群众。二要真诚关心群众。坚持利为民所谋,知晓群众冷暖、善谋群众利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多做顺民心的实事,多办暖民心的好事,树立亲民、为民、帮民、富民的良好形象。三要真心服务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敞开门”虚心纳谏,“请进来”谈心交流,“走出去”把脉问诊。要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突出抓好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归纳综合等工作,做到深知、深思、深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夯实科学发展根基。

★担当源于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古人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领导干部的胸怀,首先应体现为一种自觉,一种在大局下的自觉。当前,最大的大局,是加快发展。我们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这个大局来谋划,围绕这个大局来推进,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我们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小局”,但“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小局”是大局之下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发展,允许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大干快上,但大战略不能变,主基调不能变。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绝不允许各行其是。

坦诚相待,坦诚做事,光明磊落,如一泓清泉,清澈透明,人会活得很轻松;彼此戒备,彼此设防,防不胜防,工于心计,遮遮掩掩,人会活得太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古人的告诫,积淀成一种处世哲学,让人不敢说真话、知心话,成天套话、空话。看似和谐共事,实则背后使“小动作”。没有真诚,难有团结,更难成事业。与其这么劳心,何不潇洒走一回。讲真情谊,说真心话,才是真负责。大胸怀,才是大团结,才是大智慧!

胸怀崇高,追求崇高,才能脱离低级趣味,保持高风亮节,才能获得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孙中山先生曾手书一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让人震撼。曾几何时,有一句时髦语言叫“拒绝崇高”,好像崇高落伍了、经典不时尚了,其实不然。“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关注天空的人,一定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崇高不会过时,长征精神、抗旱精神、学经典,同样给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对党员干部而言,坚守担当,就是坚守职责;忠诚担当,就是忠诚使命。面对发展中的难事,是退避三舍、推卸责任,还是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体现着精神状态,折射着思想境界。凡勇于担当者,他们的境界是为公、为民,为他人而奉献、献身;凡不敢担当者,他们的境界是为自己,只顾个人利益得失,只会念叨自己的那一点小九九,活得就卑微、渺小。

★大事面前堪担当,关键时刻有作为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开拓事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同等条件下,工作效果如何,比的是精神状态;在客观条件有差距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靠的也是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内动力”,是博弈较量的“软实力”。在客观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能不能推进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精神状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是社会的导向和风向标。越是发展的任务重、困难多,领导干部就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抢前争先,做到大事面前堪担当,关键时刻有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形象、奋力争先的姿态、奋勇向前的气魄,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心、责任感的外在表现。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的人是不会做到勇于担当的,也是不可能勇于担当的。

晋朝时,匈奴人占领中原。晋大将祖逖危难中请命,带着一小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祖逖手拿船桨,拍打船舷,向大家发誓:“我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祖逖敢于担当的气概和豪情,感动和激励了随行的壮士,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很快得以收复。祖逖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担当的勇敢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和传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这样一些敢于担当的人,他们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昂扬斗志,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敢于担当背后的勇气、良知和才干,也赢得了无数人的赞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任重而道远。每个党员干部同样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状态,具备勇于担当的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无限的活力和干事业的激情。(未完待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