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十个八个(2 / 2)

加入书签

不少女眷都暗自跺脚,如此好女婿,之前怎就没有努力再去争取一把呢?男家无家族,嫁女儿还不等于招女婿?他之后自会全力照应和保护岳家。

程家好运气!

所有人都有同一共识:今日之后,这位郡主只能结交,交好,逢迎,万不能得罪了一二……

李纯再次冲程紫玉温和笑出,看得不少姑娘直揪帕子。

“还有,我酒不多,不会醉的。只是黄酒,我千杯不会醉。你不用担心!”

“千杯不醉”这话一出,李纯再次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且将氛围再次炒高,闹腾的劝酒敬酒叫酒声愈加火热。

程紫玉尝了口酒,往日只尝出酸涩的酒味第一次叫她感觉唇齿沁满了甜。她知道,心里有糖,喝水都是甜的。

好听的话听过不少,但从说的人到听的人,都未必不知窃窃私语不能当真,难以实施且说过就忘。听一听,当时欢喜就够了……

她艰辛而来,准备一力前行,可他却为她荡平了前路顽石。她伤痕累累,他却感同身受,知道怎样去让她全无后顾之忧。

他所说的没有虚妄,他的确都为她做到了。这一点,朱常安拍马不及。

他这一句句都是承诺,不但是给了她,还让帝后在内的所有人都做了见证。就冲这一点,他就值得她全身心付出……

这一瞬,程紫玉再不掩饰眼中的柔和,只静静笑着……

“母后,这是朕近期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朕也没想到,看到他将成婚,朕会那么高兴。”皇帝轻声冲太后碎语道。

“他对朕来说太重要了,他几乎是跟着朕长大的,朕真的信他。而他有能力有兵权,对将来皇位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所以他的婚事,朕一直强势把控,朕不想让他娶贵女。他一向心思重,或者早就感觉到了。

后来有一次,他从西南回来,朕要赏赐他,问他要什么,他说,他不想成婚。从那日开始,发急的反倒成了朕。最近两年更是如此,朕暗暗提了几次,他都强拒了。他的姻缘的确很大程度是被朕耽搁了。

朕这次将程紫玉强塞给他,其实也是忐忑的。但真做了之后,却又感觉很欣慰高兴。可商女……又的确是委屈他了。

在朕心里,不管这个程紫玉有多好,也配不上他。好在朕看他虽不喜欢,但也不讨厌。他既然答应了朕,便一定会好好过日子。而且母后,朕高兴。还有一个原因,朕真的……”

“好了,母后知道。”

太后眸色一沉。“紫玉是母后喜欢的,心性好,与他也算是相配,并不算委屈他。以后咱们多照应他们便是了。紫玉那里,有母后。倒是李纯,那孩子总藏着心思,母后倒怕他委屈了紫玉。他从不近女色,那方面……会不会太清心寡欲了?罢了,皇帝今日做得好,李纯木讷,也不知会不会主动点,以后多安排他们相处吧。”

皇帝连连点起了头。

“还是怨朕,清心寡欲才不容易被利用,当年是朕要求的。朕知道了,会看着安排。”皇帝啜了口酒,又是一叹。

“不过母后,他有心思朕才放心啊。您听过没,不虚张声势的人,往往有着更深的主意。他太无欲无求了,朕倒希望他可以活得简单点。

您知道的,他往日里最厌恶应酬,可您瞧,他又在做他不愿做的事。朕对他愧疚太多了。朕有时候掏心窝子与他说话,他却不信。这叫朕总觉得不是滋味。朕总想着,他若……”

皇帝的口被太后端来的茶杯堵住了。

“皇上酒多了。”

皇帝仰头喝尽。

“是啊,酒多了容易失言。”

“还是那句话,皇上若觉得愧疚,便让他好好地生活,平安地生活,那才是真补偿……”

“是!”皇帝又给自己倒满了茶……

李纯上来给皇帝和太后敬酒。

这不,酒盏刚放下,便瞧见了正咳着回来的朱常安……

昭妃再次咋咋呼呼冲了出去。

场上的热闹氛围总算稍微安缓了些。

朱常安是在门外站了好一会儿,将满腔的痛和怨平复了大半才走进的。

昭妃动静一大,众人的关注总算被拉回了不少。

许多人这才想起,皇帝还答应了受伤的朱常安一个恩典。

“要什么,说吧!”

皇帝面上带笑,眼里带了一丝锐利,言语更不乏隐隐的警告。“只要不是和李纯一样,想要求娶锦溪郡主,只要不过分,朕便应了。宅子,银子,你且说说看吧。”

皇帝知道老四缺钱,眼皮子也浅,要的无非就是些身外玩物。

皇帝甚至已经想好了,可以免了他先前拿走的那笔银子,再额外给他三千两。他既喜欢做买卖,便拿了银子去做吧。哪怕亏损了,也不是亏不起。哪怕是买教训,也不是坏事。

“多谢父皇。儿臣想好了。儿子虽得了第三名,但与头名李将军的差距着实不小。儿子羞愧,深感不足。所以儿子不要宅子银子。”

朱常安这么一开口,引发了不少人的惊讶。程紫玉眯着眸子看去,发现他竟说得很认真。

“儿子想要这次机会去学习,去用实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儿子想和李将军一样,成为对朝廷,对大周有用的人。儿子也想将满腔热血留给大周。但儿子欠缺的不是机会,也不是历练,而是学习的环境和师傅。

所以,儿子想要学些真本事。儿子感觉在学武上有些天分,便想要效仿李将军拜个名师去边关学几年。请父皇成全!”

程紫玉一垂眸。

转性了?

不得不说,这次机会,他把握得很好。昭妃无权势,所以一直帮不上他。他想要往上,必须有实力。不论兵权,至少远离朝堂,没有危险。

同样是这一点,朱常哲也想到了,所以昨日就求了去康安伯身边历练。

可朱常哲没有先知,不敢如朱常安那么有“魄力”地一开口便说要学几年。朱常安不一样,他是知道几年内皇帝身体还没问题,几年内朝堂局势还不会大变。接下来几年,是大皇子和太子争斗日趋白热化,相互损耗的一段时间。

与其耗在京里,应付各种突发,还要担心阎王打架小鬼遭殃,不如就出去一搏。

这是好主意。至少能学点东西,混点人脉,养些口碑,培养些可用的亲信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