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穿越的第二十六天(1 / 2)

加入书签

辣椒火了以后,在青苓他们边上特意建了辣椒坊,修了座回形的院子,后面是七间屋子,前面是五间宽敞屋子,用来制作辣椒酱和原料。

苏景云摆了张桌子辣椒坊外面忙活。负责核账,桌子上摆着本账目,记录着各家订的货量。来一家出示定好的契约,苏景云再核对一边,对边上围着的几个孩子到“六十,中罐。”

这次苏云棋反应最快,“这次可到我啦。”

说完也不理会其他几个小伙伴,转头高兴的对来边上等着的货商说道:“跟我来。”这货商也不迟疑,和苏景云点点头便拉过驴车跟着苏云棋往院子里走。

这些天家里的孩子每天早上完成功课,就会出来围在苏景云身边要帮忙,你争我抢的,其实也是玩闹。

看着前面乐的比捡了铜板还开心一蹦一跳的小孩,货商想到家里差不多大的儿子,这次买的这批辣椒,州府里许多人都喜欢的很,不愁满。虽然幸苦些但是又可以赚上一笔,这次一定给孩子买上身新衣,保准到时候他也像这娃一样笑得乐开花。

这一想不仅美滋滋的。回过神就到了院子,院子地上两边摆了许多大中小的罐子。

苏云棋就在院子外大喊一声“六十,中罐。”也不等屋里的人答应,回头对跟来的货商叔叔笑了笑就跑回去了。

屋里的辣椒坊里做事的一起把辣椒酱抬上驴车,边上的货商再边上搭把手。小心得把六十个罐子摆放整齐,驾着驴车走了。

苏景云他们一刻都不得休息,这边装好,后面得又来装货了。

现在县里面的面食店和酒店都用上了辣椒。一边用大锅把辣椒油小火烧热,辣椒辛辣鲜香的味道本来就极其霸道,顺着风一直飘的老远。很是吸引顾客。

之所以人们那么快接受辣椒,也是运气。苏景礼刚到县里开店售卖辣椒酱时,一次在店里吃面,遇到闲逛的三丰县里李家的家主,李家是靠李达旺贩卖皮货起家的,年轻的时候南来北往的跑,从一个穷小子到现在现在在三丰县里家资也是靠前的。重要的是他家的闺女嫁入县令家的做儿媳。这个县令的儿子也是年轻的秀才,前途可期。所以李达旺在县城里也是个能人。

李旺达年轻的时候苦很了,送货的时候睡阴冷湿寒的地上,暑月食冷水,年纪大了胸膈积水,手脚冰冷。到了秋天的时候更是疼痛又屋食欲,用药治标不治本。一时间整个李家都愁眉不展,担心不已。这不原本上街散心,闻到辣椒的香味有了些食欲。馋的不等了,买了辣酱,颇适口,每天都吃,突然发现疼痛缓过来了些。

日常负责个李家老爷看病的大夫就是三丰县里最是有名的济善堂的王大夫,可以说是三丰县有名的。李旺达发现辣椒能缓解病疼,就告知了他。一听辣椒还有这功效,就找到了苏景礼的店里。

青苓本身就是中医,了解辣椒的功效。闲聊的时候和苏家的人说过。苏景礼是个细心的人,便把青苓说过的话告诉了王大夫。

这不李达旺坚持每顿食用辣椒,加上一些药物辅助疟自愈。胸膈积水慢慢变为冷痰,得辛散之,故如汤沃雪耳。

这事传出来之后,人们对辣椒的热情更是高涨不已。味道这么好,还可以治病。在外天南地北奔波的货商们觉得太好了,在外的那个人体没点寒症,辣椒可是他们的必备食品,再加上李达旺可是他们的榜样,必须的买买买。

年轻人要孝顺家里受寒的老人,也要买买买。好吃的对辣椒情有独钟的也要买买买。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场景,名人效益在哪里都是不会落伍的。

开始的时候家里就青苓她们这个女人做辣椒,后来买的人多了,忙不过来,家里的男人也心疼。赚钱事要改善生活,可不能为了赚钱牺牲生活。这样不就得不偿失了。

青苓和苏景云便往县的人市买了三户人家,一家两夫妻带了三个儿子,一家也是两夫妻带着个女儿,还有一户是两兄弟。这样放心教他们做辣椒酱,又在村子里招了些人帮忙。这才忙的过来。因为买了人的原因,要给他们提供吃住,青苓他们在辣椒坊的边上加盖了一联排的房子,三家都住在一起,因着方便就多建了几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