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八章 胜利在望(1 / 2)
琼山县城,曰军位于琼山中学二层木制办公大楼的临时司令部,内山英太郎在指挥室里焦虑地走来走去,额头的冷汗一颗颗滑落地面。
事实证明,凌晨时分袭扰铺前湾至清澜港一线的中[***]队是疑兵,从琼山和安定派出的援军,全都扑了个空。
与此同时,在海口港至澄迈湾一线却传来急报,澄迈湾和临高附近海域枪炮声连绵不绝,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靠近东水港有着两个中队把守的老城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安家军登陆官兵占领,负责海口湾一线的海口卫读力警备队派出两个大队试图夺回老城镇,但攻坚乏力,不得不狼狈退回美儒村,依托几座几十米高的山丘构筑防线。
内山英太郎连续向澄迈、临高和儋县派出通讯联络人员,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前后五批人均无音讯传来,这让内山英太郎意识到情况非常不妙。
参谋长土居明夫少将匆匆走进房间,来到内山英太郎身边,小声禀告:“海口卫读力警备队队长村冈大佐派人来报,他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向老城镇发起进攻,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支那人对澄迈湾一线的登陆是不是佯攻!相对而言,作为琼山门户的海口港,位置更为关键,不容有失!”
内山英太郎想了想,急声问道:“读力步兵第五十二旅团现在在哪里?”
“尚在三江镇西北方向,这会儿正在翻越罗牛山!”
土居明夫苦笑着回答:“清晨七时,第五十二旅团主力赶到三江镇,在那儿并未发现传说中的支那军队主力,部队尚未得到休息,便接到命令紧急返回,现在能有这样的效率已经很不错了!
“罗牛山距离琼山县城约为二十余公里,强行军的话,起码也得上午十一时左右才能赶到,在此之前,我们对老城镇的危局无能为力,除非派出直属司令部的四个大队,但这已是我们手里仅有的机动兵力,若是再判断失误,我们手里就无兵可调了!”
内山英太郎有些惭愧,为凌晨自己的冲动后悔不已。不过现在不是检讨的时候,他竭力摒弃杂念,大步来到地图前,仰头观望了许久,终于理清楚了线索:
“虽然至今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但从昨天到今天的无线电封锁来看,支那人选择的渡海时间肯定是这两天……既然已经证实东北方向是虚惊一场,那么支那人的主攻方向定然是澄迈湾和临高沿海!”
内山英太郎来回踱了几步,头脑越来越清醒:“这个时候,想必前线非常需要援军,虽然不知道儋州湾一线情况如何,但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否则一旦让大股支那军队上岸,则全局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终于,内山英太郎脸上露出坚毅之色,对参谋长土居明夫道:“现在传我的命令,第一七〇师团驻龙桥、十字路、美仁坡和永发镇的两个联队,立即全力向西,增援澄迈县城。如果澄迈城尚在读力步兵第十四旅团之手,两部汇合后立即向北进击至福山镇,视战况临机而动!如果澄迈县城已失守,则退至永发镇一线依托南渡江构筑防线!
“赶至文昌港的第一七〇师团另外两个联队,立即沿环海公路,增援琼山,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收复老城镇,打通通向澄迈县城和临高县城的环海公路这个关键节点!”
土居明夫记录完命令,迟疑一下,还是问道:“驻扎在府城镇和海秀镇的两个皇协军师如何使用?”
内山英太郎脸色一肃:“现在正是这些投靠帝国的支那人卖命的时候了,把他们全部调去攻打老城镇……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旦皇军失败,他们汉歼的帽子便戴定了,他们和家人将永世不得翻身。唯有与皇军站在一起,拼尽全力,说不定事情尚有转机!”
“嗨依——”
土居明夫转身离去,干瘦的内山英太郎下意识地摸了摸上唇的八字胡,喃喃自语:“十万大军看起来数量虽众,但分散在海南岛如此广袤的海岸线上,再加上通讯基本断绝,原本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但愿支那人的运输能力不足,否则一定登陆成功,形成兵力上的优势,大局危矣!”
外高加索,苏护港。
苏护港前身叫做苏呼米港,是黑海东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有文字考证的历史甚至可以追述到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当时来自古希腊的殖民者击败当地居民科尔基斯人,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邦。
公元前二世纪,该地成为罗马版图的一部分。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高加索地区同欧洲交流的主要港口,热那亚人在十四世纪一度在此建立定居点,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海军攻占该港,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争夺战后于十六世纪确立了对该地的主权。
十九世纪初,俄国把扩张的目标瞄准了高加索地区,于十九世纪中叶将该港并入俄罗斯帝国。十月革命以后,该城也陷入内战,二一年三月四曰,苏联红军攻占该城,苏呼米港正式成为苏联在黑海东岸的重要港口城市。
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苏呼米的工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卷烟、罐头、皮革等农产品加工厂和造船厂、电器仪表厂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同时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成为了这块大地的主旋律。
德国占领苏呼米港后,一度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把本地民众关进矿山和集中营,为纳粹政斧挖掘煤炭,生产粮食。但随着西亚战场的惨败,德国人迅速调整了民族政策,不仅把本地民众悉数释放,还把土地平均分配到户,并组建民族自治政斧,这极大地刺激了本地人的民族情绪。
在德军撤离外高加索之前,把大量武器弹药留给了躁动不安的高加索各民族。今年三月安家军顺利占领苏呼米港后,面对本地人的仇视,本地军管会以强硬的姿态,用中国历史上商朝末年的冀州候苏护的名字来重新命名这座城市。
三月至四月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高加索各地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各个城市的工厂与农村联系紧密,由于有工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居中做纽带,安家军的统治遭到严重威胁。
为了方便管理,让各个民族失去联系的桥梁,军管会把所有的工厂企业和土地都收归国有,工人全部集中起来待岗学习,擅自外出串联者一律以反革命罪惩处,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等地迁移来的俄罗斯族的工人,全面取代本地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族工人,此举虽然遭到强烈抗议,甚至局部发动了武装暴动,但是在安家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所有的抵抗都被无情碾碎。
安毅在叶夫拉赫城滞留的两天时间里,终于确定了在战争结束前高加索地区的新的经济和民族政策。
根据安毅发出的新指示,安家军在外高加索地区开始逐个家庭地收缴枪支弹药,打击非法武装,肃清流寇,同时帮助军管会和工作组实施民族和解、平等等政策,按照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建设人民公社,外高加索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近半拿出来平均分田到户,城市里的工人必须在半年内熟练掌握汉语,如果考核不合格则直接下放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处在各个公社之间的土地,全部分配给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俄罗斯族人,组建农垦公司。这样一来,各个公社便被农垦公司隔离开来,虽然本地民族人口占据多数,但陆续迁移到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却可以像工人那样抱成团,而作为小农经济的本地各民族却宛若散沙,双方在力量上处于均势。
如今,四个山地集团军除了四个师留在里海和黑海海岸、以及高加索山的重要关隘监督德军动向外,其余部队悉数投入到收缴枪支和帮助军管会、民运大队建设人民公社的工作中去,期间虽然遇到极端民族和宗教分子的顽强抵抗,但是在专政铁拳的打击下,一切阻挠都是没有意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