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巍巍雄关(1 / 2)

加入书签

巴赫切山口,地处土耳其南部最大城市加济安泰普西部八十多公里处,地势险峻,扼守连接塞伊汉河平原与伊斯拉希耶低地的铁路和公路线,是安家军自二月上旬攻占加济安泰普城及周边地区后,把战火燃烧至塞伊汉河平原以西托罗斯山脉的最重要的阻碍。

驻守这里的德军部队,在巴赫切山口两翼以及山谷里铁路和公路两侧以及高地上,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隶属于德军土耳其集群的第四十九步兵师,依托山势修建的各种防御工事,易守难攻,连绵不绝。

这些工事和火力点分散得很开,德军官兵居高临下,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通行于山前以及山脚下的军队,用机枪、火炮严密封锁通向土耳其中部的咽喉要道。

下方铁路和公路两侧,也部署有大量战壕和土木工事,这些战壕上由沙袋堆砌而成的机枪火力点和藏匿在土木工事中的反坦克炮,绝对可以让没有炮火掩护的步兵血流成河。至于安家军优势的坦克和装甲车,他们能够仰头攻击上方的目标吗?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成为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这些防御工事,每一段都凝聚着第四十九步兵师师长瓦尔根。冯。哈斯坦因少将的心血。

两河地区的德军实在败退得太快、太狼狈了,紧急接受任务的哈斯坦因少将,率部连夜赶工,由于欧洲的钢筋、水泥等战略物资一时间调拨不过来,他们只能就近利用从山下拆毁的钢轨、山间采石场所出的条石以及附近山上砍伐的原木等材料,对所有的重火力点进行加固处理,或者干脆利用那些天然的洞穴,想方设法将各个洞穴贯通,然后在这些洞穴临坡的一面开掘出一个个豁口,在豁口处用沙袋堆砌起让人匪夷所思的防御阵地。

今年仅三十九岁的哈斯坦因,是国防军中少有的少壮派将领,对于土木作业有独特的天赋。他把自己部队和从溃军手里接收的五百多门防空炮、反坦克炮、加农炮、榴弹炮和步兵炮等像撒豆子一般,分散布置于山口两翼以及山间道路两侧的掩体中。这样做的后果,虽然大大地降低了炮火密度,减少了一轮炮火齐射时所能给对手造成的伤害,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各个火力点的生存几率,有效避免安家军空军地毯式轰炸所能带来的巨大损害,并尽可能地将这些重火力单位存留更长的时间,给予安家军进攻部队最大的杀伤。

哈斯坦因少将的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利用现在的条件,尽量延滞安家军的进攻,等待从空前惨败的慌乱中恢复过来的帝国统帅部,调拨部队在更后方的托罗斯山脉地区,修筑起更为完备的防御工事,阻挡安家军迈向欧洲大陆的步伐。

通过内部关系,哈斯坦因知道自己的政斧和军队正在秘密与安家军高层谈判,但不管是集团军群司令部还是最高统帅部,均无明确的命令传来,毕业于柏林陆军学院的哈斯坦因,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固守任务。

当然,在山上构建坚固的掩体,还有将各种口径的火炮搬运至山上,其繁重的劳动量,让第四十九步兵师官兵叫苦不迭,尤其是在这个穿着臃肿的冬季,地处海拔800米到1600米的高山上,四周山顶还覆盖有大量积雪,更加让人苦不堪言。

但是,哈斯坦因少将硬是和自己的官兵一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完成了这一壮举——为了防止山体爆破时遭到破坏的植被和抛洒出的新土暴露火力点位置,德军官兵硬是用铁锹、铁镐以及工兵铲,一点一点地挖开坚硬的冻土,在山体上挖掘出一个个掩体,然后又用肩抗身拉等笨办法,将一根根钢轨、原木和一包包沙袋送上山并覆盖到掩体上,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最后再费尽心力把一门门火炮、轻重机枪运送进各个火力点,这才修筑起严密的工事群。

为了让这些防御工事做到尽善尽美,哈斯坦因少将没曰没夜地和他的官兵在一起,每一处山头、山腰和山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哈斯坦因甚至亲自到各个重火力点,检查掩体的修建情况,并仔细计算其中的火炮对地面的封锁能达到什么程度。

大大小小一千多处火力点,哈斯坦因都能清楚地说出抗打击程度和火力点封锁位置以及角度区域,对于具体到一个班的位置均了如指掌。从某种程度而言,哈斯坦因已经达到了知兵的极限。

德国人的付出无疑是值得的,由于地形的复杂,从地面上进攻所发射出的炮弹因角度等问题,根本无法给掩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德军炮兵通过实弹测试,发现除非炮弹直接命中掩体外自下至上所能看到的一点点角落,绝大多数的炮弹只能在掩体的周围炸开,除了震落外面众多的沙包碎土外,没有任何作用。

至于那些曲射的炮弹,大多数新构筑的掩体均向山体内挖掘出一段凹槽,这就使得曲射炮弹很难直接命中延伸出去的部分,山体内所挖出来的空间上方,就像是深处地下的煤矿矿井那样,用原木和钢轨给支撑了起来,以便能抗住爆炸所产生的坍塌。

由于对自己亲手建设的坚固工事充满了自信,德军第四十九步兵师官兵士气高涨,他们有理由相信,即便面对安家军空军强击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打击,面对传说中如狼似虎的安家军步兵,自己的阵地依然可以傲立不倒。

……

二十曰下午四点,加济安泰普,安家军中线兵团指挥部。

自取得辉煌的两河大捷后,西亚战区司令部对各条战线重新进行了划分,山地集群主要负责光复波斯北部的外高加索地区,把防线推进至高加索山口地区,彻底封堵住德军南下的道路。

而在南方土耳其、叙利亚和外约旦等地作战的十八个集团军,又分成了三大作战兵团。

其中,北线兵团由吴立恒上将指挥,麾下是跟随他从大西南到西线作战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集团军,主要用于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作战,蔽翼两河西北部和波斯西部地区的安全,同时为山地集群起到一个侧翼掩护的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