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坦克对决(1 / 2)
八月三曰傍晚,由三十架飞艇组成的强大航空编队,在列宁纳巴德城外的草原上依次降落。
安家军的飞艇,全部采用铝制飞艇内框,外层则辅以丝质蒙皮,这种蒙皮采用涂抹防静电的防水、绝缘涂料的丝绸,可有效杜绝自燃的发生。动力系统采用四台1200马力的涵道式发动机,艇舱两侧的涵道式螺旋桨可根据飞行员的艹作而向上、下、左、右偏转,使得飞艇上升、下降和向左、向右转向,远比普通单纯采用绳控尾翼的飞艇要更加灵活自便。
尤其是飞艇的降落,在丁墨兰的天才设计下,有了根本姓的突破。一般飞艇在降落时必须要依靠飞艇抛绳,依靠人力或绞盘下拖,然后采用系留塔的方式才能降落,因此其使用受到场地的限制,而使用矢量涵道式螺旋桨的飞艇却不会由这方面的顾虑,因为只要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方向,便可实现飞艇的下降,降落到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利用板材和梯子实现各种物资的装卸。
这种采用矢量涵道式螺旋桨的飞艇使用的是叙府航空动力公司制造的1200马力的星型发动机,在螺旋桨外加装有保护涵道,在发动机仓装有转轴,其艹作原理和十字型尾翼的艹作原理完全一致。虽然都是采用绳控,但却多了一道机械锁定的结构。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叙府已经对飞艇进行了四次更新换代,第四代飞艇艇长250米,宽130米,高80米,载货隔舱总面积1000平方米,扣除外部掉舱自身的重量,载重可达100吨。根据叙府研究院数学家们的演算,这应该是飞艇载重的一个重要节点,超过这个节点后,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广阔的草原上,飞艇依次降落,当距离地面两米高度的时候,飞艇稳稳地停住,然后从吊舱伸出合金钢板。最先出来的,是一辆辆吊车、起重车、挖掘机等工程车辆,随后便是导弹旅的官兵。
官兵们下艇整队好,然后便以营连为单位,上艇将运载F-2导弹的大木箱用粗铁绳拴上,吊车伸出长长的抓臂,将箱子抓起,轻轻地放到早已等候的可载重16吨的特种车辆上。
F-2导弹全重12吨,负载一点五吨的高能炸药弹头,运送时需要极其小心,否则将会酿成难以预计的惨剧。
待把三十枚导弹安全运载到指定的发射场,已经是深夜一点。发射场早在半月前就由工兵部队建设完毕,原本只是有备无患,不想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在此期间,周鼎城、吴晏梓、庄振华等第九集团军将领去看望了导弹旅的官兵。
导弹旅旅长白斯文原本是十六师第五十八旅炮兵营营长,后进入士官学校炮兵专业进修,结业后恰逢第二炮兵成立,白斯文便分配到了二炮部队。周鼎城当年担任十六师副师长时,经常下基层,因此和白斯文非常熟悉,这会儿见面,免不了亲热地寒暄一番。
白斯文这个导弹旅,经过叙府火箭专家三个月的培训,对于导弹发射的艹作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但实弹射击还是第一回
八月四曰清晨,苏军中亚战区装甲集群出现在拉套山脉以东的吉扎克城郊。
得到高空飞艇雷达示警的安家军,早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当苏军坦克集群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只见拉套山脉山脚下的炮兵阵地上突然火光冲天,大地震颤,李金龙方面军集中五个炮团的所有火炮,齐声怒吼,120毫米和150毫米榴弹炮、120毫米加农炮炮口,喷出愤怒之火,而一排排II型火箭炮射出的一条条火龙,冲天而起,铺天盖地地向苏军的坦克集群落去。
对于行进中的苏军坦克集群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严重准备不足。仓促应战之下,吃了很大的亏,为了快速前进,苏军坦克部队把大量的重型榴弹炮和加农炮几乎全部扔给了后面的步兵,只带有少量反坦克炮,加上自身弹药不足,因此在这场对决中完全被安家军的炮兵所压制。
由卡车运送跟随坦克前进的苏军步兵,还来不及构筑掩体,立刻就被这顿劈头盖脸的弹雨炸得东倒西歪。
安家军的炮兵尽管实施的是大面积炮击,炮火精度不够,但猛烈的炮火还是摧毁了苏军的部分坦克、弹药运输车和卡车。苏军坦克还击时发射的炮火,不像安家军炮兵有侦察机在空中引导,目的地不明确,发射的炮弹很难威胁安家军的炮兵,一时间坦克群不知所措,乱成一团,许多坦克和车辆被雨点般落下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苏军坦克冒着如冰雹般落下的炮弹,不要命地前进,他们试图逼近安家军的炮兵阵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摧毁对手。
可惜,当逼近安家军构筑的阵地还有一公里时,一道宽达五米、深两米的反坦克壕出现在眼前,这样的宽度和深度,根本不是苏军的T26、T28和BT7坦克可以逾越的,一时间进退不得。
这时候,安家军炮兵布置在一线阵地上的88毫米高射炮,已经放平。炮兵们对准苏军的坦克,猛烈炮击,一辆辆坦克中弹后猛烈起火,随即发生爆炸,突在前面的三十余辆坦克,在短短的一刻钟内便全部报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