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Dr-111(1 / 2)
有时候王鹏是真的觉得,陆舟有些太不把健康当一回事了。
就算实验室再有意思,也不至于大晚上的连觉都不睡就跑过去吧?
何况几个小时前他才刚刚从沪上回来。
老实说到了他现在这个地位,就算是什么事情也不做,贡献也不输给任何人了。他的存在就好像是一张名片,或者说一面旗帜,仅仅是立在那里,便足以让世界无法忽视。
至少在王鹏自己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他的健康更重要的,哪怕是他在完成可控核聚变工程之后做出来的那一系列的成果,怕是他让华国的宇航员站上了月球……
回想起颜医生和自己的叮嘱,让自己一定要督促陆院士注意身体,以及来自上级的嘱咐,让自己不只是要负责陆舟的安全,还要注意他的健康状况,王鹏便是一阵头疼。
这玩意儿怎么劝?
根本没法劝。
想到这里,王鹏无言地从荷包里摸出了香烟,点燃抽上之后,靠在车门边惆怅地吐了口烟圈。
这大概是他行伍以来,执行过最漫长、最头疼、也最让人为难的任务了……
……
先前在车上的时候,已经申请好了实验室。
径直抵达了目的地,陆舟先是去池子边上洗了个手,然后便吩咐小艾接管了整栋楼的监控。确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之后,他才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了那只金属圆管。
在白炽灯的灯光下,那支金属圆管的表面泛着淡淡的银光,与那晃动在玻璃槽背后的粘稠墨绿色液体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没有浪费时间,陆舟拿着这只金属圆管,来到了一座通体白色的、约莫有两台冰箱大小的生物安全柜旁边,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了进料口上,然后启动了设备。
这台生物安全柜是由德国医疗器械公司为金陵高等研究院量身定做的,采用气幕式隔离技术,并且配备有ulpa超高效过滤器,针对>0.12微米的颗粒具有99.999%的截流效率,双重过滤后外排。
再加上可以抽成相对真空的高功率气泵、紫外线灭杀系统,以及用于灭活特殊菌种的酸碱池……这里对于微生物而言就像是地狱一样,理论上可以做到绝对安全。
甚至于,陆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保护伞公司在实验安全的问题上和自己一样舍得花钱,浣熊市的居民也不至于死的那么凄惨了。
与此同时,整套设备的内部除了配备有两只人工操作的乳胶手套之外,还有两只电驱动的柔性机械手。
在兼具人工操作的同时,使用这套设备的研究员还能够凭借数控化的控制程序,做到对生物柜内的样品进行精准操作。
其实一般研究员是用不上这套系统的,毕竟大多数实验都是能够手操完成。不过对于陆舟而言,有着小艾这样聪明伶俐的实验室小助手,那些琐碎的事情自然是无需他亲自去做的。
当然了,与这些强悍功能相匹配的是,这台设备的造价也相当不菲。星空科技一共采购了两台,单台的造价高达一千万rmb。
虽然相对于其他生物学实验设备而言,一千万rmb的造价不算什么,比如像是好一点的冷冻电镜,没有三千万的预算根本拿不下来。
然而冷冻电镜是冷冻电镜,一般谁会为了一台平均造假不过两万的生物安全柜花上一千万?!
只能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土豪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内同领域研究学者们的想象。
据说,由于实验器材过于昂贵,以至于不少是科研狗在申请这间实验室的时候,腿肚子从跨进实验室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便在颤抖。
生怕刮掉了一层漆,赔掉了一套房的首付。
不过事实上,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发生,至少在陆舟看来实验器材就是消耗品,坏了再买就是,根本没有必要搁手心里像宝贝一样捧着。
相比起替他节约成本,他还是更加倾向于鼓励研究院里的研究员,将资源大胆的投入到实验室中。
在他看来,花在科研上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哪怕它在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价值,以后也肯定有用到它的机会……
设定了实验参数之后,陆舟去咖啡机旁边给自己泡了杯咖啡。
安静地等待了一会儿时间。
很快,包括显微镜图像、毒性测验等等一系列的粗化验数据,全部被列在了一张实验报告上,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正如他猜测的那样,这种墨绿色的液体是由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组成,并且在毒性上是安全的。
虚空中的观察者文明并没有在那金属圆管中塞一管生化武器什么的东西来坑他。至少目前为止,他看不出来这玩意儿有任何意义上的攻击性。
它们的形状就像梭子,按照某种特定的频率,在显微镜下缓缓鼓动着。
除了具备那些绝大多数为生物都有的细胞器之外,这些微生物细胞的表面上还附着的一层特殊的黏液。而这层黏液就像是某种疏水性粘合剂一样,将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彼此之间交换着某种特殊的信息素。
除此之外,这种微生物还有一种奇特的特性,那就是dna和rna有着极高的稳定性。一般而言,为了确保自己种群在环境中的优势地位,大多数微生物在吞噬了其他微生物和病毒之后,都有一定的概率将其rna或者dna的某个片段摘下据为己有,以达到强化自身的目的。
然而这种微生物却不一样,它们在吞噬了其他更小的微生物之后,不是将他们的dna或者rna片段据为己有,而是将其销毁,直接转化为能量运用。
不只是如此,它们团结一致,同进共退,不但拒绝外来的变异,对自身的变异也是一样。
即使是出现了变异的个体,在信息素的交换无法正常完成的情况下,它也会很快被其他微生物个体吞噬分解……就好像是清理癌细胞一样。
这个由微生物构成的群落,极端地排斥一切形式的变异,极端地维护群落基因的纯洁性。
很难想象这样“偏执”的微生物,能够在自然选择的淘汰下幸存下来。
考虑到虚空送给自己的宝贝,大多数都是已经消亡的文明留下来的“文物”。陆舟推测,这种微生物多半也是某个生物技术发达的文明的杰作。
为了观察它的进食过程,陆舟试着吩咐小艾,向培养皿中加入了1g直径大约在0.3mm左右的面包碎屑,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着这些微生物的反应。
很快,当面包碎屑与微生物表面的黏液接触之后,这些面包屑随着黏液的搬运作用,被逐渐分解成了更小的有机质碎片,最终运送到了细胞内部。
经过特殊的呼吸作用反应,这些有机质碎片最终被转化成能量与二氧化碳,以及一种特殊的酮类物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