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明嫡长子 第304节(第1 / 2页)

朱厚照知道这事儿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所以他先肯定了这个做法,“私塾这个主意好。京师里的空地都要控制起来,全部划归规划司管辖,朕再给你拨些人手,对于不经允许胡乱占用京师土地的,要予以处罚。而且也没必须要全部给百姓自己去造,少府也可以造房子,造好了卖,这不就见着回头钱了嘛!”

宋衡说:“臣是担心,银子太多……”

“银子也可以借嘛。既然可以有机构借钱给百姓造房子,那为什么不能够借钱给商业机构造房子?只要按规矩还利息就可以了!”

朱厚照一拍大腿,这样子京师才有发展的感觉!

其实一上来就弄科学发明那种比较高端的经济发展不太容易,任何事都是先易后难,造房子是没有门槛的,他让京师这个小经济圈子转起来,有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市场,之后去鼓励所谓的‘科技产品’才有可能。

一个新的发明创造在京师卖出一百万份,就是一个新的财富神话,当有这种氛围的时候都不需要他这个后世人再去多想什么,充满智慧的古人们会造出好东西的。

他只负责改良土壤,至于这个土里长出什么,控制不了,也最好别控制,因为控制了可能会错过一些‘好果实’也说不定呢。

而关于银行的事,朱厚照觉得倒也不必再去找宋衡了。

一来宋衡本身的事情就非常具有挑战性,能做好已经不容易,二来,宋衡他是第一次用,到底如何还要再看。

所以他得另外找个人。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师的变化

银行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在古时候的技术条件下,很多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并不能够完全适用。

譬如就是借钱给个人这件事。

如果没有足够的约束,如何能够让人听话的按期付钱?

所以朱厚照才说这是钱庄和当铺的结合,它需要一个抵押物。也因为这种限制,这个时候最穷苦的百姓肯定借不到钱。

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借到银行的钱,而且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这玩意儿可是人类努力了很多年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梦想,时至现代社会银行也仍然会有坏账率。

所以把范围控制在小范围的‘有产’群体内,无数更加贫穷的百姓没有这样的服务是一种必须无法避免的现实。

无论怎样,想法总是要先具有可行性才行。

因为银行的重要,容不得半点忽视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想。

“刘公公……陛下呢?”

“在那边。”刘瑾侧过身子,于是视野里出现了一座延伸进入湖中心的小亭,亭里面皇帝正在对一个大臣说话,远远的望是红色官袍,看来官位不小。

再仔细瞧才发现是吏部尚书梁储。

王鏊离任吏部尚书以后,当时任吏部侍郎的梁储便接了这个位置。

梁储在文人中有地位,在官场上有资历,当了这么多年京官,也算是熬出头。

尽管他不是顾佐那样深受皇帝喜爱的新式官员,但他做事勤勉、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下来熬资历一般接任吏部尚书也完全没有问题。

梁储走了以后,刘瑾带着身边的人过去。

“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吧。”朱厚照挥挥手,刘瑾老实的退下。

因为附近是湖面,所以刘瑾退下之后,其实身边是没有人能够听到皇帝和大臣说什么的。

所以这种气氛并不寻常。

“在朕的身边有几年了?”

“回陛下的话,臣先前在翰林院,后来到侍从室也有近三年了。”

朱厚照少年翩翩,落下的鬓发随风飞舞,他望着跪在地上的汪献,道:“三年了。你觉得朕处理政务的核心是什么,该如何概括?如果让你只用一个词的话。”

“臣以为,是百姓。”

“不对。”

汪献皱上眉,心里也紧了起来,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本是很有信心的,结果一张嘴就错了,这一错不要紧,不就是说自己在皇帝身边三年白待吗?

所以抿了抿嘴唇,又思索了一会儿,说:“启奏陛下,微臣想到一个,但不知合适不合适。”

“你讲好了。”

“是。微臣觉得,是能成则成。”

“能成则成?”

“是,陛下处理许多事,总是会问可有什么办法。”

“算是接近了吧。”朱厚照笑了笑,“朕告诉你,不过却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这个词。它叫规律。你可以理解为,这世上许多事是有规则的,人力有时候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做许多想象中的事。经济,便是很有规律的一件事。”

“不知陛下所说的经济规律是指什么?”

“比如说……不管朝廷如何管制,民间一定会有借贷,这些事情的发生,有的时候是没钱用,有的时候是借钱扩充经营。京城规划司成立以后,他们展开很快,朕已经向他们提议要成立一个银行,其核心职能便是专门做借钱的生意,当然也做存钱的生意。”

汪献马上开始思考,“陛下说的存钱,就是钱庄,是指让百姓将这些银子存放在这里。”

“是。”

“这样……就怕百姓不信。”

“所以需要去建立信心,存钱的百姓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称为利息。借钱的百姓还钱的时候也要还本付息,这你应当明白。其中区别便是借钱的利息总是大于存钱的利息,这样银行才可以维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