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法家的崛起三(1 / 2)

加入书签

管仲那叫干劲十足啊,他帮助齐恒公实现霸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其中也包括了相当多的法家思想在里面,具体如下:

首先:管仲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说白了,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把全国都纳入了法制里面,使得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又把全国编程了一个大军营,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 的是士乡十五。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 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其次: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选贤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再者: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观念和《管子》的思想颇为接近。

对外方面:管仲最早提出“华夷之辨”与“尊王攘夷”的民族主义思想。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齐国在管仲的主政下,国力强盛,扩地千里,天下诸侯莫不服之。齐恒公小白也成了春秋五霸的第一位,为后人所熟记。

管仲的这一系列法制改革,也给世人很大启发,后来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即便是到了几千年后,世界各国也首推依法治国。

黑鳞王最近这些日子那叫开心啊,因为他当年发的宏愿,已经完全兑现了,可谓是无债一身轻,故而见了谁都是笑脸相迎。这厮经常拍着管仲的肩膀说:“小管子,做得不错,没给师傅丢脸,你就安安心心的享受一世荣华富贵,待你元寿将尽时,我就亲自送你去六道轮回投胎,然后再度你回问道宫去修仙……”

无论阐教门人还是截教门人,都把黑鳞王收管仲的这种模式看在眼里,他们纷纷效仿,也收了一些自己流派有缘的弟子,准备让他们做代言人,将诸子百家发扬光大。

别说,这个办法还真是有效,在一大帮圣人弟子的暗中推动下,无数杰出人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他们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大方光彩,这是思想领域最光辉灿烂的时代。

值得多说一点的是,原本阐教金仙中,混得最差的黄龙真人也打了个大大的翻身仗,农家弟子遍布天下,还真被他收入了十万之数,这老龙的宏愿也已经兑现了,他是阐教金仙中,第一个兑现当年宏愿的人,走起路来不由得都挺直了腰杆。

这一日,黄龙真人又来黑鳞王这里打秋风,这厮虽然一改以往懒散的作风,但对于口腹之欲的爱好却一点都没边,早知道问道宫门人富裕,怎会放过这等好机会。

一副农人装束的黄龙真人,肩上还扛着把锄头,光着脚丫,大大咧咧的就来到了黑鳞王的茅屋外,大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有贵客至,速速拜上好酒好肉,切莫慢待( ̄︶ ̄)”

黑鳞王佯怒回曰:“好你个无赖,这个月还没到月底,都已经来了三回了,你是想吃穷我怎滴?”

黄龙真人哈哈大笑,他才不管那么多,径直扛着锄头走了进去。

“怎不见兽公子?”

“他外出采购去了,你也知道兽公子对外表现得雄赳赳气昂昂,但一回家看见老婆就变成了趴耳朵- -!昨天玲珑妹子万里传来音讯,说想吃北冥深处的鳞鱼,所以兽公子一听,连忙就朝着北冥方向去了,准备找鲲鹏老祖买一些极品鳞鱼回去孝敬老婆……”

“兽公子还真是个贴心的好丈夫!先别说这么多,好酒好肉的拿出来,咱们边吃边聊。”

黑鳞王一脸肉痛,又从自己的芥子空间中拿出了灵果、美酒来招待黄龙真人,后者驾轻就熟,反客为主,一边吃还一边招呼黑鳞王随意些(~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