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加入书签

李景这话有道理,要让士兵们知道一去之后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说不定立刻就兵变了,反过来要是百官不带家人,那有谁几个会誓死跟随呢?即便百官不带家人,士兵们倒是有妻儿相随,但就这些船又能带多少兵过去?若是兵带了少了,那就不是夺取吕宋为基业了,而是寄人篱下求吕宋夷庇护了,这也要对方首肯才是。

不过李景的话很快引起了张日曜的反弹:“那李大人的意思是留在东宁坐以待毙?亦或是李大人已经跟施琅勾连上了,准备卖主求荣?”

“你这话什么意思。”李景不买账的看着对方。“世孙也是决意死战的,难不成世孙也准备出卖东宁吗?”李景拿郑克臧做挡箭牌,顿时让张日曜哑口无言了,就听李景继续说到。“臣以为,如今只能立刻签兵,台湾还有十几万丁壮,若是假以时日,清虏未必能攻入陆上。”

“问题是施琅这个逆贼绝不会给咱们抽丁练兵的时间的。”王进功脸若死灰,他知道郑藩百官乃至郑克臧若是投降了或许还不至于死,但像他这样的清廷叛逆,尚之信和耿精忠的境遇就是最好的前例。“而且并不是越多越好的,粮食怎么解决。”说到这,王进功建议到。“汛兵及退伍老兵或可以立刻集中起来。”

傅为霖一听急忙劝阻道:“汛兵和老兵一调,只怕那些清军俘虏会在地方上趁机作乱。”

“那就把那些清军俘虏征调过来,让他们跟施琅自相残杀好了。”

“不成,不成,这些人与本藩只有仇恨并无恩义,若是调其为兵,只怕会阵前倒戈,反而误了大事。”真是病急乱投医,出什么主意的都有。“以臣的意思,不如趁乱子还没有扩大,将其统统斩杀,以绝此后患。”

大殿内吵吵嚷嚷的,跟菜市场一样,郑克臧以目示意,边上的侍卫重重的跺了跺手中的金瓜(注:长柄锤,宫殿中仪仗的一种),这才让一众人收敛了起来。

这时,郑克臧淡淡的问到:“郑参政怎么没有来?”

“郑参政据说是病了。”洪磊如此说明着,当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无非是树倒猢狲散、大难来时各自飞而已,别说郑省英了,有门路的人都在准备逃离台湾这座孤岛。

“病了?”郑克臧冷笑一声。“那武平伯呢?他也病了?”

“武平伯说愧对先王和世孙的重托,如今在家闭门思过呢。”柯平如是回答着,但若是闭门思过能挽回数万人的损失,郑克臧早就闭门思过了,哪还要刘国轩来此惺惺作态。

“余处置了陈谅,武平伯该不是物伤其类吧。”郑克臧吐着毒舍,众人面面相觑,但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出来为刘国轩辩护,倒是郑克臧因为担心陆师不稳,所以并不打算立刻惩罚刘国轩。“诸卿,”郑克臧站了起来。“余的心思已定,吾祖吾父都未在鞑虏面前屈服,余也绝不会屈服,无非是一死而已,君王死社稷也理所当然的……”

“金十九。”回到内院,郑克臧招来跟在身边二十年的老人。“你去查一查,包括余名下的,全台还有多少条商船、民船?”金大裆领命欲走,郑克臧又叫住了他。“去把所有的船都控制在手上,然后暗地里放风声,要走的,让他跟你买舱位,金银铜铁、奴婢、地契都可以,总之不能便宜了他们,但记得千万不要让人识破了是内院在操办此事。”金十九不明所以的看着郑克臧,郑克臧解说着。“与其强留下来让他们跟鞑虏勾勾搭搭的,不如远远送走了也好图个清静,至于狠狠的收钱吗?余还指望着用他们的家财来弥补藩上的窟窿呢。”金十九领命而去,郑克臧幽幽的叹息道。“这也算是大浪淘沙……”

正说着,陈纤巧带着刚刚出生才两个月的儿子宝官走了过来。郑克臧从乳娘手中接过孩子,手指在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上微微一划,随即作出了决定:“来人,去告诉巩天,让琉球营准备三条船,明日就把永泰伯、诏安伯和闽清伯一家送往长崎。”

陈纤巧皱着眉头:“夫君,这样或是不好吧,万一二叔、三叔也要效仿……”

“想逃就让他们来找余好了,不过一个个得把吃下去的东西都吐出来。”郑克臧一如刚刚跟金十九说的那样表态着。“台湾已经够乱的了,逃两个宗亲算什么,只是苦了你和孩子们要留下来陪着一起去死。”

“夫君何必说这样的话。”陈纤巧表现刚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君要是殉国了,妾绝不会独活。”郑克臧身子一震,这似乎就是异时空陈纤巧的选择,然而他还没有从亦真亦幻的感觉中退出了,陈纤巧又道。“要是夫君战败了,妾第一个掐死金娘和宝官,不过妾以为紫菱姐她们就要生产了,是不是也替她们准备一条船,以备万一。”

这是为郑克臧准备存续香火,也算是陈纤巧这个大妇能为郑克臧考虑的最后一件事了。

郑克臧感动的拍了拍妻子的手背:“也好,余会安排好马车和船,一旦得到施琅大军登陆,余战死的消息,你就让她们几个赶去打狗,从那里出海,施琅一定追之不及。”

陈纤巧轻轻的点点头,随即倚在郑克臧的身上,夫妻俩目不转睛的看着手中的男婴,只求这一刻短暂的温馨能永远持续下去……

第122章 忠心

澎湖海战之后,施琅并没有立刻挥师东宁,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清军其实也在澎湖海战中也损失非小,施琅需要等待铜山开来的援兵和战船,而且施琅对投降及俘获的万余郑军尚不放心,打散了重编也需要时间;第二,正如施琅在《飞报大捷疏》中宣传的那样,“台湾港道纡回,南风狂涌,深浅莫辨”,他需要时间来寻找带路党;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施琅希望利用澎湖一战的结果来分化、威慑、策反、诱降明郑各级官员,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为此,施琅派人对投降及被俘的伤兵进行医治并“赏以袍帽、给以糇粮”,还利用其求生思归的心理,对其宣示曰:“父母妻子必谓汝等已死,日夜悲汝。余纵汝归,复见父母妻子,宁不甚乐……”

趁着伤兵们因为可能死里逃生的感激,施琅进一步施展诱降之策:“汝今归,为我告台湾人速来降,尚可得不死,少缓,即为澎湖之续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