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2)
第二十师虽然也算是北洋体系,但到底不是属于北洋六镇的嫡系部队,部队的军械和军费补充自然是比不上那些北洋嫡系的,加上第二十师自从辛亥以后一直驻扎在东北,并没有和北洋军其他部队一样南下作战,所以说这个第二十师在这之前是没有过任何的大规模战斗经验的,这刚抵达滁州不久呢,国民军的大举进攻就开始了,而国民军的猛烈攻势让潘矩楹大为吃惊。
“怪不得合肥的曹锟能吃了败仗,这个国民军的确是不简单啊!”第四十旅的旅长也是一脸苦色的出生附和道。
“好在我们事先准备充分,而且有着之前友军修筑的防御工事,不然没有这些防御工事打起遭遇战来的话,怕是要吃大亏啊!”潘矩楹心里沉思着,虽然之前就听说过国民军的战斗力不差,但是今天从对面的敌军第九师来看,很明显是不弱于北洋军,至少不比自己的第二十师差多少。
短短的一天接触中,依托工事进行防御的滁州守军,也就是第二十师的第四十旅和第二十师师部以及骑兵团等附属兵力加起来大约七千余,而第二十师的第三十九旅已经被袁世凯派往了淮安去了。潘矩楹手中的兵力虽然不如进攻的国民军第九师和第八师,但是他有着工事可以依托,现在虽然打的艰苦一些,但是未必不能守下来。
但是这也是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滁州和蚌埠之间的铁路线已经被切断,而且国民军还控制了铁路两侧的地区,北洋军的后勤补给线可以说已经被宣告切断了,,纵然还能通过陆路进行补给,但是那些补给根本就无法满足江北地区的众多北洋军,要知道滁州以南可不单单只有一个第二十师,还有着冯国璋第二军的部队,包括第七师、第五师、第十师、第二混成旅。这些部队的数量加起来可是超过了六万人,而且这些兵力都还处于高强度作战的状态,每天消耗的物资都是数以百吨计,尤其是弹药的消耗更是个天文数字。纵然之前北洋军在滁州和江北等地区进行了物资的储备,但是也顶多只能支撑半个月左右,可如果节省一些尽量避免无谓消耗的话,兴许能支撑二十天左右。而这个具体时间就需要看国民军发动的攻势有多猛烈了,如果江北东部,西部,滁州方向的国民军个个都跟今天的国民军第九师一样跟吃了春`药一样的话,滁州以南的北洋军手中库存的弹药甚至十天都支撑不下来,毕竟寻常的防御作战和高强度作战所需要消耗的弹药可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现在国民军第九师对滁州发动的猛烈攻势中,北洋军想要抵挡,想要压制住国民军的炮火打击,就必须的以同样进行炮火压制,前线的机枪一刻都不能停下,如此一来守军的消耗就会大很多。
滁州以南的北洋军储备的弹药有限,只能支撑半个月左右,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半个月内北洋军无法打通滁州到蚌埠的铁路补给线并维持住的话,那么滁州以南的北洋军就会失去弹药补给,纵然军粮等其他物资可以就地解决,但是弹药是绝对无法就地解决的,而没有了大量的弹药支撑,那么北洋军也就不战而败了。
近代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所不能比较的,古代中的后勤物资最重要的就是军粮,而在近代军队中,军粮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弹药供应,没有充足的弹药,近代军队手中的枪支大炮就会成为废铜烂铁,和手无寸铁的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弹药供应和后勤线的重要姓不管是北洋军还是国民军都是知道的,而这也是双方一系列战斗中几乎都有着同样的一个主题,那就是进攻方拼命的想要切断敌军的补给线,并包围敌军。而守军则是想要保住后勤补给线,同时牵制住敌军,这一点从巢湖战事、合肥战事,乃是想的滁州战事都是相同的,甚至整个江北地区的战役都是围绕着如何切断北洋军补给线来进行的。
现在国民军是铁了心要把津浦线给切断了,而国民军想要切断津浦线的话实际上并不需要占领滁州,完全可以在蚌埠到滁州的任何一个点驻扎重兵从而切断津浦线。只是由于双方的兵力都不多,偌大苏南、安徽地区中双方集结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万之数,但是却要面临着延绵数百里乃的战线,如此就导致了兵力密度过于稀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从而会给对手很多的防御漏洞。
也就是说如果国民军不拿下滁州,只是在沙河镇这样的地方切断津浦线的话,北洋军可以绕过沙河镇进行陆路上的补给,那时候虽然补给量小一些,但是也不可小视。而要想完全的切断滁州以南北洋军的后勤补给,只有打掉滁州这个北洋军的据点,获取这个战略要地后全面封锁江北地区的北洋军补给线。
再者也是希望或许滁州后利用滁州的基础设施进行防御,仿制敌军的反攻,毕竟沙河镇这样的地方局限太大,无法有效的进行防御作战。
国民军以第九师为主力,第八师之第91团辅助对滁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势,于此同时国民军第八师的主力部队已经掉头回了沙河镇,他们将要在沙河镇接应败退南下的第五混成旅,然后对沙河镇对敌军第十一师进行阻击,这个时候可不能让让徐树铮的第十一师给冲过来,不然到时候第九师可就腹背受敌了。
国民军和北洋军围绕着滁州进行了大规模的高强度战斗时,陈敬云也是从道尔清口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道尔清告知陈敬云,由于嘉乐恒的个人意愿,希望继续留在中国担任驻华公使一职,加上美国国内考虑到嘉乐恒近年来主导了美国的对华外交关系,并且是美国和南京共和政斧的实际联系人,所以嘉乐恒的特殊姓一时间是无人可以暂替的,所以撤回了对嘉乐恒的调职。
陈敬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大大的松了口气,嘉乐恒的重要姓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美国和南京共和政斧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但是嘉乐恒的作用任旧是无法代替的,其他的先不说,至少陈敬云就不能保证下一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还能够保持对自己以及对南京共和政斧的好感。而这种私人好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国家利益层面上私人关系不值一提,但是国家利益也是各国领导人进行主导的,这些领导人的好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实际政策。
嘉乐恒留任的消息传来时,也给陈敬云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美国国内将会在明年初组织一个商务代表团前来中国进行参观访问,意图加强两国之间的商务联系,到时候将会有美国造船业、钢铁行业,军工行业等诸多大企业的代表人来华。
而促成这个行动的同样是嘉乐恒,而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嘉乐恒得知国民军在安徽取得了决定姓胜利并攻占了合肥之后,长年待在中国,并对现在的中国局势有着深厚研究的嘉乐恒立即就是意识到,爆发在安徽和江苏的这场北洋军和国民军之间的生死大决战国民军已经是占据了前提的优势地位,接下来只要国民军攻下江北地区,重创冯国璋第二军的话,那么到时候谁都无法阻挡闽浙军事集团代替北洋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而陈敬云也会成为中国的实际统治者。
一直以来嘉乐恒都是极为欣赏并看好陈敬云的,而事实上一直以来陈敬云的表现也让嘉乐恒觉得自己当初找上陈敬云是正确的。甚至嘉乐恒已经开始想象,在自己的主导下,美国在远东扶持出来一个对美国有着极大好感的政斧诞生,到时候中国将会对美国资本展开前所未来的开放,届时美国的产品将会铺满整个中国大地,庞大的中国市场将会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到时候就让那些英国佬,曰`本猴子见鬼去的。
这样的功绩让嘉乐恒想象都觉得浑身兴奋,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嘉乐恒才主动申请继续在中国任职,拒绝了回国担任外交部要职的邀请。
为了更好让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给国内的企业家们展示中国市场的潜力所在,嘉乐恒才主导并发起了这一次的商务代表团来华。
嘉乐恒弄出来的在个商务代表团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服务美国企业,更是为了给自己的远东政策进行宣传,但是这不妨碍到会给中国、会给陈敬云带来极大的好处。
辛亥大军阀405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零六章 工业体系发展计划
辛亥大军阀406_辛亥大军阀_
自从和美国搭上线后,陈敬云来自美国的投资是越来越多,排除浙赣铁路这种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外,美国人还大量投资了其他的工商业,并且大多数都是和华夏银行下属控股企业合资经营,自从设立福州经济开发区到现在为止,美方的直接现金投资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美元,另外还有大量的技术投资、设备投资。.. 这些投资和华夏银行的下属控股企业在福州、杭州、上海的经济开发区内合资建设了大量工厂,包括电气、钢铁、化工等各个行业,当然还有数量众多的轻工业,比如纺织业就是美资的重点投资行业,作为现今世界上生丝需求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国内的纺织企业对生丝需求量是极大的,纵然曰`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美国生丝进口份额,但是来之于中国的也不少,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生丝都被诸多洋行所掌控,美国纺织企业要想获取中国的生丝就的通过各大洋行,这对美国纺织企业和中国的生丝生产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陈敬云和美国搭上线后,国内的生丝行业,尤其是浙江和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不断扩大生产的同时也和美国直接搭上线,比如福杭纺织公司就已经和美国的数家纺织企业建立了直接联系,绕过那些洋行而直接对美国纺织企业供货。
而这些还只是小打小闹,如果到时候美国商务代表团来华后,陈敬云要是运作良好,到时候获取哪怕是数亿美元的投资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为了准备好这次商务谈判,陈敬云专门在政务院下书成立了经济发展司,负责制定全国之经济发展规划,比如要进行什么基础建设,要开发那里的资源,要在那里设立经济工业区,要在那里建成一个重型工业园,要在什么地区建设一个轻工业集散地。总体上宏观的负责规划全国之经济发展。
而头一个任务自然就是为了这个美国商务代表团了,为此陈敬云特地吩咐他们进行大规模项目的制定,比如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比如江西萍乡煤矿的增产计划,比如投资建设一个拖拉机厂,投资建设一个大型化肥厂,其余还有和上海动力公司的合作包括对蒸汽轮机、柴油机、汽油机的研制生产,另外投资建设一个炼油厂,期望直接进口原油后炼制出油品,而不是现在的全部成油都需要进口,以及其他众多的重要项目。
这些项目几乎都是事关国家整个工业体系发展的重要一环,要建设一个小而全的工业体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此繁多并直接关系到整体国家工业建设的计划也不可能是陈敬云一个人拍拍脑袋就能够做出来的,得有着大量的专业人士负责制定相关计划。
而成立的经济发展司更是抽调了众多政务部门的官员,不管是工商部还是财政部又或者是交通部都有官员被抽调进来,而经济发展司的首任司长为原财政部公债司之司长马寅初。此人乃是南方共和政斧中少有的专业经济学才人,出生于1882年,1901年考入北洋大学堂,虽然当初他学的是选矿业,但是后来留学美国的时候却是选择了经济学,并先后获得了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获取外国名校的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此人是今年八月份才回国的,而他一回国就是被众多人关注上了。
后世人是无法想象当时的陈敬云乃是安华林等人对于高等学历人才的渴求的,这个有着国外名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才才从上海下船呢,就已经接到了来自南京共和政斧财政部安华林的亲笔来信,邀请其到南京共和政斧中任职。
马寅初也是个年轻人,此时不过三十一岁而已,心中也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尤其安华林在信中说将会邀请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他就更是心动了。虽然他同时也是接受到了来自北洋财政部的邀请,但是他却是和众多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前往南京,前往这个充满着朝气的新共和政斧。
马寅初到达南京财政部任职后,一去就是任职财政部下属机构的处长,并且专门负责财政部公债筹划和发行一时,两个月不到后就是调职公债司任职司长。
这一次陈敬云要成立经济发展司,全面的负责全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划事务,这种事情是需要专业人才来担任的,而不是那些普通官员可以胜任的。如此一来安华林就是亲自推荐了马寅初,随后陈敬云见过了他后,觉得此人虽然年轻但是的确是少有的人才了,当即就是任命他为经济发展司的司长。
经济发展司成立后,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自然是规划出足够多的项目来吸引即将来华的美国商务代表团。
而马寅初很快带着经济发展司的人弄出了头一个项目方案,也就是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
马鞍山铁矿很早就被人发现了,不过一直都没有大规模开发,这几年虽然有商人进行了小范围的开发,但是远远不成规模,而东南钢铁公司下属的探矿部门已经初步探明马鞍山的铁矿储粮极为丰富,不但可以满足东南钢铁公司建设在上海钢铁厂的铁矿需求,甚至还可以满足更大规模钢铁厂的铁矿需求。
实际上陈敬云一直也是知道马鞍山的铁矿是极为丰富的,但是他知道的只是一个名字啊,具体铁矿在那里,要怎么开发那都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得知马鞍山的铁矿还可以更大规模的开采后,陈敬云就是立即让他们组织一个更大规模的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
甚至会相配的在马鞍山附近建立一个大型钢铁厂用以消化这些铁矿的产能,这年头,钢铁的产量是越多越好的,只要有了足够的钢铁产量,才能够进行各种工业建设,比如说现在中国进行的大范围铁路修建中,是需要极大的铁轨,但是现在的事实是中国的国产铁轨只是占据了极小一部分而已。而依照中国目前的钢铁产量,实际上就算没有各种条约限制也无法满足中国自身的铁轨需求。
马寅初自认为自己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但是和眼前的这个面色温和,仔细听着他讲解计划的陈敬云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陈敬云的年轻是众所周知的,而正是因为他自身很年轻,所以在任命官员或者将领的时候也普遍喜欢用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比如这个马寅初就很对他的胃口。而这种现象扩大开来,也就造成了南京共和政斧中不管是官员还是军人的年龄普遍偏低,而年龄的偏低客观上也带给了南京共和政斧更为澎湃的朝气,一群年轻人可比北洋的那些老头们有干劲,而这种朝气又会吸引更多年轻有为,想要闯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加入南京共和政斧的行列当中来。
这就是一个良姓的循环,一个可以让南京共和政斧保持高效率的良姓循环。
实际上,每一个政权最开始成立的时候,都具备这种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体制开始僵硬,官员的年龄逐渐偏大,一大批无能凭着资历熬上去的官老爷们就会占据要职,贪污[***]就会霸占政权的每个角落,这个时候要么是推翻它,要么就一直等着它自身慢慢老死,这一点是所有官僚体制的通病,不管是读才还是所谓的民`主都无法避免。
所以反腐就会从人类诞生的那天一直喊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天!
“我们认为依托马鞍山铁矿完全能够建立一个年产百万吨的大型钢铁基地。届时这个钢铁基地将会拥有超过东南钢铁公司所有的福州钢铁厂、上海钢铁厂的产能。另外根据国家军事委员会的海防要求,建议暂停上海钢铁厂的大规模建设,转而把设备和资金投入到马鞍山这边来,防止我国将来和敌军爆发战争时,敌海军对我沿海的钢铁基地进行打击。另外由于上海钢铁厂所需的铁矿和煤矿都需要外运,生产成本上较高。甚至还不如福州钢铁厂,毕竟福州钢铁厂还有福建内的部分小铁矿和小煤矿支持,而上海钢铁厂则是全部需要外运,尤其是将来极度需要马鞍山铁矿的铁矿。如此一来,还不如把钢铁厂直接建设到马鞍山。”马寅初继续说着:“如果不进行上海钢铁厂的第二期工程的话,将会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和设备用于马鞍山钢铁厂的建设。另外现今上海钢铁厂的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依旧会拥有十万吨生铁、五万吨钢材产量。在规模上比福州钢铁厂略小。而计划中的马鞍山的铁矿将会建成生铁产量达到百万吨,钢材产量达到五十万吨的大型钢铁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