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又或者……你只是想来看看,朕是否实现了你当日期许?

嬴政转身看向李斯。

“李卿,蒙恬将军已前往迎接瑶光先生。”

李斯下意识地应下,过了会儿整个人都懵了。

瑶光真人竟然再次入世了吗?!

但是李斯没有追问机会,嬴政显然已陷入了追思之中,再没有说话意思,李斯安静地退下,急招下属前来议事。

如今秦国,恐怕再没有人比李斯加清楚“瑶光真人”对秦王意义,因为这个名字和太多不能传播往事一起被刻意地埋藏起来,一藏就是二十多年,本来或许也会永远地藏下去。

为何这个节骨眼上“瑶光真人”会再次出现?

四匹毛色鲜亮毫无杂色白马拉着一驾豪华车辇官道上疾行,车辇两旁随行骑兵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履行着护卫职责,统帅这些骑兵赫然是上将军蒙恬,此刻他策马行于马车右前方,周身是肃杀之气。

这样一支车队,别说是平民百姓,哪怕是文武官僚也不敢逼视,远远看见了便迅速避开,因此这一路行来竟是从未停过。

车厢内端坐着一名蓝白道袍少女,一手持着一卷《道经》,她目光虽落竹简上,双眸却并没有聚焦墨字上。

老子所著《道经》、《德经》两部合称《道德真经》,是道家必修经典,从小到大,这两卷书她已经看了无数次,早已熟极如流,此刻拿着这卷典籍只是不想让自己无所事事地坐车内被外面“将军”看出异常来。

瑶光虽只是瞥了一眼竹简,也发现了这是《道经》古本,和她熟习略有不同。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汉以后,为避恒帝诲,统治者改“恒”为“常”。

这种细微差别本不算什么,但是无数类似细微差异终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鸿沟,令瑶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代并非她所熟悉时代,它要比她知道加古老,加接近圣贤生存时代。

这里是秦,并非唐,这个时代,她师门尚且没有建立,她失去了托庇之所,没有可依赖之人。正因如此,她必须加小心谨慎。纵然盛唐,纯阳宫观主一样要对九五之尊秉臣下之礼,何况如今无所依仗瑶光?

蒙恬瑶光面前跪下那一刻,她完完全全地震惊了,蒙恬说奉王命迎接她回朝,她心里讶异不解几乎到了极点——她万万没想过自己会引起这个天下至高无上那一位关注,而且这旨意听来还如此怪异!

何为“恭迎还朝”?

从未来过,何以“还”?

刹那之间无数念头飞过瑶光脑海,她虽然一时半刻理不出头绪,却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件事:但凡她言行举止有任何不妥之处,都可能变成催命符。

瑶光回神刹那立刻收起了所有惊讶,只留下一脸平静淡漠。

天幸蒙恬当时极为守礼地低着头,否则他或许就会和张良一样看到瑶光当时诧异错愕神色。

瑶光大着胆子没有跪迎圣旨,而是就那么从蒙恬手中取了圣旨——倘若这个蒙恬是她知道蒙恬,倘若蒙恬没有欺骗她,那么,能够被秦始皇“恭迎还朝”“瑶光真人”必然地位特殊,很有可能无需行跪礼——展开圣旨之后,瑶光微微皱眉。

布帛上只有短短四个字:先生安好

先生?瑶光真人?

瑶光敛去所有思绪,微微颔首,轻声道:“蒙将军请起。”

说话时候,瑶光已经做好了如果被识破不得不动手准备,左手暗暗比作兰花之形——那是万花谷中绝学百花拂穴手起手式。

百花拂穴手,点穴截脉,伤人无形。

这正是她坚称自己尚能自保原因。纵因伤重不能使出剑宗剑术,她还有这张底牌。

蒙恬利落地站起来。

那不过一秒时间瑶光度来如同几个呼吸,幸而,蒙恬似乎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对,退后一步,依旧保持着极为恭敬态度请瑶光上马车。

瑶光慢条斯理地将圣旨重卷起,抬头看向那一队骑兵末端,果然看见一辆极为惹眼驷马高车。一抹流光飞地划过瑶光黑眸,她不再开口,而是相当矜持地以眼神示意蒙恬带路。

如瑶光所想,蒙恬仍旧没有不满模样,相当配合地上前领路。

蒙恬背过身时候,瑶光扫了人群一眼,和不知何时藏到了人堆中儒衫青年对了个眼神。她不知该怎么形容青年神色,那种古怪表情像是有满腹疑问又像是恍然明白了什么,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仿佛要从她这里看出答案。

瑶光笑着轻哼了一声,举步跟上蒙恬。

或许张良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她,却不知她想找个人来问出答案。

瑶光真人、秦始皇称为“先生”、蒙恬将军前来迎接、四匹马拉车……

凡此种种,怎能不让人疑窦丛生?

马车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而拉车马匹数量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家里养了多少匹马就一股脑地赶去拉车——若是谁敢这么做,恐怕当天就下了大牢。

帝制以下,建制均须循礼。

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

这就是关于马车规定,普天之下,唯有天子能以六匹马拉车,诸侯及卿可以用四匹,如此类推。

以驷乘马车相迎,这就是说秦始皇给“瑶光真人”如同诸侯公卿待遇。这种殊荣固然令人得意,会令人忐忑,尤其是不知为何自己能够得到这般待遇“瑶光”。

瑶光并没有为车内豪华精致到奢侈布置动一下眉毛,而是相当习以为常地铺上厚实毛毯位子上坐下。

李唐奉纯阳为国教,诸般珍宝从不吝啬,于睿是刻意地将种种奇珍异宝布置到瑶光起居之处,但凡吃穿用度,从不亏瑶光一星半点,早早地以富贵满了瑶光眼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