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坠落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高鹏如今的成就当得上国内最为成功的几个人之一,然而很多时候他更喜欢一个人像现在这样想入非非。都说饱暖思淫欲,不再为温饱挣扎并且有了一份体面的事业之后,高鹏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咱是不是也该考虑点哲学方面的问题?

我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咳咳,这个话题太大了,高鹏不是大哲学家,于是他只会犯抽似的想一个低端的问题——大城市化是否真正适宜人类的生活?

这个问题对于他而言层次刚刚正好,而且是比较现实的问题,明天海州一所大学请他这位成功人士去开一个讲座,演讲的内容基本就确认它吧!更重要的是,国家似乎正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比较有噱头!

一想到将会在一众师生面前演讲,他提了提精神开始打腹稿。

——几个超大城市犹如贪婪的魔鬼不断吸纳周边各种物资及人力资源,未来几年,不仅会造成了本身的不堪重负以及环境问题,直接体现是高房价、高物价、环境问题,同时也此长彼消,让周边区域出现严重的资源外流及人口外流,出现空巢、老年村、农村活力丧失。

盲目的追求单一大城市的发展,将会堆积大量不安定因素,若大量拥有土地的农民失去土地变为工人,农村就将失去消化城市危机的能力,造成的后果是,当外部危机来临时,直接导致大量失业,这些失业的工人由于已经没有土地,将大大加大社会消化他们的难度。

……

高鹏眉头微微一皱,用力吸了口烟,屈指弹去烟灰,仿佛因为这个“课题”变得非常不开心。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次危机,无不是城市发生危机、出现失业,尔后向农村进行转移消化。

典型的八十年代前三次危机出现三次“上山下乡”,当时对它的解释是防止“修正主义”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用的是政治口号,然而实际上明白人应该知道,它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几千万的城市失业!

八十年代前,一共出现了四千万下乡解决失业,待七十年代后期,失去了第一代领袖后这种方法不再具有号召力或者说借口,且社会动向越发要求这数千万下乡青年回城,等到八十年代,中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时,非但不能再用下乡解决失业,反而面临原本下乡的数千万知青要回城。

高鹏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场景,知道当时的应对策略是指标而不治本的,或者说当时的策略只会拖延危机,而再度爆发时只会更加火爆!

当时全国各个政府部门大搞副产、办公司企业吸纳社会人员,同时要求原有国企打开门户,五个人的工作由十个人做,再辅以治安严打,用监狱消化一部分人。虽然解决了数千万失业可能造成的动荡,却也留下了另外的严重问题。

一是冤假错案,二是国企散漫、效率低下,三是政府部门所办副产有政策上的先机,往往能提前获得政策动向,从而出现了买卖批条等官倒行为。中国人历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危机终于在八十年代末总爆发,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动荡。

现在动荡过去了,却也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零八年经济危机,当全世界一些国家为本国出现几十万失业而忧心忡忡时,中国沿海城市闷声不响出现了几千万失业,然而中国的几千万失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动荡,因为中国政府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让这几千万劳工返乡参与建设,同时对于外贸不畅的商品进行国内消化,提出了家电下乡。

然而基础建设迟早会达到饱和,农村对家电等消化也迟早会饱和,到时候怎么消化未来的经济危机?过量的产能可以向第三世界转移消化,过量的资本也可以通过政策堵在国门外,唯有国内,大城市化犹如一条不归路,只会堆积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当农村不再具有消化能力,唯一可行的就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大量发展微型镇级城市。

想到这里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高鹏眉头稍稍舒展。随即忽然想到……这关他什么事,那是国家该考虑的问题啊,捻灭烟头,高鹏自嘲地笑了笑,不过很快又意识到,尼玛,自己家大业大,手底下那么多人跟着自己吃饭,这些问题考虑一下也没有错啊!

嗯,得找个机会把自己的“预测”整理成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国家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样也可以给自己刷存在感,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想到自己还顶着“人大代表”的帽子,高鹏又找回了责任感,只是他的建议貌似有些违背目前的主流啊……要不要再斟酌一下?

高鹏知道自己的“先知先觉”可以帮助他不断抓住时机壮大华歆科技,然而未来格局逐渐稳定,他的先知先觉已经不再是开拓性的一环了。大开大合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只能实行微操,此时貌似不适宜树立敌人啊。

不远处一个小区正在火热建造,不久的将来高鹏就将搬迁进去,于是他按下心中想要“上书”的内容,转尔琢磨起怎样布局自己的新家。

就在此时,天空中出现一道闪亮光芒,紧接着轰隆巨响,高鹏愕然发现在自己百米开外的地方,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坠了下来,随即熊熊燃烧起来。

……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