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新技术一更(1 / 2)
斧山道嘉禾片场,《爱情呼叫转移》第一幕正在拍摄。
镜头前,王组贤和林宥伦对坐着。
“离婚是吧?离婚你给我说个理由。”王组贤将筷子往桌上一拍,怒视着林宥伦。
林宥伦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松了松衬衣领带,一副豁出去的样子。
“好,你在家里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你知道吗?我最讨厌看见紫颜色!”
二号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王组贤,这时候本来是应该她说台词的,可是她看着林宥伦此刻的表情,突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卡!”陈珂辛喊了暂停。
王组贤捂着嘴直笑,朝陈珂辛摆摆手说:“导演,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可是我一看到他这样子我就想笑。”
林宥伦将领带重新系好,看着王组贤问:“我这样子很好笑吗?”
陈珂辛无奈地耸耸肩,只说休息几分钟,然后再接着这段拍。
这时候林宥伦的助理阿杰走了进来,附嘴到林宥伦耳边,小声说了两句。
陈珂辛正在那边布置下一场戏该怎么拍,林宥伦把他叫到一边。
“今天我有点事,这场戏放到明天再拍吧。”
林宥伦已经和王组贤打过招呼,说完就直接带着阿杰走了。
吴君茹正好过来探班,进来的时候正好和林宥伦擦身而过,她一边走一边回头,心里正纳闷着,今天的戏这么快就拍完了?
等见到陈珂辛,她才知道原来是林宥伦途有事要先走。
私底下没人的时候,陈珂辛叹了一口气,向吴君茹诉苦说:“现在你知道我这个导演做得多不容易了吧?演员都不是我能管的,演好演坏全看她们的心情。”
“你也别这样说嘛,看在林先生的面子,我想没人会随随便便来应付这件事吧。”吴君茹安慰陈珂辛说。
陈珂辛不置可否的耸耸肩,没有再说什么。
——
斧山道片场是背靠着一座山头的一片斜坡地,隔斧山道不远处就是清水湾道,从这条蜿蜒的山路,可直达清水湾邵氏影城,当年邹闻怀、何贯昌“反出”邵氏,创立嘉禾,向政斧申请到这片地新建片场,然后就这样“守”在邵氏的“门口”。
嘉禾片场里有一栋内部人员叫做玻璃屋的大楼,当年许贯、程龙、洪劲宝这些人的办公室都在这里面,现在这边被改建成用来接待访客的地方,蔡阑和查传椆就等在这里面的一间房内。
林宥伦走进房间,蔡阑和查传椆都一起站了起来。
“林先生,总算不负所托,《舌尖上的国》这部纪录片我们已经拍完了。”
蔡阑说完,查传椆有些遗憾地搓搓手,“因为胶片太重了,保存条件又有些特殊,所以没办法直接带过来,不过我们已经把剪辑好的片子交给了嘉谊院线。”
“两位辛苦了,晚上我给你们摆酒接风。”林宥伦和蔡阑、查传椆分别握了握手。
《舌尖上的国》的拍摄制作为时两年,按照林宥伦给出的剧本大纲,耗资近四千万,拍摄组行走了大陆70多个拍摄地,前期蔡阑、查传椆还在大陆那边实地调研了三个多月,行程4万多公里,深入挖掘到了不少动人的美食故事,总共作出了7集。
送走了蔡阑和查传椆之后,林宥伦马上就给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黄立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一消息。
听说这部纪录片拍完,黄立成也很高兴,但是林宥伦邀请他去新近落成、还没有正式开馆的香港科技馆看这部电影,就让他有些弄不明白了。
接完电话,黄立成把陈然和刘达都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部纪录片拍了两年多的时间,花掉了4000多万,最后却只拍出来7集,这小子不会是在耍我们吧?”因为《舌尖上的国》是应大陆政斧的请求专门拍摄的,陈然这边也没有安插人手进去打探消息,他这位主管情报的负责人,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知之甚少。
一部总共不到7小时的纪录片,制作成本居然高达数千万,这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
“我这边倒是受到一点消息,说这部纪录片好像采用了美国那边最先进的一种拍摄技术,因为成本太昂贵,好莱坞拍电影都不用,只有拍纪录片的时候会用一下,而且反映这种片子,对反应设备、银幕大小都有很高的要求,前段时间香港科技馆建设期间,林宥伦曾经向那边捐了一笔钱,说是帮助建造一座放映厅,我想他就是为这部纪录片准备的。”刘达开口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