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制播分离(2 / 2)
这也不奇怪,当初林宥伦就是从无线艺员总监冯美吉手上拿到的赵雅之的资料,事情传到邵毅夫耳也很正常。
“我听说这部电视剧林生请动了李碧嬅执笔编写剧本,想来一定是一个很不错的剧本,不过有一点林生做得不好。”
邵毅夫这么说,林宥伦倒是来了兴趣,“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请六叔指教。”
“怎么这部电视剧就只找了赵雅之一个香港演员,其他三个都是台湾演员,这很不合适,弄得好像我们香港这边没人了一样。”邵毅夫这话看似是针对演员,可林宥伦却从听出了一些别样的意味。
电视剧一直是无线收视长红的制胜法宝,林宥伦这个时候投资电视剧,自然会引起邵毅夫的警惕。
林宥伦摇摇头,“六叔可能是误会了,我只不过是想积累一些制作电视剧的经验,要说特别的想法倒是有,不过却不是针对无线。”
邵毅夫脸色不变,做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无线在香港已经做到了极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未来的无线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才能更进一步。”林宥伦喝了口茶,顿了顿才说:“拓展台湾市场可能是下一步的选择,但可以预见的是,无线即便获得进入台湾市场的资格,也不可能再像香港这样做到一家独大,台湾当局不会允许,台湾人也不会接受。”
邵毅夫点点头,林宥伦的看法和他基本一致,无线在大马、新加坡都有电视频道,但作为外来电视台,永远都不可能发展到最强最好。
“那林生你觉得无线下一步的发展重心该放在哪里?”
林宥伦微微一笑,“六叔这话可就问错了,应该是说,未来华语地区,那个市场的潜力最大。”
“林生是指大陆?”邵毅夫摇摇头,“我曾经就此事试探过那边的态度,对方也和我明说了,大陆政斧不会允许传媒业向私人开放,连电视频道资格都拿不到,这个市场再大再有潜力,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是一块看得见却吃不着的蛋糕。”
“没有频道就不能进入了吗?”林宥伦放下茶杯,“我开拍手上这部电视剧,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想要尝试制播分离的模式,就像电影推行读力制片人制度一样。”
邵毅夫的眼皮微微一跳,读力制片人制度这个词落在他耳,立刻引起了他的不悦。当年他与邹闻怀的根本分歧就是在于是否要推行读力制片人制度,而嘉禾就是凭借这项制度,将邵氏从香港影坛的宝座上挤下,虽然已经转战荧幕,和嘉禾的交锋不再像以前那般激烈,但这件事却始终是邵毅夫心头难解的一个结。
“当然电影和电视又有所不同,香港电影进入其他地区,本质上并不存在进入障碍,市场足够大,所以读力制片制度才可以很好的发展起来。而电视则不同,直接进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以目前香港电视业的现状和市场大小,无线坚持制播一体的模式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林宥伦这么解释后,邵毅夫的脸色才稍稍变好了一些。
林宥伦接着又说:“但是在香港之外,我觉得无线应该转变自身的定位,努力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靠拢,而制播分离,正是对节目利益分配方式的一种探索。”
邵毅夫一开始对制播分离态度是抵制的,但听林宥伦这么一分析,态度才又发生了转变。
“林生可以具体地谈一谈你的想法吗?”
“制播分离可以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电视台全额出资,然后委托读力制作方来制作节目;第二种是制作方全额出资,电视台只做播出平台;第三种是合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说,制作方能够直接参与电视台的广告分成。”
第一种模式只是现在电视台制播一体模式的变种,唯一区别就是制作方不属于电视台,第二种模式更适合电视剧的拍摄,也就是从别人手上买节目,只有第三种模式,让邵毅夫感觉到有一些兴趣。
“大陆现在的影视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越往后,大陆的影视产业越成熟,对引进香港影视作品的限制就会越多,香港要想进入大陆市场,更多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就合拍电影一样,合拍电视剧以后也会慢慢地成为一种趋势,无线在这方面的布局,自然是越早越好,所以在香港尝试制播分离,并不想六叔想的那么可怕。”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