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74节(第1 / 2页)

但是,此刻听天子这么一说,他却发现,很有可能,并非这么简单,不出意外的话,天子应该……早就在算计诸王了。

所以很多事情,在不去做的时候,即便是清楚可能出现的状况,也不会有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个道理。

于谦早就明白皇庄的作用,但是,真正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才能体会到,皇庄到底发挥了多大的用处。

如果说没有皇庄的话,那么,这些藩王的宗禄,就是要由朝廷拨付的,即便是灾年也是这样。

但是,现在有了皇庄,这些藩王的宗禄就是从皇庄的田赋当中来出,如果说明年真的会有灾情的话,那么,朝廷的田赋都收不上来,何谈从田赋中拨付宗禄?

天子此举,不仅仅是为了让朝廷省一笔钱,更重要的,是利用起了藩王的力量。

如果说,不用这样方式,那么,强行削去诸王的俸禄,必定会引起反弹。

但是,皇庄却不一样,从利益得失上看,皇庄制度下,一旦歉收,那么,诸王能够拿到手的宗禄,就会大大减少。

可一来,这只是有风险而已,总不会年年都有灾情(真的吗?),二来,即便是连年天灾,可只要让诸王来选,于谦相信,他们还是会选皇庄。

不为别的,因为对于藩王来说,他们不缺钱,朝廷每年给的宗禄,逢年过节的赏赐,固定的赐田佃租,加上地方乡绅的供奉,还有历年搜刮所得和其他的灰色收入都加起来,只要不是那些特别穷奢极欲的藩王,过的锦衣玉食完全绰绰有余。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对于藩王们来说天生就有,反而不觉得珍贵。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权力,说句不客气的,哪怕是个七品的知县,能做的事情和自由度,都比藩王大得多。

如果说,朝廷愿意开放藩王参政的通道的话,别说每年给他们发俸禄了,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发俸禄,都有的人藩王愿意。

皇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虽然说,皇庄的管理是由宦官来负责的,而且,代表藩王参与其中的是王府官,但是,这其中毕竟牵涉到了方方面面,某种意义上来说,藩王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权力的。

别的不说,皇庄因为圈起了大片土地,所以不可能在城内,基本都在城郊,如此一来,藩王以巡视皇庄为由,到皇庄逛上一圈,剩下大半日,不管是出城游猎,还是赏玩踏青,都少了许多繁琐的流程,可谓是尝到了久违的自由的味道。

这一点,在出京的这半年当中,于谦的感受尤为深刻,事实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在藩地当中办差,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这些藩王对他的态度都十分友善,好像之前的不愉快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皇庄这档子事给办砸了,保不齐,他们还指望着,有皇庄的先例在前,天子以后能够进一步放宽对藩王的限制。

所以,哪怕是赔上点宗禄,这些藩王也肯定是不愿意放手的……

虽然在于谦看来,如此放宽对藩王的限制,是存在风险的,但是,也不失为是能够让朝廷安然度过灾年的好法子。

不过,这和清剿倭寇有什么关系?

沉吟片刻,于谦开口道。

“陛下所言,臣能明白,不过,如今草原局势混乱,互市时断时续,想必朝廷的岁入,也减了不少,陛下方才所言开源,难不成,和漳州的倭寇有关?”

“不错!”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先生刚刚提到了出海的船只,携带了不少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确实如此,这是因为,朕让代王叔,在当地笼络了不少商人,以探查海图为名,出海经商!”

虽然刚刚已经提过这件事,但是,真的当朱祁钰说出来,此事是他和代王在背后指使的时候,于谦的脸色还是有些难看。

可以看得出来,这位于少保,此刻在很努力的压下自己想要开口直谏的欲望。

但是,可想而知,如果接下来,对此事朱祁钰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于谦即便有所改变,只怕也会恢复到以前的南墙于少保了。

见此状况,朱祁钰道。

“朕知道,这不合祖制,但是,确然也是无奈之举。”

“先生可知,这些商队当中,有至少一半,都是化整为零的禁军,他们船上的各种物资,也都是来自于皇店!”

闻听此言,再想起刚刚天子所说的开源,于谦隐隐明白了什么,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打算出海贸易?”

“可是,即便是要出海,陛下又何必纵容民间商贾破坏海禁呢?”

大明的海禁政策,实际上是比较特殊的,说白了,禁止民间出海,但是,官方出海,却是可以的。

最典型的,就是郑和下西洋了,这位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却没人站出来提海禁的事,原因就在于此。

之所以很多时候,海禁政策会被解读为禁止海贸,原因就在于,朝廷是不会出海进行贸易的,会出海贸易的,只有民间商人,就算是郑和下西洋,也只是为了煊赫国威而已,所以渐渐的,两者便被画上了等号。

但是,皇店这个机构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认知。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皇店属于皇帝的私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皇帝能否代表朝廷,如果不能……呃,没有不能,如果能的话,那么,皇店出海进行贸易,就应该算是朝廷的官方行为。

既然是官方行为,自然不受民间不得出海的禁令限制,最多就是一个老调重弹的与民争利罢了。

所以,于谦才有些不明白,天子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先是把代王弄到漳州府去,然后还用什么查证海图的名义,让民间商船浑水摸鱼……

于是,朱祁钰叹了口气,又拿出一份奏疏,递了下去,道。

“先生不妨先看看这个!”

于谦皱着眉头,接过内侍递过来的奏疏,翻开一瞧,顿时眉头便竖了起来。

这份奏疏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里头记录了以漳州府为中心,周围数府之地的乡绅富贾,和沿海倭寇勾结的状况……

第1137章 听朕给你上价值

手中捧着这份奏疏,越是看下去,于谦越觉得心惊不已。

说到底,他虽然曾是兵部尚书,但是,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朝务都了如指掌。

倭寇之事,便是其中之一,此前于谦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北方防线上,对于倭寇之患,他关注的相对而言,就比较少。

但是,看到这份奏疏,他才意识到,大明的倭寇之患,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