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皇兄何故造反 第819节(第2 / 2页)

但是,早几年入朝的大臣,却不由眯了眯眼睛。

这位仪铭大人,的确曾经当过侍读学士,但是,他身上更为闪亮的一层履历,其实是他曾任郕王府的长史!

天子用人,向来不会任人唯亲,所以,郕王府的属官,基本上都被打发到了科道乃至是地方磨练。

仪铭虽是王府长史,但是,也没有被过分优待,最初仅仅被外放为了凤翔知府。

但是,毕竟是从龙之臣,简在圣心,短短一年多的工夫,他就被拔擢为甘肃巡抚,虽然说在官衔上还是压了压,只给了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可手里的权力是实打实的。

如今,距离他调任甘肃巡抚的时间,也还不到一年,就被陈循举荐,调任翰林学士。

这个升迁速度……

啧啧,一帮知道内情的大臣砸了咂嘴,也只能说,这位仪大人的运气实在是好。

仪铭?

朱祁钰的眸光闪了闪,陈循说的比较含糊,但是,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当初,朱祁钰之所以调仪铭去甘肃,最大的原因,就是得知了任礼在甘肃犯下的一系列罪行。

所以仪铭过去,实质上是为了调查任礼一案,搜集证据。

金濂到了甘肃之后,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和仪铭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充分,有分不开的关系。

只不过,后来在上奏的时候,金濂把此事呈了上来,却被朱祁钰压了下去,没有将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展示在朝堂上。

但是这一点,朝中不少重臣是清楚的。

当然,之所以朱祁钰会这么做,也并不是故意要压仪铭的功劳,而是以他的地位,有些事情不好担。

任礼的事情没什么,但是,仪铭在甘肃除了调查任礼一案,还搜集了不少勋贵之家侵占军屯的证据,其中最详实的,也是朱祁钰亲自交代给他的,就是阳武侯府。

别的勋贵之家也就算了,可阳武侯府,是常德长公主的夫家,碍

着长公主的面子,朱祁钰对于他们,总是要宽纵几分的。

所以这桩事情,能不让他们知道是谁办的最好,免得麻烦……

话说回来,任礼一案既然已经告一段落,仪铭的任务也的确完成的差不多了,外出历练了两年多,也差不多该召他回京了。

轻轻点了点头,朱祁钰循例对着王天官问了一句。

「吏部觉得如何?仪铭这两年的考评,可有不合格之处?」

这种状况下,天子明显需要吏部来背书。

所以,王文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拱手道。

「回陛下,仪铭近两年的考评,皆是中上,吏部本已拟定,在年末予以升迁,如今陈尚书举荐他任翰林学士,臣亦以为并无不妥!」

翰林学士说重也重,但是说轻也轻,若没有清流的光环加成,其实也就是个五品官员而已,只是通常由礼部侍郎兼领,所以勉强算是三品。

有了陈循这个六部尚书,清流领袖亲自举荐,吏部也点了头,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何况,知道仪铭来历的人,都清楚他升迁的真正原因,自然也不会有人来触这个霉头。

于是,天子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召甘肃巡抚仪铭回京,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

话到此处,天子似乎有些犹豫,目光在陈循的身上定了定,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但是到了最后,声音却依旧平稳降下。

「另外,擢大理寺卿杜宁为右都御史,巡抚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协助刑部尚书金濂整饬边境军屯事务!」

第909章 杜宁的不安

早朝结束了,按理来说,这场朝议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惊心动魄,峰回路转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临到结束了,天子竟然又扔出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在一片祝贺和恭维声中走出了文华殿,又在大理寺呆了半天,杜宁依旧有些恍恍惚惚的。

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在朝中的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要说跟六部侍郎相比,是要稍高一层的,但是,距离七卿的位置,又相差着一大段距离。

至少,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七卿才能算作是重臣的行列,大理寺卿虽然权重,但是,仍旧被划归到普通朝臣的行列。

甚至于,在内阁渐渐崛起之后,内阁大臣的话语权,也慢慢压过了大理寺卿。

对于杜宁来说,他最理想的预期,是能够入阁,兼领翰林院。

如此一来,他虽然入阁时间晚,却也能够稳住内阁第三的位置,对于仕途来说,是一大进步。

这也是杜宁对于殿试一案这么上心的原因。

所以事实上,最后天子流露出不愿让他接掌翰林院的时候,杜宁心里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如果说单单入阁,而不能接掌翰林院,那么,他的地位看似是擢升了,但实际上反倒是降低了。

相对而言,到边境去协助金濂整饬军屯,虽然看似是被调离了京师,但是军屯一事,乃是天子最看重的大政。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