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落入日本的远东(2 / 2)

加入书签

而全国的经济几乎全部是国有经济,这个布局形成后,已经很难改变了。

靠近中国的一线,大量的城市建设兴起。整个城市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并很快完成。从堪斯克到泰舍博到北贝加尔。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厂建设了起来。居民楼和职工楼大肆占用耕地和牧场。

而相对于中国,则是一片片森林在伸展,高楼不是没有,而是很零散。特别是山区,即便是在萨彦岭寒冷地区,森林的延伸速度也很快,中国从外表上看,能够和苏联相比的就是道路交通系统。

重轨高速铁路北已经修到了伊尔库兹克,现在叫做南贝加尔城,以及乌梁城,原来叫做克孜勒。西已经到了克拉玛依和库伦。为了防御问题,苏联也形成了深深地壕沟和简单的城墙。而以前喜欢修筑城墙的中国人,居然连城市的形状也是七零八落的,是完全开放的。

中国的军队,战士和干部再次进行了互调,在铁血旗的旗子下面,人民革命军崇尚的是进攻,而不是防守。

库伦,已经部署了一个陆军航空兵师和空四师。

毛石山和白崇禧认为,现在每个军都配备了火箭装甲师,只有把陆军航空兵师配齐,才能够称为合成军。现在的配备是不够的。空军和第二炮兵是单独设置的远程打击力量。

为了保证完成武器装备的配置,兰州也在新建飞机制造厂,卡拉玛依在新建直升机厂和石油化工。西宁也在建设枪械厂和核电,航空航天配套的产业。

如果要说教育,武汉政府要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仅仅新民研究院和新民大学以及鄂中,鄂西南挂名的新民系的大学的学生,就达到了五十万,与全苏联相当。西北大学达到了十二万人。武汉市区大学也有十万人。敦煌大学也有近有万人。其他各省的大学林林总总加起来高达一百多万人。加起来仅仅大学生每年就有两百万人之多。这还不包括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技术工种。

这几年,积累下来的在研究所与军工企业的科技人员有近千万,这还不包括在政府机构下面的技术干部。

这就是全民教育的威力。

由于武汉政府扩张的太快,整个辖区还有近百分之二十的文盲率。但是中国的文盲率标准定得很高,那就是至少要中学或者中技水准。

正因为这样,扫盲不是学校能够完成的,各地的农村、林场、牧场、渔场等等都有自修学校。只是这些自修学校大多只考专业知识而已。自学毕业的人相当于中技水准。

整个辖区,不算台湾省,已经达到了三亿五千万人。这是因为连续稳定的人口增长的结果。

为了表示民族平等,直接取消了人口登记的民族栏。

太原,张春没有跟着梁思成他们去考察古建筑,而是到了太原大学。

因为最早到新民的外国五小中的朱安妮,因为心脏病去世,她是太原大学的校长,年仅四十八岁。她的心脏病是先天性的,身体一直有些胖,长期在化工研究所工作,后来考虑她的身体状况,让她脱离了科研岗位。

朱安妮在太原大学时间不长,但是却是把太原大学从基础一点点拉起来的,威望很高。

朱安妮的丈夫也是最早的新民农学院的学生,叫孙艺。生有两个小子。一个二十一岁,还没有结婚,但是已经定亲了,未婚妻是一个从琉球到内地求学日本女孩子,中国名字孙秋。一个只有十二岁,在太原附中读书。

来吊唁的很多学生都是有些不同民族结合的孩子。

场面肃穆,他们都用标准的汉语在低声交流,没有人有感到别扭。反而是张春对这种现象有几分感叹。(未完待续。。)u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