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郑和的遗产(2 / 2)
虽然他对此早有准备,在船上准备了一些绿豆黑豆,还有不少硝石,天气非常热的时候,就用硝石和水制冰,给士兵煮绿豆汤,然后用冰镇了,再给士兵喝,以此来消暑,以免士兵大范围的中暑,从而失去战斗力,然后还配备了诸如草席和蒲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天气太热的话,晚上,宁夏兵就在甲板上集体打地铺入睡。
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宁夏兵不适应气候的问题已经凸显,身强体壮的将军尚且如此,一般的士兵就不用说了,所以萧如薰干脆命令他们脱掉上军装,赤膊光膀子呆在船上,时不时的用水冲身体,用以降温,然后多在外面待着,以期提早适应这里的气候。
到时候打起仗来只会更热更闷更难受,而且还没有冰镇的东西好喝。
不过今日情况特殊,面子还是需要的,衣服也要穿上,实在受不了了可以卷起袖子,看上去也颇有些气势,手上的武器一定要明亮,精神气一定要足,不能被人家看扁了。
萧如薰尤其详细的解释了军纪,派军法官到每一艘船上宣扬军纪,不得抢掠,不得骚扰,不得无故私自出营,不得大骂当地良民,有人送东西,没有长官的允许不能接受,看到想要的东西,必须要掏钱购买,如果有违反任何一条的,军法处置。
对于宁夏兵、南兵和广东水师,萧如薰有强大的约束力,对于广西狼兵,萧如薰的约束力则相对较低,不过以他的威名来震慑这些狼兵,还是能做到的,这些狼兵的军纪不如汉兵严明,但是他们尊敬强者,尊敬强大的将军,而萧如薰在他们眼里就是强大的将军,所以他们愿意服从命令,只要别缺了赏钱就可以。
一直到清朝之前,中华都是地地道道的礼仪之邦,国民精神面貌极其优秀,国民自信心强大,面对外夷非常自信,虽然有些高傲,但是因为礼数的周到,发自内心的谦恭,即使是高傲的举动,也不会被外国人认为是骄傲和瞧不起他们,这一点在很多流传至今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航海记述中都能看到,明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真的是非常的优秀。
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也是一样,除开那些每个国家都有的海盗之外,和平生活在东南亚藩属国之中的中国人都是当地的高素质群体,哪怕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失地农民,也都是谨守当地法度的,那些商人子弟也读过书,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华人群体和当地平民一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强大的军力,极富魅力的文化和国民的优秀素质,构筑了藩属国对大明的敬仰和向往,而这一点,绝对不能被某些不守军纪的兵油子给坏掉,相比之民间的人来说,军队更能代表大明,而萧如薰更能算得上是大明的象征。
所以萧如薰定下极其严苛的军法军纪,一旦有人不遵守立刻就处置,不能让大明的声望被毁掉,这是一笔无形的巨大的财富,郑和留下来的这笔遗产一直到现在还能为萧如薰所用,大军一出整个东南亚闻风而动,一边倒的支持大明,这就是郑和留下来的遗产之一,而萧如薰也要接下这笔遗产,并且将之发扬光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