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2 / 2)
对于同样也遇上了这种问题的于孝天来说,这段时间他百忙之中,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能继续提高大炮的质量和成品率,在保证火炮威力的同时,想办法再降低一些大炮的重量,从根本上解决铸炮的废品率的问题。
(继续求月票!多谢已经投过月票的弟兄们的支持!寒风拜谢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炮升级2
后来思来想去了很长时候之后,突然间脑子里面不知道哪根筋动了一下,让他灵光一闪,想起了历史上美国人(他不记得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这个人应该叫做罗德曼)曾经发明了内模水冷技术,使得在铸炮的时候,炮管内壁冷却凝固的速度超过了外壁冷却的速度,使得内壁形成了一层更坚固的钢材,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坚固性,同时也又大幅提高了成品率,甚至使得废品率基本上归零。
其实内模水冷技术十分简单,就是在制作大炮炮管内模的时候,内模做成中空结构,有一个进水口,另外还有一个出水口,将冷水从进水口不停的注入,从出水口流出,使得炮管内模可以迅速的降温,吸收铸件内部的热量,使得贴近内模的铸件表面更快凝固冷却,其实就是一种炮管自紧的工艺。
于是于孝天说干就干,立即招呼炮作的工匠改造火炮的内模,从新铸造中空的内模,改用水冷技术来铸造火炮。
如此一来,经过试验之后,新铸成的火炮质量更是比之以往的普通铁范铸炮法所铸成的大炮质量大为提高,进行破坏性试验的时候,采用新的内模水冷技术铸成的铁炮,所能承受的装药量,比起以前的大炮增加了近四成,这么一来,火炮在不增加重量的同时,却可以装填更多的发射药,使得炮弹获得更高的初速,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
但是火炮也不可能一味的增加火药的装填量,因为理论上火炮的最佳装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认为,火炮的装药量,最好是发射药充分燃烧之后,所产生的能量刚刚好把炮弹推出炮膛属于最佳。
如果装药量太多的话,火药还没有完全爆燃,炮弹就飞出了炮口,这么一来就浪费了火药,装得再多也不见得能增加多少初速和威力,但是装药太少的话,火药爆燃完成之后,炮弹还没有飞出炮口,就会使得炮弹和炮膛摩擦,产生阻力,降低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以及影响到火炮的精度。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已经走到了前面,他们在使用火炮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同时也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制作出了炮表,使得炮手只要看炮表,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打多远的目标,使用实心弹或者榴弹的时候,该装填多少火药,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炮击的精度更高一些。
但是作为发明火炮的中国人,却因为从来没有人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造炮的铸炮师也就是铁匠,各个都吝惜手艺,生怕别人学走了他们的手艺抢了他们的饭碗,故此相互之间从不交流,只是代代相传,以至于使得中国自从发明火炮之后,整体技术提高的非常缓慢,甚至于到明末的时候,中国自造的火炮连瞄准的东西都没有,全凭炮手经验进行估计瞄准,这大炮的精度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反过来作为学生的西方人,却在使用火炮期间,逐步的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技术规范,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铸成了远超过中国人铸造的火炮,反过来中国人还要去跟西方人学习铸炮的技术,从西方人手中购买大炮,请以前的学生来传授他们打炮的技术。
这种事情让不少中国人想起来都有点郁闷,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于孝天当然也是其中一员,如果不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本身了解了很多后世发明的铸炮技术的话,恐怕他也没法弄出来这么好的火炮。
新铸成的这种十二磅短炮,就是采用的新的内模水冷技术铸成,在保证了大炮身管的强度前提下,炮壁的厚度再次减少了一些,使得炮身重量得到了减重的效果,这种炮可以安装在两种炮架上,当安装在四轮炮架上的时候,便可以作为舰炮,放在船上使用,即便是以前只能装载六磅炮的轻型船只,现如今也可以装载新的十二磅短炮了,这么一来一旦大面积装备海狼的战船之后,海狼的船队火力更能提高一个等级。
如果装在两轮炮架上的话,这种炮总重只有不到三百公斤,也就是六百斤不到的样子,一匹马就能拉动,牵引着跟随战兵进行战场机动,使得战兵可以获得更强的攻击能力。
就算是在山地战之中,无法使用畜力牵引火炮,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拆开炮架,将炮管和炮架分解,用骡马驮载,在山地之中行动,是目前为止,海狼战兵可以获得的最强的火力。
就算是眼下海狼的严重缺乏畜力,短途不是非常艰难的地形上行军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完全采用代畜输卒的方式,依靠人力来牵引火炮跟随队伍行进,确保在普通情况下,战兵可以获得更有效的火力支援和火力压制以及攻坚的能力。
而眼下炮作新铸造的这种十二磅山地榴弹炮,无疑成为了一种超时代的产物,大大提高了海狼水师和战兵的火力强度。
这种短管十二磅榴弹炮试制成功之后,立即便开始取代六磅炮的生产,成为了海狼炮作近期生产的重点,短时间之内,便造出了几十门,装备到了水师和战兵之中,而水师自然而然也获得了其中大部分,分配到了一些船只上面,提高了战船的火力强度。
另外通过各种途径,海狼现在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硝石的供应问题,不但储备了大量的硝石、硫磺,淡水和南日岛的两个火药作坊近期也生产了不少的火药,加之海狼的火药作坊一直都在坚持生产粒装火药,使得海狼的火药质量,始终保持领先于同行以及官军不少,就算是西方国家的火药,也最多就能达到目前海狼生产的火药这种水平了。
所以海狼并不怕眼下官府掐断他们物资的供应,现如今经过一两年时间下来,南日岛上的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是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岛上民众和海狼部众们的自身需要,淡水和鸡笼目前尚未达到可以自产自足的程度,但是经过一年多的经营,那里现在粮食自给的能力也可以满足七成左右的需求,剩下三成需求,可以从陆上购买。
为此海狼近段时间,在稻子成熟之后,拿出了相当一批资金,从广东和福建一带,购入了几十万斤粮食,以至于近段时间把福建和广东一带的粮食价格都拉高了一些,现在海狼已经开始朝广西那边跑,在那边大批收购粮食了。
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孝天深知粮食对于海狼生存的重要性,一旦陆上遇上天灾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灾荒,到时候他提前储备下的这些粮食,就可以趁机吸引不少灾民,跟着他来台湾岛落脚谋生了,这可是爆人口的关键。
另外淡水和鸡笼两地,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开垦出来的土地还都是生地,加之台湾降水多,现在农田排水灌溉设施还不完备,很容易遭水灾,一旦遇上水灾的话,移民可能颗粒无收,他总不能说他不管,眼睁睁看着这些移民饿死吧,所以提前储备粮食,一应不时之需,这也是必须的。
所以虽然海狼收入越来越高,但是支出也越来越大,存再多的银子,都没有多存粮食和各种物资来的有效,故此理事堂的人对于孝天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很是不满,左手进右手出,以至于理事堂从来都没有存下多少银子。
要不是理事堂还要兼顾着储备足够给海狼部众开支的饷钱和赏钱的话,估计于孝天能把理事堂的钱库都给花光。
不过带来的好处也是明显的,海狼部众手中有充足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武器,使得他们日子过的很安心,不必为了吃了这顿没下顿担忧。
所以这一次对付官军的进剿行动,海狼部众特别是这些头目们,各个信心十足,甚至有点摩拳擦掌的意味,只待于孝天一声令下,就轮膀子大干一场了。
现在的南日水寨就位于忠门半岛莆禧所的南部海角位置,这里和湄洲岛隔海相望,相距不过只有数里远的距离。
这里也是兴化府的门户之地,北边就是平海湾,隶属于兴化府的平海卫,莆禧千户所和平海卫正好扼守住平海湾,紧邻南日水道,和南日岛隔海相望,相距也不过只有三十多里远。
近期因为福建巡抚要对南日岛用兵,在福建沿海一带大举钉封船只,禁止商船入海,所以使得平日里航运繁忙的南日水道变得冷清了许多。
而且因为官军开始进驻平海卫和莆禧所,战船也开始朝平海湾和兴化湾集结,使得兴化府一带的局势显得紧张了许多,就连一些渔民也被禁止出海,官府的说法是防止渔民通贼。
(月票月票!我要月票!呵呵!我自己都嫌自己罗嗦了!今天最后一次吆喝!)
第一章 南日水寨
现在的南日水寨就位于忠门半岛莆禧所的南部海角位置,这里和湄洲岛隔海相望,相距不过只有数里远的距离。
这里也是兴化府的门户之地,北边就是平海湾,隶属于兴化府的平海卫,莆禧千户所和平海卫正好扼守住平海湾,紧邻南日水道,和南日岛隔海相望,相距也不过只有三十多里远。
近期因为福建巡抚要对南日岛用兵,在福建沿海一带大举钉封船只,禁止商船入海,所以使得平日里航运繁忙的南日水道变得冷清了许多。
而且因为官军开始进驻平海卫和莆禧所,战船也开始朝平海湾和兴化湾集结,使得兴化府一带的局势显得紧张了许多,就连一些渔民也被禁止出海,官府的说法是防止渔民通贼。
在沿海一带的许多地方,官军开始派驻哨岗,监视海面上船只的情况,严防海狼船队在这个时候进袭兴化府沿岸。
但是这样的行动却给当地沿岸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这个时候官军的军纪已经相当败坏,加之官兵粮饷不足,又有就地就粮的习惯,大量的官兵抵达这一带之后,以各种名义开始向当地的村寨进行摊派,令这一带的各村各寨给他们提供酒食,算是劳军。
虽然这种事是由村寨之中族长或者保长以及有头有脸的士绅出面,但是实际上负担却基本上都被转嫁到了那些农户和穷人身上,这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惯例,越是有钱人,就越是出钱少。
另外还有官军要求各村寨在派粮的同时还要出人,给官军帮忙干活,出工的事情,自然而然大户人家是不会去的,又加派到了最穷的农户身上,以至于许多农户因此而彻底破产甚至家破人亡。
但是官府才不会管这些事情,兴化府当地的府县当官的现在也很紧张,因为南日岛就在他们的辖地之中,福建官府要对南日岛用兵,自然而然他们的负担最重,对此兴化府的当官们对此颇有腹诽。
毕竟海狼在占了南日岛之后,比起之前的鲨鱼帮对兴化府沿岸的袭扰和破坏要少了很多,这两年之中,兴化府地面上还算是相当平静,但是正因为这个朱钦相来了之后,却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先是惹得海狼前几个月大举袭岸,这才刚刚消停下来,接着巡抚大人便又要调兵遣将攻打南日岛。
结果搞得兴化府境内是鸡飞狗跳,而且还要承担相当一部分为官军的输粮以及军饷,使得兴化府的负担陡然加重了许多,这些钱从什么地方来?当官的肯定不可能自掏腰包,来满足军队的需要的,肯定还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