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太平盛世(1 / 2)

加入书签

冬季的酷寒让大半个中国都进入了慢动作镜头。而就是在一片的寒风酷寒中,大齐洪武二年走到了一年的尽头。

毫无置疑的,就在年末各部司各官署纷纷进入到忙碌的工作扫尾和年度总结之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活跃度也迎来了大爆发的一刻。

年节血拼么,这是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杨白劳过年都记得给喜儿扯跟红头绳呢,况乎是近来日子好过了许多的人呢。

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吝惜。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不仅是对自己家人一年辛苦最好的犒劳,也是告祭列祖列宗时候最幸福的例证。

虽说外面的形势是比较紧张的——没有人想因为家穷而被迁移到遥远不知所以然的朝鲜或是琉球去,这个事情的存在给不少带着‘贫穷’帽子的百姓心头压上了重担,却也更是刺激了年末的市井经济。

因为没人想因过年时候饭菜寒颤而被他人钉上‘贫困户’的帽子。

虽然带上这帽子的人家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得到官府的救济,乃至是一些慈善组织的钱粮照顾,往日里很多还算宽绰的人家,对之都是羡慕妒忌恨。

但现在,随着一家家贫困户痛哭流涕中被官府强制驱赶着送去了那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无数人心中就都只剩下“万幸”了。

我屮艸芔茻,这代价太大了!

但身处齐鲁之地,特别是济州这快陆齐王朝发家的老根据地,梁山泊周遭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却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只因为陆皇帝就是迁移益都的人,也不可能把鞭子抽到他们的身上。

与往年相比,很多人就觉得今年的日子是更好了。

这不仅是因为当地有很多人家在吃财政饭——就像后世赤色老根据地一样,保不准随便看到一个七老八十的人,就是离退休老干部呢。人家端的是国家的饭碗。

济州也是如此。

当年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加入梁山军的本地儿郎,如今固然是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晁盖、宋江、三阮、吴用等,却也真的出了一大批小官僚小军官。

也就是陆皇帝的崛起速度太快,王朝基业的栋梁们也多是早就成名的人物,这些人早早占据了上层的位置,实质上形成了一天花板,无形中便压制住了广大基层官兵的更进一步发展。

你不能否认,在冷兵器时代,在水浒为背景的大怂朝,武艺对于军兵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后世。

20世纪上半业的厮杀,枪炮无眼,可不会因为你武艺高强就饶过你一命。但是在现在这时代,武艺高强者,在哪里混都能从军伍中迅速展露出头角来。

将门子弟的传说不是没有由来的。

更因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税赋制度下,他们又多了一年时间的积累。当每年的收入大于一年的生活支出的时候,那一年一年过下去,日子自然就只会越见宽绰。

同样也是在济州,这里也不可能真的就无有一个穷苦百姓的,只是因为此地地位特殊,那迁移的镰刀且收割不到这儿。

年前的时候是济州官府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因为这儿官多,就需要事前统计好今年且都有几个重要角色和小鱼小虾们回家过年。本地官府都是要有所表示的,不是物质金钱,而是人情面络。

而最重要的是,作为陆谦的老根据地的济州,这里的军烈遗属最多。

每到过年的时候,对这些军烈遗属的慰问,都是济州官府,乃至陆齐朝廷的一大重事。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件‘大事’。只是济州这里覆盖面更广泛一些,在过年前半个月,先是官府,而后是慈善组织,就已经对环梁山泊四周的孤寡老人和军烈遗属进行了一次“送温暖”活动。给每家每户都送上两袋子米,两袋干货,一两罐油,几尺布料,外加被褥甚的——东西不算多,却可以保证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过好这个年。哪怕是真家无隔夜之粮的人家,何况那种赤贫之户在济州几乎不存在。

但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接下来才是重头戏。济州军烈遗属的工作和收入,孩子的成长和入学,老人的身体安康等等,这才是大戏里的重头戏。是要有详尽的统计报表,递交给上头的。

可惜说,陆皇帝对于军烈遗属那是尽了最大的心了。叫人流血又流泪的事儿,在财政富裕的陆齐朝廷是绝对不会有的。

但官府忙活那是官府的事儿,当官的再忙也不会有老百姓去心疼。话题再转回来,年节时候真正热闹的还是民间的市井市场。

想想中国的人口,天南地北那么多人一起爆发出强烈购买的欲望,那会是多么巨大的一股力量?就算是商人也知道要囤货,不管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年前年后这一个月的销售额度,比得上之前小半年的销售总额度也不稀奇。

老百姓么,能有甚大要求?手里有几个钱,这钱又能在市面上买到他们喜欢他们需要的东西,就感觉是太平盛世了。济州尤其如此,他们都已经太平年华好几年了。

何况现下陆齐国内局势太平,治安与税收的整治规范,叫各地商路畅通,就是造成一种感觉——想买什么都有!

随随便便的内陆一小县城中,天南地北的各类货物就都能买得到,且还会被特意的分门别类。

比如那纺织区,从棉纱、生丝到成衣;从土织布、粗麻布到棉布到高档丝绸;从针头线脑到纺纱机、织布机,统统都能买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