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敢动我的奶酪找死为书友纸天万赏加更(1 / 2)

加入书签

第一九四章敢动我的奶酪找死

相州城下,大队的唐军士兵从渡船上踏上岸边的路上,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相州城方向开进。一队一队的唐军士兵,斗志昂然。

不管是原来的历史上还是现在,李建成从来都不是不会领兵的将帅,而是极为难缠的对手。李建成似乎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但是李建成就像是属牛皮糖的,粘上了就甩不掉,不把对手撕咬得血肉模糊绝不罢休。

在成书于“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正史上,无论新旧唐书中,都几乎没有提到过李建成有什么功绩,在《资治通鉴》中简单的说了两句“建成纳计,乃克长安”、“魏征献言,乃平河北”,这几乎就是在正史上所能找到的所有的李建成的功绩:攻克长安和平定河北。但是翻看了一下成书于“玄武门事变”前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分为3卷。唐温大雅撰。温大雅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他随军撰成该书。)(本书不作评价)

历史是历史,无比争议的历史。至少在《唐朝战争史》中记载,从武德元年开始,直到贞观四年东突厥灭亡这十三年的时间中,几乎每年东突厥都会寇边,唯独李建成死后,东突厥顺利攻到长安城下,逼李世民签订城下之盟。

李建成率领东宫四率、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共四率四卫四十府二百个团,共六万余四,合计五万余民夫浩浩荡荡开沿黄河而下,进驻相州。

唐军将士们抵达城下后,开始有条不紊的安营扎寨。魏征抬头望着大燾旗下,一身甲胄的李建成,快步朝着李建成走去。

魏征走到李建成身边,身体微微前倾,对前面的李建成说道:“殿下,河北叛乱之事有蹊跷。”

李建成凝眉,微微偏头望着魏征道:“什么蹊跷。”

魏征道:“殿下可曾仔细思索过,刘十善最强的是什么?最弱的又是什么?”

李建成想了想道:“刘十善最大的依仗,不是突厥,而是河北世族的支持。如今天下十道,大唐已取其七,剩余的两个分别是河北、山东、江淮。这三者中,山东、江淮不足虑,真正威胁大唐的,是河北与江淮。河北的问题其实与江淮的问题一样,那就是朝廷,将当地世族和豪强,置于何地?是敌?还是友?”

魏征拿出一封信函。递到李建成手里道:“这是斥候截获的密信,刘十善写给杜伏威的,如今,河北世族,将杜伏威视为救星,就像当初洛阳世族,将窦建德视为救星一样。现在的局势与去年的洛阳之战不同,杜伏威已经归降大唐,但是,刘十善偏偏写了这么一封信!”

李建成若有所思起来道:“病急乱投医?”

“这不是最蹊跷的,最蹊跷的是!”魏征继续用没有起伏的声音道:“凌敬说河北世族手里,有截获的密旨,密旨要秦王,将河北世族,悉数灭族。”

李建成猛地转过脸来,死死地盯着魏征。

魏征轻轻点头道:“凌敬没有骗我的理由。”

李建成有点儿急道:“陛下何曾颁过这样的密旨?”

魏征摇摇头道:“我不知道。”

李建成道:“从来没有?”

魏征点头道:“所以说,河北之乱,另有隐情。”

此时,李建成这才恍然大悟。按说刘十善只是一个粗鄙的武夫,毫无人主之相,更没有夺取天下的可能,然而他与历史上刘黑闼一样,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恢复了窦建德时期的河北、山东三十九州之地。要说河北世族与山东世族没有投靠刘十善,这绝对说不过去。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河北世族与门阀简直就出了一个昏招。这点是李建成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听到这个密旨,李建成瞬间明白了。

怪不得河北世族与门阀全部与李唐站在了对立了,因为李渊下了“密旨”,正所谓兔死狐悲,河北世族与门阀逼上了绝路,他们不反才是怪事。

李建成冷着脸想了想,将腰间的玉佩摘下,递给魏征道:“拿着这个玉佩,你可以随时调动东宫内外人员资材,尽快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谁若能献出密旨,玄成可自行决断恩赏条件。”

魏征接过玉佩,在手里颠了颠,笑着冲李建成一稽后,大步离去。

远处的韦挺看见李建成与魏征对话的一幕,若有所思。

……

太原并州总管府的大堂里,李世民醉眼惺忪地踞坐在胡床上,周围全是空的酒坛。李世民的心情非常不好受,百般心血,百般布置,不曾想全部便宜了李建成。

李世民不甘心,不服气,可是大局已定,他也无奈奈何。

李世民想要喝醉,奈何他越喝越清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程知节的声音:“老雷,让开,俺要见秦王殿下!”

雷永吉苦笑道:“程将军,别让我为难!”

程知节冷着脸喝道:“老雷,给我让开!”

雷永吉自然是寸步不让。如今李世民早已下令,如果他敢放程知节进去,李世民事后肯定饶不了他。

程知节上前拎起雷永吉道:“让开,否则吃苦头的还是你!”

雷永吉是聪明,看着程知节动了真怒,急忙闪开。

程知节冲进大堂,望着醉眼朦胧的李世民道:“是男人不是?不许再喝了!”

程知节试图夺下李世民手中的酒坛。

李世民含混的大骂道:“滚蛋!”

程知节被李世民恶狠狠的踹出大堂外。

看着滚出来的程知节

一众将领围在大堂外面,茫然无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