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能做官和会做官(1 / 2)
彭元量打量了一番张正书,把张正书看得心里发毛了。“这个老屁股,该不会好男风吧?”很多太监因为身体残疾而导致心理变态,在史书上已经记载不少了。张正书可不敢担保,这个彭元量不是这样的死太监。
“彭内官,有事您说……”
张正书挤出一个笑容来,这人是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得,最关键的是,他丫的还是赵煦身边的人。万一他在赵煦耳边说点张正书的坏话,扇一扇耳边风,那张正书就难受了。
“咱家是想不到,你这小官人居然有这么大本事。”
彭元量的话,让张正书如坠云里雾里,更加心惊胆跳了。
好在,张正书知道一件事“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要是不打自招的话,下场会更加难看。“彭内官,草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装傻充愣是必要的,这样或许还能挣扎出一点机会来。
“官家有口谕在此。”
彭元量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了当地说道:“石炭作坊一事,朕给你办妥了。接下来,你要是让朕失望的话,朕决不轻饶!要是做得好,朕考虑考虑,给你点好处。”
这个口谕,很是尴尬。
张正书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大宋皇帝,口谕居然这么口语化,什么还威逼利诱一个平头百姓。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蜂窝煤作坊一事,居然成了?!卧槽,赵煦什么时候对朝局的把控能力这么强了?这可是对禁军动刀啊,那些文人士大夫就没据理力争一番,认为这是“祖制不可违”?
看着张正书目瞪口呆的模样,彭元量很是解气。
其实彭元量比赵煦知道的事情多了去,其中就包括民间对赵煦的风评。非议皇帝,本来是死罪来的。但宋朝嘛,连大臣都能怼着皇帝鼻子骂了,民间的流言蜚语好像也不值得大动刀戈,那样的话,赵煦的风评会更差的。民间都认为,这个年轻的皇帝有冲劲,是不错。但一意孤行,而且“穷兵黩武”,不是能成大事的皇帝。
如今,看到张正书跌碎一地眼睛的模样,彭元量觉得十分解气。
不是赵煦办事不牢靠,是天下人对他误解太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