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曹化淳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李国栋却不同意苏观生的走海路南下的提议:“走海路并不安全,万一遇上什么风浪怎么办?现在已经起东南风了,风向不对,船队航行慢,让陛下在海上多受颠簸之苦?另外,到了登州,还得走很长时间的陆路才能抵达运河,这不是让陛下在路上折腾吗?最重要的一点,贼人可能很快就要到了天津了,现在走也来不及了。按照本伯建议,还是让陛下在天津卫暂时逗留一段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其实李国栋不同意崇祯走海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故意拖延时间,让南京那边扶植福王上位,再把崇祯接到南京,这样就可以借着福王谋反一事铲除一大批文官勋贵,让朝廷再干净一点。

“天津卫区区一小城,闯贼十数万大军,又如何能守得住?”曹友义问道。

“有我在,还怕守不住?”李国栋自信的笑道。

目前李国栋手中有骑兵六千余人,张书恒的锦衣卫两千人,王承恩的武装太监两百,吴襄家丁两百,苏观生的天津水师三千人,扣除了一千人留在海河上操船之外,尚有两千水师,这样城内守军共有一万余人,再加上招募一批民壮,城内守军兵力怎么说达到一万五不成问题。

一万五千人守城,只要粮草弹药充足,让李国栋来守,守上一个一年半载的都不成问题。

天津城本身就易守难攻,海河是天然的护城河,这座城市原本是一座卫城,分为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城池坚固,哪怕闯军一百万都来了,也无法攻下有一万多人驻守的天津卫。

“启禀陛下,张(书恒)都使、吴(襄)总兵和王公公都回来了。”外面有人来报。

崇祯道:“快让他们进来吧。”

“启禀陛下,曹公公也来了。”又有人进来禀报。

“曹大伴来了?”崇祯激动得站了起来。他嘴里的曹大伴,就是曹化淳。

曹化淳年龄比崇祯大了二十二岁,自幼就入宫了,成为王安的亲信。后来陪伴信王朱由检,王承恩还是曹化淳带进来的,如果说王承恩和信王一起长大的话,那么曹化淳就是看着信王长大的。

史书上说什么曹化淳打开城门,放闯军进城,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曹化淳看着崇祯长大,怎么可能做出背叛崇祯的事情?更何况,闯贼入京的时候,曹化淳根本不在北京,早已告老还乡回到天津王庆坨老家已有六年了。所以说曹化淳打开城门放闯贼入城,完全是文官黑他,这更证明了读书人的无耻。

家在天津王庆坨军堡的曹化淳听说了京城被贼军攻破的消息,又听说崇祯自尽的消息,连忙准备离开老家赶往京城,想要安排一下崇祯的后世。但他还未启程,又听说有一队车队往天津卫方向赶去,后有贼军紧追不舍,贼军追赶的时候还大叫“昏君休走”,曹化淳猜到可能是崇祯被人救出,于是迅速组织了家乡的两千青壮,马不停蹄的赶往天津。

路上,曹化淳遇上了张书恒一行人,于是跟在后面。当他看到王承恩的时候,心中一喜:“皇爷果然脱离虎口了!”

一行人进入天津城内,到了天津巡抚衙门外,只见巡抚衙门已经挂出了天子仪仗。曹化淳那耐不住心中激动,大步走了进去。

“曹大伴!”崇祯不顾众人的阻拦,放下面子,亲自走出来迎接曹化淳。

“皇爷!”曹化淳看到崇祯果然还活着,一下跪在地上,抱住崇祯的双脚嚎啕大哭,“皇爷,奴婢还以为您落入贼手了,没想到奴婢这辈子还能再见到皇爷。”

“张爱卿,快来见曹大伴!”崇祯拉过了张书恒,向曹化淳介绍道,“此乃忠心救驾之张卿,锦衣卫指挥使张书恒也,若非此人,朕早从祖宗去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