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博弈(2 / 2)

加入书签

地方上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秦始皇想单纯靠律令改变维系了几百年的准则和风俗,势必流于表面。

所以相比于秦始皇,黑夫更倾向于,只将行政命令和律令作为后盾和威吓,而用文化手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顺从人性,通过考试和教育,给六国士人一个思想的导向,来引导人们对朝廷产生向心力。

这就是所谓的“禁之便”与“民之所从”两种不同的政策。

虽然在这个过程里,黑夫不得不对地方下放部分权力。

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是永远持续的,但秦始皇帝时,皇权在关东下县了么?

很可惜并没有。

始皇帝最初试图迁徙六国王室,但地方豪贵大族立刻接手地方。

始皇帝又继续迁徙,使十二万户入关西,想打破地方的关系网,但旋即地方上又有轻侠接手。

秦始皇开始收紧律法,屠戮轻侠,但地方上又有混入体制的小贵族士人接手——原本的历史上,如萧何、曹参、刘季这批秦吏,最后都靠着控制的地方权力,反了秦。

这下没辙了。

要不,将地方士人也统统干掉吧!

派出军队去,按照官府里,当地官员的名单,挨家挨户的杀如何?

但就算不把整个关东逼反,真顺利干掉了整个士人阶级,中央又面临新的问题:靠谁来治理地方?

靠不会说当地方言,两眼一抹黑的空降官吏?

靠一群不识字的农夫?

还是发动奴隶翻身做主?

显然是不靠谱的,所以,原本在关西好好的秦政,在关东各地,基本上都撞了一个满头包,秦吏们遇到的,不是可以消灭的敌国政权,而是柔软如水,牢牢扎根,杀不尽屠不灭的地方势力。

无法消灭,只能合作。

无便捷信息传递方式,这一切都阻碍了中央与基层的往来,哪怕秦始皇帝狂修驰道,依然在关东进而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现象。

户籍管理、兵役征发、风俗教化、税收征集、乡里治安等等一系列职能,统统得假其手进行,若无他们,地方就两个字:

“瘫痪!”

朝廷倒是想彻底控制地方,但关东太过广袤,人口又众,就算抽空咸阳学室的弟子去做官,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一旦地方上的“秦吏”们也反了秦,关东才会瞬间崩溃,几个空降过去的县长吏,哪顶得住啊。

那十多年秦政在关东的困顿,黑夫是看在眼里,也试图寻找解决方案的。

他最终发现,此事没办法一蹴而就,只能靠温水煮青蛙。

“先齐政。”

靠起码一代人的向心力,让天下人对这个统一国家产生认同。

“再修教。”

通过树立跻身的阶梯,用官位做诱饵,引诱士人学习秦字、雅言,还有朝廷刊发的史、礼等书,实现洗脑的目的——你以为科举考试,只是为了选拔人才?

将源源不断加入体制的地方士人进行统一的教育,让他们变成“秦吏”,再分配到异地为官,一点点帮中央在与地方的博弈里,占据上风。

只有这样,才能一点点,在广袤的关东,实现皇权下县!

“我今年才三十七。”

“愿以二十年,一代人的时间,来做成这件事!”

但首先,他要结束战争!

黑夫依然要将项籍列为祸乱天下之罪魁祸首,使韩人、魏人恨之,对那些坚持与项籍顽抗到底的楚兵,也将灾战争里,彻底将他们歼灭,不留后患!

但对于那些对新政权心存幻想的楚人,黑夫则要改变一下策略.

“项氏暴虐于百姓,以屠城为乐,奸轨于天下,使中原板荡,无罪之人肝脑涂地,今余将行天之罚!”

就像当年周武王宣扬的,他们是为了代天惩罚暴虐的纣王,而不是为了屠戮殷人。

黑夫也承诺,这场战争,并非绝灭楚人之战,只是消灭暴徒之役。

“将彼辈,从项贼的裹挟奴役下……”

黑夫说出了那两个字:

“解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