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6章(第1 / 2页)

乔正泰当然对老科勒也比较看重:无论穿越众手里有多少船舶的详细资料,最终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一块船板,一根铁钉开始,一点点积累经验,学习,改进。而曾经在17世纪全球最繁华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干过十年船工的老科勒,无疑是台江船厂成立初期的骨干人物。

除老科勒以外,其余明人船工里倒是没有什么大匠,只有几个小工,能单独扛起一艘中式沙船工程的人物没有。好在船厂只是初建,未来有足够时间搜罗工匠,培训新人。

当前最重要的工程是码头,接下来会有一两个小型船坞,至于造船,小艇是唯一选择。两三个人就能操作的小艇,连船坞都不用,沙滩上直接开整……定个小目标,造它三五十艘练个手先。

乔正泰这种按部就班的规划,急坏了成天想开战列舰出去兜一圈的海军众。这帮自封的船厂监理最近没事就跑来晃悠,指手画脚不厌其烦,以穆龙城为首的装逼党人,还频频要和乔正泰探讨巨型舰炮战列舰的必要性……

穿越众的船厂,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开始孵化的:滑溜的滩涂上大部分人在挖沙子建码头,少部分人在一个黄毛的怒吼下,笨拙的给新舢板搭建围架……

看着眼前忙乱的景象,乔正泰不禁摇摇头——任重道远啊,哪怕自己准备了n种适合穿越势力的高大上船型,现在看看这些连围架都搭不顺溜的船工……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实在令人沮丧。

……

总得来说,眼下大员附近新开张的几处工地,除了土建还是土建,挖泥挖土挖沙子,没什么技术含量。

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窑区新进口的电炉了。

作为1628年开年重头戏的电炉系统,仅是前期的设备配件,就用完了整个2月份的5箱进口配额,这之后一不小心又追加了一箱耗材……

尽管炼钢是压倒一切的boss级项目,然而如此高的进口额度,大办公室也是硬着头皮做出的决定,这使得电炉系统毫无疑问成为穿越众有史以来进口量第一的项目,这无疑让某些一直等配额的人痛彻心扉。

第139节 电炉

咬着牙硬上电炉项目,穿越众也是迫不得已。

原因很简单:没有煤。

没有煤,就没有焦炭,就用不了平炉转炉这些设备。

台北有煤,但是那块地一年200天都在下雨,要在17世纪的台北丛林里开荒挖煤……准备死多少人开路填坑?何况先要赶走西班牙人,造出运输船队,开分基地……

台北的煤矿根本不用考虑,哪怕从广东和越南搞煤,也远比看上去很近的台北靠谱。但是眼下某势力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南下:厦门郑芝龙以及周边的海盗,澳门葡萄牙人以及周边的海盗,这些多如牛毛的敌对势力卡住了穿越众南下的通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