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现在卢八娘最受不了的就是有人提到淮北王的身后事,柳真得到淮北王的托付后与王妃商量,“我是不是现在就赶回大青山?”按照这时的惯例,司马十七郎早就为自己选定了墓地,就在大青山里,只是选址后并没有动工。
“王爷不会有事的!”卢八娘尖着嗓子叫道,然后她感到周围的几道目光后平静了一会儿,知道自己应该答应。柳真去修墓是十七郎对自己的保护,淮北兵权最大的五位将军柳真、桃花爹、陈勇、徐达、尚颉中柳真资格最老军功最高,但也只有他不是自己嫡系的,修墓正需要上缴兵权,“好,你去吧,我让青州那边给你拨所需劳工钱粮,你领的仁字军先交给田涵。”
打发走柳真,邸荣又过来了,“王妃,王爷这么多天没有出帐,肯定有人已经怀疑了。世子已经到了军营的消息是不是应该传出去了,再有一些事情也要提前准备准备。”
“你先写个章程来我看。”卢八娘这次要好得多,冷冷地用一句话把他打发了,然后她突然想到,在很多年以前,她在准备成亲时想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即将到来的局面,成为太妃,以世子之母的身份,站到权力的最高处,一言九鼎,荣华富贵。
可是她现在不想要她过去追求的了,尽管十七郎不是那么完美的丈夫,他曾让她非常伤心,也曾让她非常失望,就是将来满脑子封建思想的他也不可能让她处处满意。但是,卢八娘还是肯定,她宁愿做淮北王妃而不愿做太妃。
“王妃,皇上的使臣还在等待……”司马十郎提醒她。
“再等一等,我要好好想想。”
皇帝的旨意是令淮北王从益州全面撤军,收到圣旨时十七郎还没有发病,他当时没有及时答复,肯定也是在衡权,卢八娘也觉得非常难以取舍。
眼下徐达控制着整个益州,没有淮北王的命令他不会退出,而益州当地的豪强和氐族的新首领也心向淮北。
是不是把益州全部吞下呢?如果是过去的卢八娘,她可能会拒绝朝廷的旨意,令徐达守住益州,将益州并入淮北,这也是淮北将士们的愿望。但现在的她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反倒越发的犹豫起来,虽然朝廷发兵,徐达也足可以抵挡,更何况朝廷经历了京城被围很难再派兵了,但保住益州不只是武力的问题。
就如司马十七郎心中有大义一样,益州大部分的百姓生来就是朝廷的臣民,他们心向着立国百年余的朝廷是很自然的事。还有这次京城保卫战打得非常漂亮,又说明了朝廷并不似自己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
所谓的“气数未尽”就是指朝廷如今的状况吧,说到底就是人心向背,毕竟是汉人正朔,江南江北百姓归附,胡人几番南下亦未能渡过淮河。客观地看如今淮北的大好形势也不可能完全与朝廷撇清关系。
如果因为益州导致天下人的不满,淮北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卢八娘先给徐进写了一封信,让他按兵不动,先保证益州平稳,如此重要的事情她要深思再深思。
作者有话要说:霸王票明细又打不开了,时间紧急,还是先发文吧!
看了大家的评论,觉得好有爱,放心,十七会没事的!
第189章 狼子心陶刺史发难 危急中淮
淮北王的情况越加不好了,除了有要事,卢八娘差不多所有的时间都在他的身边。她帮着司马十七郎换药、喂饭、擦身,又不停地与他说着话,“今天柳真去大青山了,我本不想让他去的,墓地的事根本就不急,因为我相信你不会离开我们。但我又一想,既然是你吩咐的,就让他先过去吧,等你好了再把他叫回来就行了。”
见司马十七郎的嘴边漾出一口汤水,卢八娘拿帕子替他擦了,“要好好吃,只有多吃伤才能好得快。”
可是下一口汤也漾了出来,坐一旁的安老先生脸色变了,“怎么,喂不进去了吗?”昨天晚上老先生还安慰大家说王爷的病情虽然没有好转,但是他一直能进食总归是好现象,现在连这一点都要保持不住了吗?
卢八娘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司马十七郎牙关紧咬,什么也喂不进去了,老先生神色暗淡地叹了一口气,对进来取药的弟子说:“药不必再熬了。”
在一旁打下手的平安抽泣起来,手中的碗也打翻了,汤水撒了他和卢八娘一身。
卢八娘似乎没有感觉到,她也没有再流泪,其实这几天她已经很少哭了,她比谁都懂得,哭确实是没有用的。沉思了一会儿,她突然间推了一下还在哭着的平安,“赶紧去水边采空心的芦苇!”
平安怔了一下,“芦苇?”然后他见卢八娘对他点了点头,虽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采芦苇,他还是马上跑去了,一会儿的功夫拿回来一大把芦苇。
卢八娘将芦苇的杆取下来,拿布巾垫着撬开司马十七郎的紧闭着的牙,将芦苇送入他的喉中,将药汁、参汤一点点地灌进去,“老先生,继续开药熬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