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决堤(2 / 2)

加入书签

他暂时也没有事情做,便耐着性子跟曹霸讲解浮山堰是怎么回事。

浮山堰的建造要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当时的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了从北魏手里夺下战略要地寿阳(寿春),派人在寿阳下游临淮县境内的浮山筑拦河大坝,意图堵塞淮河,使淮河水倒灌寿阳城,迫使魏军撤出淮河南岸。

当时南梁军征用军民二十万人,南起浮山北抵潼河山,从两端填筑土方,历时两年建成。

浮山堰建成之初,对魏军的威胁确实是极大,蓄水不久,寿阳城就被大水围困,迫使魏军弃城退入北面的八公山,上游数百里内更是一片汪洋,但很可惜浮山堰仅存在四个月,就被大小冲毁。

最终的结果并没能对魏军造成致命的威胁,反倒使当时的南梁军控制区域,受到大水溃冲之灾,军民死伤无数。

“浮山堰不是没成吗?”曹霸说道。

“浮山堰未成,但不意味着梁师雄在荥阳图谋不成,一切还是要具体的水文资料,这也是要你们这些高级将官到军学院受训的关键原因。”温博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们还不是开始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需要侯爷提醒?”曹霸嘀咕道。

温博差点被这憨货气死掉,却又无法反驳他这浑话。

“侯爷召集我们去寿春,是不是要准备出兵,联合梁军进攻荥阳?”曹霸想要有仗可打,骨髓子里都透着酥麻,比弄娘们都爽利。

“不大可能。”温博摇了摇头,说道。

虽然韩谦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没有办法对后续的影响都推敲明白,但温博自有他的判断。

梁师雄并非弱将,再多的兵力,也很难在禹河水势大涨之前产荥阳城攻下,更何况整件事又极可能是蒙兀人与魏州叛军联手为之,那填多少兵马进去,都有可能会受到重挫。

温博也不跟薛川他解释太多,黑着脸要他们先认真思量这事对梁国西南部及淮西北部可能会有直接影响。

地理、算学、工造等科目是中高级武官进入军学院培训必修,薛川、温渊二人学得颇为认真。

在温博点破禹河积淤严重,河床有悬出南岸平地的可能之后,后续的影响也能进行相应的推演。

禹河(黄河)一旦彻底往南改道,鸿沟、沙颍河沿岸地区受灾会有多严重,这个并不难想象,但除了中原战局将变得更恶劣以及更混乱外,淮西也将不避免的会受到直接的深远影响。

这主要也是受颍河口位于寿春以西的地理位置所决定。

寿春北部的硖石口都不到七十丈宽,这种极特殊的地形,在夏秋雨季时已严重影响到淮河上游来水的倾泄,十年里却有七八年会在硖石口以西的淮河两岸形成大片的滞洪区。

过去十多年间,徐明珍任寿州节度使时,在八公里及寿春城以西的淮河南岸组织军民修造大堤,差不多将滞洪区都限制在北岸的颍州境内。

倘若禹河夺贾鲁河、沙颍河改道在夏季之前成为事实,这意味着硖石口上游,在容纳禹河来水后,水势规模将扩大三到五倍。

这已经不是北岸滞洪区会扩大多少的问题,同时还直接涉及到南岸的大堤能不能承受住这么大水势的冲击。

一旦南岸大堤没能撑住,这意味着寿州境内在这个夏季也会变成一片汪洋。

有提前防备,人马的损失会极有限,但寿州境内的安置计划、五六十万亩耕地被淹没,年后就计划要在龙池山着手实施的堰湖工程、北淝水河疏浚工事以及后续将寿春打造为淮西北部重镇的一系列事宜都会随之被耽误下来,钱粮上的损失将极其的惨重,都有可能打断棠邑现有的建设及发展节奏。

也许淮西的损失还是有限的,禹河改道对河淮梁军目前的控制区域影响更为严重、惨烈,从而牵涉到河淮局势往更复杂、更混乱的方向转变,甚至梁帝朱裕没能在许汝等地撑住,至使蒙兀骑兵饮马淮河北岸,对淮西及中原战局的负面影响,则更将令人害怕。

温博集结一部分侍卫武官从历阳骑马出发,年初七午前赶到寿春城。

沙颍河目前乃是河淮梁军的生命线,棠邑增援河淮梁军的物资以及旱情严重的许汝颍陈等州,主要粮田都分布于沙颍河两岸,梁国工部侍郎周道元年底就到颍州视察颍水河务,在接到郭端铎从寿春送出的消息时,周道元他还没有离开颍州。

接到消息后,周道元一边派人快马驰往新郑禀报梁帝朱裕,他本人则直接赶到寿春,来与韩谦见面。

梁帝朱裕极重视禹河水道的治理,登基之后,便专门在工部设立河务司,也很巧,河朔惊变之前,梁国工部刚刚组织人手,对禹河中上游的河道水文情况进行勘测,因而有韩谦所急需的最新数据。

荥阳河段,由于地势特殊,水情极为复杂,河道积淤情况有轻有重,周道元作为梁帝最为器重的工部大臣,他都不需要从汴京调资料,就对各种数据也都了熟于心。

在棠邑传来消息之前,梁帝朱裕也刚好派人过来,要召他赶回新郑,便是要他评估荥阳掘堤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叛军选择的掘堤口,确实是积淤最严重的河段,河床即便没有悬出地面,也差不了几许。

而倘若如韩谦所料,这一切是梁师雄与蒙兀人精密计算的谋略,只需要征用三四万军民,在稍下游位置相对容易的筑一道拦水土堰,就极可能成功迫使禹河之水从贾鲁河、沙颍河南下夺淮入海……

确认这一信息后,韩谦便下令将第二镇军主要兵马往寿春集结,下令右神武军归家省新的兵卒,都到寿春集结编训,同时还对濠巢寿霍四州颁布军令各征募青壮民夫一万人集结寿春。

数日后,梁帝朱裕从新郑传来消息,确认蒙兀人在魏州叛军掘堤处下游的赵塘堤南北两岸各增设一座大营。

武陟县境内的赵塘堤,位于贾鲁河接禹河大闸的西侧,河床积淤更为严重,也是在决堤口下游修筑拦河大坝的绝佳地点。

目前禹河还冰封着,差不多还有一个半月左右的冰封期,冰层之下的流水也是极浅,虽然暂时看不到魏州叛军与蒙兀人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但整个计划既然确定是魏州叛军与蒙兀人联手进行,他们这时候仓促发兵强攻荥阳城也不现实,往最坏处预测局势的发展怎么都不为过。

照梁帝朱裕的要求,韩谦即刻从寿春发出十二万石糙米、三千石盐、三万担精铁以及五千具铠甲、两千具精钢大弩、两百具床子弩及一万捆铁箭等物资,提前赶在河淮回暖冰融之前,由河淮梁军控制的州县组织人手走陆路运往许州,为免以后大水冲泄下来,运力会跟不上。

元月二十日,寿州除了第二镇军一万精锐、水军两千将卒、侍卫骑兵一千人马在寿春完成集结外,新编右神武军放了近半年省亲团圆假的一万两千将卒,以及从外围州征调四万青壮民夫以及从霍邱、寿春、凤台三县征调的两万青壮男丁,都以难以想象的高效率,在寿州完成集结。

韩谦元月二十一日就签署军令,正式在棠邑制置府在第一、第二、第三镇军及棠邑水军、侍卫骑兵都之外,新增第四镇军,任命温博为都指挥使、谭育良为副都指挥使。

第四镇军组建之日,诸将卒并没有第一时间发放兵甲战械,而是直接发放大量的铁锹、挑担,临时征募的六万青壮民夫也都暂时编入第四镇军。

第四镇军当前的任务,第一就是抢在五月之前,极尽能力对八公山以西的淮河南岸大堤进行加固。

季希尧及工师院专门研究水利河务的工官、工师,在之前半个月时间内,对寿春城周边的地形地势进行新的紧急绘测。

在得到第一手的数据之后,韩谦决定将北淝水河下游、位于寿春城以东的瓦埠荡及外围总面积达三四千平方里的地势浅洼区域划为特定的蓄洪区,将这个区域里不多的民户人丁都迁出来安置。

不过,滞洪区在寿春城的西侧,今年可能往西延伸到霍邱境内,但瓦埠荡却在寿春城的东侧,在这两个区域间开挖一条深三四米深、宽二三百米、长达五十里的行洪大河,根本不可能是五六万民夫能在三四个月内所完成的任务。

那就只能在寿春城西大堤与瓦埠荡之间,划出一条相对开阔、地势较低的行洪带来。

目前要做的,除了要在行洪带的两侧修造浅堤,保护后方的灌溉区及寿春城,更主要的还是要将行洪带上、不利洪水快速泄走的地形障碍都挖通。

这样就能保证一旦寿春、霍邱之间形成大面积的滞洪,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通过行洪带将洪水导往瓦埠荡,从而达到大幅减轻对农耕的影响。

龙池山堰湖也需要照原计划进行修造,但会在龙池山堰湖与北淝水河之间需要紧急新开挖一条渠道,以便能在雨季来临之前,将龙池山一带的溪水导往北淝水河,消除从侧后冲击南岸大堤的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