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青铜禁(1 / 2)

加入书签

正因为现场的许多客人对这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有顾虑,再加上黑市的东西一贯都真真假假,因此,等拍卖师宣布开始竞拍时,回应者寥寥无几,最后被楚琛很轻松的以八万的价格拍了下来。

楚琛去刷卡付钱领回了拍品,等他坐回原位,乔庆泰就有些担忧的说道:“小楚,我承认这件东西看起来确实挺像是真品的,但你应该也知道,明早期官窑落选瓷器可是鲜有流散到民间的。”

乔庆泰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瓷都明清官窑,由官府出资并派员主持烧造,产品主要供给皇帝和皇室享用,或作皇家宗庙祭器以及皇帝的赏赐品,对质量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今天所见传世官窑瓷普遍质精艺重完美无瑕。可是在这些精美传世品的背后,却是以大量残次品作为代价的。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明代官窑的上等进御瓷比例往往是“十中选一”,甚至“百不得一”。

落选瓷器除质量优劣不同外,其装饰方法和装饰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而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有双角五爪龙纹黄彩釉以及书帝王年号款的瓷器,只供皇帝和皇室使用,严禁流散民间。

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明代前期。大约自洪武至嘉靖年间,瓷都御器厂落选瓷器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就地敲碎掩埋。不准出御厂大门。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完成朝廷烧选任务后多余的“全美之器”,因不准流入民间而被敲碎。

这一点。在当代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已经被证实了。

由此可以推断,明代前期官窑瓷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流行,且由于明前期实行严格的匠籍制,官窑样式也不大可能在民窑中仿造。

所以流传至今的这个时期的官窑瓷,除史载洪武初年出口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和永乐宣德为郑和下西洋而生产的具有西域风格的青花瓷以及皇帝的赏赐用瓷外,现在社会上所见大多是宫中流散出来的入选进御瓷。

而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显然不可能在这些瓷器之中。

其实,如果楚琛购买之前。鉴定所用的时间能够多一些,乔庆泰到不觉得担心,但除了刚才的鉴定时间不过两三分钟之外,还不准用放大镜等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乔庆泰就不禁担心楚琛会不会看错了。

楚琛边把装有大盘的盒子打开,边笑着说道:“明代早期确实很少有落选的瓷器流散到民间,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以对此管理最严厉的明代正统时期为例,据《明史》记载。正统初御器厂曾一度停烧,正统三年出榜‘禁烧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

“由此不难推断。正统三年以前官窑停烧期间,一定有不少人私造前朝宣德窑青花作为商品出售,而宣德官窑青花样式必然有部分从御厂中流散出来。如果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也就没有必要无的放矢地下这么一条禁令了。”

“而且,自古以来。为了金钱挺而险的人可不少,因此。明早期的落选瓷器流散到民间也是存在的,这在以往并不是没有发现。”

乔庆泰听了楚琛所言,点头表示认可,但因为鉴定时间的关系,他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担心。

楚琛也明白乔庆泰的想法,他一边用放大镜观察着瓷器,一边笑道:“乔老,其实我对于宣德青花瓷还是有些心得的,之前虽然观察的时间短,但我认为真品的可能性至少在八成以上,现在嘛,我完全可以肯定这是件真品。”

“哦!”

乔庆泰闻言兴趣大增,等楚琛把东西放回去之后,他连忙仔细观察起来,过了将近十多分钟,他长舒一口气,把东西放回盒中,笑着说道:“小楚,行啊,被你捡了漏了,所以说,知识就是金钱啊!”

楚琛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谦虚的表示过奖了。

别看这是一件次品,其实价值并不比完美品便宜多少,而且在某些人眼里价值可能会更高。

这一是因为这只青花大盘除了那只龙爪画错了之外,其它方面都可谓是宫廷艺术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宣德次品瓷器流散到民间寥寥无几,有道是物以稀为贵,凭这两点,这件青花大盘的价值就低不了。

不过,对楚琛来说,他关心的只是这件东西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于市场价值则因为没有转让的打算,他并不怎么在意。

东西一件一件出现,期间,楚琛和乔庆泰也都竞拍到了几件他们中意的拍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