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一打五(1 / 2)

加入书签

“沈国公……”

金成俊仰头,泪水涟涟。

“你在懊悔!”沈安摇头道:“这不好。若是没有某,你此刻已经成了丧家之犬,被杨朝赶尽杀绝,所以,你该感谢某。而某要的不多。”

沈安低下头,微笑道:“十息……”

他笑的很是亲切,让金成俊想起了汴梁的气氛。

“我说……”

“大王不担心辽人。”

苏轼在记录。

“他当然不担心辽人。”沈安冷笑道:“辽人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冲着高丽出兵?耶律洪基前脚出兵,大宋就会后脚进攻,他不傻。”

“是,大王主要是想看看。”金成俊低下头,浑身发软。

“和某分析的一样。”沈安有些失望,“你的价值就是这些吗?”

金成俊听到了些不祥之意,就抱住沈安的大腿,“沈国公饶命。”

这里是驿馆,为了安全,他的声音压得很低。

可这样却显得格外的痛苦。

“把王徽和重臣们的秉性写下来。”

沈安打个哈欠,“半个时辰。”

金成俊奋笔疾书,苏轼在边上观察。

稍后写完了,沈安看了一眼,说道:“如此你就是大宋的人了。”

这一刻金成俊竟然倍感骄傲。

这种情绪来的莫名其妙,让他有些茫然。

随后他悄然出了驿馆。

苏轼整理了一下金成俊的交代,说道:“安北,金成俊成为大宋的人,以后高丽的事再想瞒过咱们可不容易。”

沈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此人一旦得了王徽的信重,以后就会参与到那些机密事中,等大宋和辽人开战时,大宋就能掌握高丽人的动向,如此就立于不败之地……”

苏轼越想越兴奋,“若是消息传回汴梁,官家和相公们定然会不胜欢喜……”

“郎君,李鹤的人来了,约了您在外面见面。”

黄春来了,身后还带着两个乡兵,看着杀气腾腾的模样。

苏轼嗅到了些古怪的味道,“李鹤?安北,小心是圈套。”

苏轼竟然肯动脑子了,让沈安不禁备受感动。

“无碍!”

沈安起身道:“外面盯着某的人如何了?”

黄春咧嘴笑道:“在茅坑里。”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觉得古怪的味道就是粪坑的味道。

“好。”

沈安换了一身衣裳,带着苏轼出去了。

就在驿馆后面的一个巷子里,一身便装的李鹤带着两人站在那里。

“见过国公。”

李鹤行礼,沈安颔首道:“你寻某何事?”

李鹤说道:“大王那边心思难测,我想知道大宋对高丽的打算,也好随机应变。”

沈安不语。

李鹤的声音急促了些,“我发誓,只是为了大宋。”

沈安突然伸手,李鹤的身体一僵,随即放松。

沈安拍拍他的肩膀,“高丽多山,沈某来此看了看,你可知道是什么感受吗?穷山恶水,尽出土匪!这等地方,大宋看不上,所以……你好自为之。”

他说完就走,苏轼看了一眼李鹤,觉得这人真可怜。

“穷山恶水,尽出土匪?”

李鹤突然低笑了起来,“是啊!高丽就是这样,不过对我来说确实好地方。”

他冲着王宫方向笑了笑。

“上将军,那沈安会不会说谎?”

身边的随从警惕的看了驿馆方向一眼。

“穷山恶水,尽出土匪,这话可不是顷刻间就能想到的,可见大宋对高丽的不屑。不屑好啊!”

声音幽幽,和西京的夜色融为一体。

第二天,有人带着使团在西京游览。

转悠到了下午后,王徽安排了晚宴。

沈安带着苏轼等人赴会。

一进宫,他们发现这次的晚宴很隆重,宫女内侍全都出动了。那些高大的侍卫也昂首挺胸的在列阵。

“有趣!”

沈安笑了笑,随行的官员问道:“这是我国的精锐,沈国公乃大宋名将,还请指点。”

这话有些矜持,大抵是希望沈安能夸奖一番。

沈安再看了一眼,说道:“呵呵!”

官员不解,“您觉着他们可还行吗?若是和辽人的精锐相比如何?”

“呵呵!”

那官员再傻也听出了这个呵呵的含义,不禁有些不服气,“您难道觉着他们不堪一击吗?”

沈安止步,皱眉看着他,“某不肯说出答案,只是不想让大宋和高丽之间的关系受损,不过既然你执拗,那某就说说吧,这些人……”

他指着那些高大的侍卫说道:“某随行的乡兵,一人能收拾他们五人。”

这是羞辱啊!

官员脸都涨红了,而那些侍卫大多来自于中上家庭,许多都能听懂大宋话,顿时就怒了。

“要不……”官员想了想,决定忍。可这番热闹已经惊动了里面的王徽,他淡淡的道:“试一试。”

这是要展露高丽的实力,震慑一番宋人,让他们别以为高丽只是个棒槌。

可在沈安的眼中,高丽人真心就是棒槌。

稍后在大殿之前,沈安很是随意的道:“某带来了三十名乡兵,随便你们点出一人来,一打五。”

杨建强这几日一直在观察着沈安的言行,觉得虽然跋扈了些,但还在容忍的范围之内。

现在沈安竟然要让乡兵动手,他不禁就觉得有些不合适。

“沈国公,这是友谊之行啊!”

杨建强须发斑白,说话也有些颤颤巍巍的,沈安这一路就担心他会出事。所以他笑道:“是啊!不打不相识嘛!”

杨建强不禁苦笑。

等看到王徽一脸从容,甚至是自信矜持的模样时,杨建强觉得今日高丽君臣要丢人了。

他在出发前就问过安全问题,上官说了,沈安带了三十乡兵去,除非高丽人翻脸,否则安全无虞。

也就是说,这些乡兵都是以一当十的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