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微功还是大功(1 / 2)

加入书签

朝堂上,包拯有些走神。

“包卿……”

“包卿……”

赵曙连续呼唤了两次,包拯才回过神来。

“包卿这是在想什么呢?”

包拯难得有走神的时候,赵曙都笑了。

“臣在想做人难。”

包拯说道:“沈安去了西北,杨继年突然发病,如今在家中依旧垂危……此刻有人冲着沈家下手,臣……若是十年前,臣非得要打上门去不可。”

开封府正在审案子,包拯突然说了这番话,就是在报备。

——若是开封府的判罚对沈家不利,臣可就要下手了啊!

他会怎么下手?

肯定是冲着陈福儿身后的那帮子人。

你们在陈福儿的背后支招,老夫就他来个断根,直接抄后路。

老包够狠啊!

赵曙心中微动,正想说话,外面来了个内侍。

“何事?”

“陛下,奇闻呐!”

内侍一脸获知八卦后的兴奋,脸色潮红,“今日开封府审案,那陈福儿振振有词,眼看着沈家就要败了……”

这事儿大伙儿都不看好沈家,否则赵曙让包拯盯着干什么?

这就是威胁啊!

“可那王雱竟然拿出了契约。”

契约就是信用,谁不讲信用就会被万人唾弃。

“难道契约有假?”

欧阳修原先打过官司,所以对这些有点研究。

内侍摇头,“是多了东西,什么若是要想离去,得提前一个月,签字画押告诉沈家。”

“这个是不是太霸道了?”

欧阳修皱眉道:“会被人诟病。”

内侍摇头,“进了沈家的作坊,前三个月每月白给五贯钱,三个月就是十五贯。外面人都说了,人家沈家白给你十五贯钱,让你想走的时候提前一个月说一声有什么?”

欧阳修摸摸老脸,然后缩了回去。

“后来还有一条,若是期满别人想出大价钱让你去,沈家有权利用同样的价钱把你留下来,这个叫做什么……优先续约权……”

还能这样?

韩琦喃喃的道:“老夫本以为大宋的契约已经够好了,可他沈安竟然还在里面挖了两个坑……”

“那陈福儿当场就傻眼了,那女子随即翻供,说是陈福儿先给了她五十贯,让她去沈家的作坊里到处传话,去拉那些人……

杨知府大怒,当即令人仗责陈福儿,还没开始,陈福儿就全部招认了,如今杨知府已经判了陈福儿赔沈家三百四十五贯,就是拉了一人赔十五贯,一共二十三人……那陈福儿松了口气,在喊青天呢!”

赵曙有些惊讶的道:“契约还能这样?”

来自于后世的商业手段在此刻把本地土著弄懵逼了。

大伙儿不是好说好散的吗?

怎么你还来个要提前报备,还得有优先续约权什么的。

包拯说道:“陛下,这是你情我愿的事。而且沈家并未占便宜。”

赵曙点头,“是啊!白给十五贯钱,让你提前一个月说话,这事没人能质疑,只是那个优先续约权,这个怕是会被人诟病。”

那内侍说道:“陛下,那王雱说了,本来那女子走了就走了,沈家并未当回事,也没想到用这个条款来收拾她。可这人走之前还在作坊里流窜,到处传话,说陈福儿家给多少好处,只要过去的都有,这就是忘恩负义,不收拾了她,以后人人效仿,信誉何在?谁还愿意厚待那些女子?”

韩琦赞道:“正是此理。只是沈安竟然能预先想到这些,真是让臣有些吃惊了。”

赵曙也觉得这事儿沈安表现的太有前瞻性了,“他是怎么想到要加这两条的?”

众人看向包拯。

包拯沉吟了一下,“陛下,您知道的,那孩子两兄妹当年从雄州一路艰辛才到了汴梁,在汴梁举目无亲……”

此刻的沈靡大抵是肠子都悔青了。

当年他家担心被沈卞牵连,就把来投靠的沈安兄妹拒之门外。可谁曾想才过了几年,沈安就风生水起了。

风生水起也就罢了,沈靡想去重新认回这门亲戚,可沈安却很是冷漠的拒绝了,而且他还亮出了自己的招牌。

——雄州沈!

某沈安兄妹从现在开始,就是单独的一枝,不和沈家的其它枝叶有从属关系。

这便是自立门户了。

在这个时代,年纪轻轻就自立门户很是罕见,所以当年沈安打出了雄州沈的牌子时,汴梁人还很是嘲笑了一番。

只是随着沈安不断立功,生意不断扩大,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提汴梁沈家,众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榆林巷,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雄州沈。

这便是立足了!

而现在沈安渐渐受到重用的时候,沈靡却不敢大张旗鼓的说这是我侄子,否则就会有人来质问他,当年沈安兄妹为何在汴梁无人过问?

提到这个,君臣都纷纷点头。

包拯继续说道:“那孩子当初和小贩们弄锅贴,臣正好是值守开封府,听到消息就去抓人,后来才发现是个没成年的少年,臣心中怜悯,就放了他……后来那孩子一路走来,看似大胆,可做事却喜欢留些后手,大概就是那时被臣吓出来的……”

说到这个,包拯真的有些愧疚了。

当年他带着一群人去抓‘聚众闹事’的人,可却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在教授那些小贩做锅贴,只是喊的那些话有些蛊惑性。

“这样啊!”

赵曙不禁有些唏嘘。

韩琦说道:“此事虽然很小,可好歹沈安在西北,得尽快了结了,否则等沈安归来……”

韩琦看着包拯,试探着问道:“希仁不会下手吧?”

老包要是出手报复,陈福儿怕是要哭。

包拯淡淡的道:“小孩子打闹,老夫自然不会插手。”

韩琦点头,老包这个节操他还是相信的。

包拯想起了什么:“沈安差不多快回来了吧?那孩子就是个宽仁的,汴梁城中不是流传着他以德服人的美名吗。”

“是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