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魔法迷锁与奥林匹斯城(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北方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代替兄长处理工会事物的艾米,突然接到了一份日夜兼程传递回来的情报,上边的内容非常短,只有区区几个字,但是却让她立刻出了一身冷汗,赶忙来到正在浮空城的建造工地。

由于最近几天正是魔法迷锁和能量传输系统构架的关键时期,所以亨利几乎整天都泡在这里,尤其是魔法迷锁,必须要施展传奇法术,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胜任。

当然,单凭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八级魔法中的拟象术就派上了用场,凭借高达四十四的施法等级,即使复制体也是二十六级传奇法师,再配以法师团,经过整整五天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迷锁的构建相当复杂,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再加上精灵特有的技术,普通传奇施法者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但亨利从琼.艾瑞尼卡斯的灵魂中得到了足够的知识,不惜工本打造了一套近似完美的迷锁。

首先是常驻法术,它的作用是在整个迷锁覆盖范围内永久生效,比如说常驻法术中有飞行术,那么凡是进入迷锁影响范围内的人,不惯是不是法师,都可以随意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因为迷锁会给他们提供这种能力,而且完全没有限制,想用多少次就用多少次。

其次是禁用法术,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在建造者不允许的情况下,该法术将会被迷锁产生的能量所抵消,相当于释放失败。

再次是启动型法术,它相当于给迷锁内加持了很多特殊的可调用魔法储备。只需要念出特定的口令,马上就会被释放出来,而且并不需要消耗自身法术位。

最后。也是难度最高的——常驻效果。它几乎可以说是整个魔法迷锁防护体系中威力最强的部分,比如说九级魔法“流星爆”。创造者可以将其编入迷锁,然后设定一个触发条件,例如任何怀有敌意的生物,那么当敌人入侵时,每进来一个人,魔法迷锁就会释放一次流行爆,恐怖的威力就连深渊恶魔都忌惮不已。

魔法迷锁的威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连诸神都垂涎不已。现任的魔法女神都不敢说自己能够建造比精灵更完美的迷锁,由此可见它有多么的珍贵。

不过魔法迷锁并非不能被破坏,据说有一个叫做“究极解除魔法”的传奇法术可以将其瓦解,但是需要同建造者有相当高的施法等级,并且对该迷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不然的话成功几率完全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以亨利目前的施法等级和多达四十四条的效果,恐怕除了巫师之王拉沃克,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破解成功,哪怕是神祇也不例外。

建造迷锁的花费是如此巨大,短短五天的时间就消耗了价值千万金币的施法材料。同时还抽走了数百万的经验值,如果不是抽取经验不会掉级,亨利的三个职业恐怕已经大幅度的倒退。

难怪在琼.艾瑞尼卡斯的记忆里。自从精灵文明衰败之后,再也没有建造过大型的魔法迷锁,因为作为魔法迷锁的主要施法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会死去,凡人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量的能量抽取。

要知道亨利可是身兼三职,而且法师和德鲁伊都跨过了四十级大关,而剑圣等级也超过了三十,从本质上来说已经跟像龙这样的强大魔法生物相差无几,但是在激活之后愣是昏迷了过去。由此可见消耗有多恐怖。

据传说当年精灵们的高等法师在编制迷锁的时候,甚至早就做好了前往精灵诸神国度的准备。他们觉得这种死亡方式是伟大的,称之为最光荣的辞世方法。

为了防止自己建造的魔法迷锁会因为魔法女神的陨落而受到影响。亨利并没有将其与环境和魔网紧密相连,而是选择了用“秘法之核”散发出来的能量进行供给。

毕竟魔法女神的前科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身为强大神力,但是保不齐就被哪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干掉了,比如说正在被众神围攻的谎言王子希瑞克,再比如说某个一直想着干掉魔法女神取而代之的失落女士莎尔。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亨利还在减缓衰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由于施法者的能力有限,大部分迷锁都无法保证永恒不朽,但是他通过将创造之力融入进去,让其产生自动修复的效果,只要作为迷锁的核心没有被破坏,那么这座魔法迷锁就永远也不会失效。

任何一座魔法迷锁都拥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负责控制运转的核心,它可能是王座、一块巨石、一棵巨树、或者一座美丽的喷泉。

这是整个结界能量运行最重要的所在,一旦被毁,则迷锁亦随之彻底崩毁。因此所有的核心必定会被仔细的隐藏起来,并以最强大的魔法保障其安全。

浮空城城迷锁的核心是一颗散发着浓郁生命气息的橡树,它被安置在中央主塔最顶层的奥术花园内,由数不清的魔像和召唤生物守卫,即使有人能够侥幸靠近橡树,那么他会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亨利自身的投影。

完美的设计,完美的效果,完美的施法,在发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整个魔法迷锁终于开始运转,凭借“秘法之核”源源不断提供的能量,一层看不见的魔法防护将还为彻底建造完成的巨大城市笼罩起来。

博尔肯张开双臂感受着空气中浓郁的能量,激动地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止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伟大的魔法文明复兴了,这是我见过最完美的作品,现在起个响亮的名字吧,顺便也给我们的浮空城起个名字,我都已经等不及想要看到它飞上天空时的英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