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加入书签

到最后什么都有,比如在石头上刻字,在木板上刻字,在动物的尸骨上刻字,皆美其名曰:上古奇书。

我实在受不了这些,过后和负责的官员商量,说:“不管是不是上古书籍,只看没有借鉴的价值,对我大隋发展有没有利,若没有即使真是上古奇书,我们也一概不收。毕竟我大隋开国初期,国库并不充盈。”

这样一来,收集书籍便有了方向,不再这么的盲从。这些官员对我也越发听命。

突然,一名官员和一名看似庄稼汉的百姓争执起来。

庄稼汉是个中年男子,头发稀疏,面色发黄,瘦小的身躯已见病态,但他却能口齿清晰地说:“官爷,我因先辈做过官,从而懂几个字。这本书虽是近来所成,但里面所写都是我这些年务农的收获。有关如何引水利田,在春耕时如何下秧,如何防虫害等等。这些都是我的心血,就不说什么,单单这些纸张就花了我不少银子,您怎能说这书一文不值呢?”

官员摇头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只收集古籍。你这是现本,我们不要。”

庄稼汉闻后,泪声俱下:“先人的智慧应得到尊重,但当下百姓的智慧难道就应被鄙视弃之吗?我大隋得明主在世,因尊重百姓的智慧,而不是分先人后辈。”

他说到后面泣不成声:“不瞒官爷说,我因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深恐自身的才能不能流传于世,把治病的药钱都省了下来,就为了这几十页纸。”

我看到他把手中的书,颤抖地递给官员,带着绝望说:“拿去,算我赵某送给大隋了!”

他身后的百姓看不下去,纷纷说:“他说得对。大隋不应该只买古籍。”

“这人为了这本书连看病的药钱都用尽了。大隋怎可如此无情,不讲道理。”

“就是。哎,太可怜了!”

……

不断有百姓替庄稼汉说话。

“这……”被他这一番话打动的官员接过后,面露为难和惋惜之色,随后下决心说:“难得赵先生心系大隋。您的书我翻看了一下,的确有不少参考的价值,若您愿意,我余某愿出资买下。”

庄稼汉似乎还沉寂在刚才的绝望中,未曾听清余官员的话,只是一个劲地说:“拿去,拿去。不要丢了、丢了……”他说着说着便要转身离开。

看到这,我忍不出起身走出来,说:“先生,留步。”

作者有话要说:《隋书》里记载开皇三年三月丙辰日下雨,杨坚身穿平常服饰进入新都。

之前说过古人迁居讲时辰,迁都更讲时辰且看天色。而杨坚居然在这下雨的一天里坚持迁都,而且仅是穿平常的衣服入新都,这一天定是发生了一些史书上没记载的事。所以我认为这事不平常,借此扩写,顺便引出下文情节。

关于文中郭璞失传本记载的迁都事宜,全为作者为故事情节所编,勿信!

杨坚的确于丁巳日下诏令悬赏书籍。

为了故事主线明朗,隋朝很多大臣都没有写,比如苏威、虞世基、宇文述等。没有办法,如果通通都写,这本书很难在50万完结。我不想写这么长,我想过个不码字的春节!

☆、第033章 起名叫科举

庄稼汉没想到被人拦住,回过神来,一双暗淡的眼睛奇怪地看着年纪轻轻便绾了发的我,说:“不知这位夫人拦住赵某有何指教?”

我对他微微行礼,说:“先生谈吐不俗,奈何生不逢时做了农夫。不若先生让我的下人安排住下,待司农寺卿看过此书,若认为价值非凡,大隋定以重金相赠。”

庄稼汉摇晃着失落的身体,说:“不用了。反正赵某是将死之人,再多的钱财也没法享用。”

“先生何必轻生。或许是庸医看错了呢。我一会安排下人,给先生请位名医。”我对一直跟在身后的绿丫说:“去安排一下,安顿好先生。”

庄稼汉没想我真让下人礼待他,把他请下去,直到他上了马车还没回过神来。

这些百姓没想到我能改变庄稼汉的命运,议论起来。

“这年纪轻轻的夫人是谁呀?”

“你没发现吗?她好像负责书籍的价格评估。”

“这么大权力!什么来头?”

“这你都不知道。这是皇上最小的女儿,兰陵公主!”

“哇!是公主。公主,我这本古籍家传十八代,买我的吧!”

“还有我的。我的家传一百代了!”

“我的二百代了!”

与我临近的百姓疯狂地向我靠近,高举手中的书籍向我挥舞。我在奴仆的保护下不断后退,场面已然失控!

幸好负责秩序的官兵反应得快,迅速地赶了过来,再加上我身后的那些官员,也拼命的保护我,我才得以脱离百姓的包围圈。

被控制的百姓,官兵本想押他们到衙门受罚的,但我阻止了他们的行为,说:“百姓只不过是太热情太激动了些,若你们把他们押到衙门受罚,会打击他们卖书的热情。反正我也没受什么伤,就放了他们吧。”

因为我的宽宏举动,让我在大兴城小范围内传出些许美名。我整理好之前有些凌乱的衣服,想起之前那个姓赵的庄稼汉。

没想他一个隐于乡间的农夫,却能有利于世间的才能,若非他病重,用尽看病的钱买纸张着书,怕我也不会知道他这个人物。

等等,我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若是其他人也能通过着书,把自己的才能写到纸上,让人看到,不是能有希望出仕吗?从古至今,靠着书成为一方大家的人并不少,如东汉末年的皇甫谧就是如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钱着书,若在朝堂的帮助下便是不同。

我越想越是兴奋,对左右的官员说:“我有要事进宫面见父皇。你们继续在此评审书籍,认为不错的,可留下来,而后命人送到王家,我会做进一步的价格审核。”

“是,公主殿下。公主慢走。”官员们皆行礼相送。

待我入宫,父皇早已下朝,正和母后在新都大兴城的后花园品茗。

我站在远处并不上前,等母后回屋拿东西,才跑过去给父皇请安。

父皇笑着让我在一旁坐下,说:“阿五,今日怎么得空来看父皇。我听官员们说了,你现在可是个大忙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