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财阀崛起(2 / 2)
暹罗一旦设资政院,国内的各大利益集团必定会分裂,这就意味着这国政上的事,表面上谁都有话语权,而实际却是谁都做不了主,而郝家距离那儿并不远,完全可以借由华商,还有一批从交趾商贸中得利的暹罗勋贵来左右暹罗的一切,暹罗的派系越乱,郝家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而后趁机不断渗透,不出三年,这暹罗不但要遍布汉民,而且很快便会被谅山和当地华人商贾控制绝大多数的土地山林矿产,而这些人,本就和郝家穿的是一条裤子,经济上控制之后,接着便是陈学借此发挥影响,在文化上进行侵蚀,至于政治上,资政院这等模式,本就是为金钱控制政治服务的,金钱在谁手里,谁就是草头王,如此一来,郝风楼即便不是暹罗王,却等于是暹罗的无冕之王,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暹罗的影响,都比所有的暹罗人加在一起要大的多。
十年之后,大量的汉民迁入,当汉民的人口占了半数之后,那么同化也就正式开始了,那些暹罗权贵,很快就会被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彻底抛弃掉,到了那时,他们即便是心存异志,也早已迟了。
这个大胆的设想,某种意义来说,是出于郝风楼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是对谅山财阀集团的自信,这个财阀虽然未必能染指到大明的腹地,眼下还没有本事与大明旧有的地主士绅集团对抗,可是要碾压一个区区的暹罗旧贵族集团,却还是轻而易举的。
而现在,郝风楼要做的,就是游说朱棣,为以自己为代表的这个财阀,创造一个最良好的环境,让那暹罗成为谅山财阀的温床。
朱棣似乎也觉得这个所谓的‘建言’有那么点儿荒唐,只是对暹罗,朝中大臣,即便是聪明如解缙,也是两眼一抹黑,在这等情况之下,显然郝家的分量实在不低,况且这暹罗本就是郝风楼打下来的,人家高风亮节,不接受暹罗国王的封赏,若是连这个都否决,不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良久,朱棣道:“这件事,朕明日让内阁那边议一议,若是没有问题,就按你说的办吧。”
郝风楼心里说,内阁那儿,巴不得自己去做藩王,怎么肯轻易支持这件事,真若是议了,谁知会生出什么变故出来?
想到这里,郝风楼深深看了朱棣一眼,道:“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棣不由笑了,道:“你这个家伙,方才还什么话都敢说,怎么现在,又吞吞吐吐了。”
郝风楼道:“微臣以为,内阁那儿,绝不会同意这个章程。”
“何以见得?”朱棣皱眉。
郝风楼道:“大概是因为不愿让陛下尝到甜头吧。”
朱棣身躯微微一震。
这一句话看上去似乎是漫不经心之词,而且有些云里雾里。可是朱棣却是听明白了,不但听明白了,而且他的眉头深深皱起,显露出了几分厌恶之色。
所谓的甜头,就是大明能否在暹罗那儿得到的好处,说白了,其实就是开疆拓土,因为一旦按着郝风楼的章程来办,那么大明必定要在暹罗驻军,而暹罗名义上,也就成了大明的疆土。
这便是甜头,从古至今,皇帝老子要大杀四方,要开疆拓土,往往最大的障碍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那些所谓的士大夫,这里头牵涉到的,与其说是理念之争,不如说是利益之争。
所谓理念,便是士大夫们所遵循的一个观念,即所谓穷兵黩武不如无为而治,朱棣这样的皇帝,其实诟病颇多,许多人私下议论,都觉得当今天子好大喜功,这些私下里的流言,朱棣岂会不知,只是假装不知道罢了。
可是现在,郝风楼这番话,却不免让朱棣变得深沉起来。
不愿让朕尝到甜头,这很好理解,因为此番若是征暹罗能使朝廷从中受益,那么许多人就会不免担心,自己尝到甜头之后,会对这等事更加有兴趣,所以宁愿割舍掉暹罗,营造出这场战争徒劳无功徒费民力的局面,这让能让朕安分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