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25节(2 / 2)

加入书签

说完她也不接着看沈翠,而是看向沈大沈二,他们毕竟是在做工的男人,这方面的消息比日常在家的女人灵通一些。

还别说,劳不语在城里也是颇有名声的,尤其是沈大沈二一个是管事,一个是厨子,三教九流的人接触的不少,没少听人抱怨过同他比试输了,白给他送银钱。

他们也好奇地同人打听过,因此知道劳不语确实是两榜进士出身,虽后头被捋了,但他能考上,就是一肚子真才实学!

郑氏这才放下心来,后头听沈翠说要行拜师礼,她又拍着胸脯打包票道:“这些东西我都会,前头你两个哥哥进城拜师,就都是我跟人特地跟人请教过的。那些东西也不用等明日,你二哥当了这么些年的厨子,与各种贩子都相熟,今儿个连夜就都给你准备出来,明日家里再置办两桌席面,把那陈家老婆子也请过来,好好杀杀她的威风!”

沈翠笑着点点头,她特地来沈家回话,有一遭就是为的让郑氏帮忙安排礼数上头的东西。

至于另一遭么,她沉吟半晌,同众人道:“摆酒热闹也使得,但不在家里摆,咱们这样……”

沈家众人都沉浸在这喜悦的氛围里,自然都听她安排。

…………

翌日一大早,天边刚刚泛起蟹壳青,空旷的街道只有准备回家的更夫和倒夜香的工人。

城门口站岗的士兵更替,将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此时劳家小宅子的大门也轻轻掀开了一条缝儿,劳不语穿戴整齐,胳膊上还挎着一个小包袱,正小心翼翼地观察外头的情况。

眼看着外头无人,劳不语这才将半边身子挪出门外。

然而他另一只脚还没跨出呢,却见两个身材魁梧的青年突然从角落里钻了出来。

这两人自然不是别人,正是沈翠的两个哥哥。

“你们是何人?”劳不语被吓了一跳,摸着心口发问。

沈二手上活计灵巧,嘴有些笨,沈大却是能言善辩的,当下就拱手道:“夫子莫要惊慌,我们是沈家兄弟。前一日夫子说要收下的学生,就是我们二人的外甥。昨日小妹回家后说她弄脏了您家,所以今日我们就来帮您收拾了。”

说着,沈大的眼神落在劳不语的包袱上,“夫子这是准备要出远门?”

任劳不语再厚的脸皮,此时被对方这么一问,也是霎时老脸通红,“没、没,就是准备带给孩子的一点见面礼。”

沈大摆手道:“夫子也忒客气,您能收下我们外甥还不要束脩,已经是天大的情分了。您把东西拿回去,进屋歇会儿,我们这就为您打扫屋宅。”

劳不语自然忙说不用,但论力气,他还拧不过做惯了活计的两人,只得被“请”回了屋里。

前一天不少人在院子里吐过,虽然经过简单的洒扫,但清理的并不彻底。

沈大沈二都是在城里当了好些年学徒熬出头的人,并不嫌腌臜,当下就开始帮忙收拾。

还有前一夜被塞进灶房的那盘臭豆腐,兄弟俩提现从沈翠嘴里知道了它的威力,带了布巾来蒙住了口鼻,将它从灶房弄了出来,也不敢乱扔,旧地在院子里刨了个小土坑,给它掩埋了。

劳不语就在屋子里听着他们用笤帚扫地、打水泼在院子里,再用扫帚重新扫过一遍。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外头的声音才渐渐低了下去。

日头高挂,劳不语也终于坐不住了,从屋里出来道:“劳烦两位兄弟了,我这便要出门去寻你们外甥家了。”

沈大和沈二已经把洒扫的家伙什搁下,沈大摆手道:“哪里需要劳夫子去寻?我们都为您安排好了。您就请跟我们来吧。”

劳不语没法子,又只得被二人架出门去。

然而沈大沈二却既没带着劳不语回茶壶巷,也没带着他去水云村,而是把他领到了书院街。

书院街上做的都是书生学子们的生意,除了卖文房四宝和书本的,自然也少不了一些饭馆酒楼。

街口就有一家小饭馆,因为位置奇好,价格便宜,很是受学子欢迎。

此时还不到午饭的点,那饭馆门口已经站满了人。

劳不语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就又让沈家两兄弟架到了饭馆门前。

只见那饭馆门口,书院街大路旁,赫然正立着一块贴了红纸招牌,上书几个大字——

“恭贺劳不语夫子喜收学生穆寒山!”

聚集在门口的大多依旧是书生学子,并不知道穆寒山是谁,但也都知道劳不语在城里搞了个从未失手的比试。

今儿个居然贴了这么大的告示说劳不语收到弟子了,可不是让人倍感新鲜嘛?!

“来了来了,劳夫子来了!”

也不知道谁吆喝了一声,看热闹的人纷纷回头寻找劳不语的身影,而后郑氏和沈老爷子、沈翠等人都从小饭馆里头出了来。

同时饭馆里头的人也准备好了,抬出了一个桌子。

那桌子上依次排开摆了六个白瓷高底的盘子,依次码放着肉干、龙眼、芹菜、莲子、红枣、红豆,还都扎着红绸带,正是拜师六礼。

再只听哗啦一声,一副至圣先师的画像被人打开,悬挂在那六礼旁边。

此时穆二胖端着一盏热茶最后从饭馆里头出来,噗通一下就给劳不语跪下,朗声道:“学生穆寒山给先生敬茶。”

他话音刚落,饭馆内的店小二从里头出了来,拿着一个糖罐子出来分发给路人。

虽发的只是切成直接盖大小的饴糖,几块都不一定值一文钱。

但拜师、收学生这种事也算是一桩喜事,这饴糖沾了喜气,自然又是另一番说法。

围观众人都伸手接了,然后纷纷对劳不语发起了祝贺。

“恭喜劳夫子!”

“劳夫子大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