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郑玘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说道:“你觉得我对大唐忠诚,那么同样……我也知道你对大唐的忠诚,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会背叛大唐,所以不会有那么一天。”
李显想了想……觉得还真是,他就算对这个时代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但是他也不可能利用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去壮大外族。
娄师德带兵走了,当然跟他一同走的还有一道诏书以及临海郡公仁问。这位临海郡公是新罗王法敏的弟弟,朝廷授予其官职和爵位,在长安他不仅仅是临海郡公还是右骁卫员外大将军。
这次他的哥哥法敏公开叛变,李治就果断废除了他的国王王位,该而立仁问为新罗国王,这次娄师德带着仁问过去就是宣读诏书并且扶植仁问当国王的。
仁问走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喜多于悲,其实想想也是,仁问虽然在长安有官爵,但是谁都知道他的身份大概也就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是被法敏抛弃的。现在法敏被剥夺王位了,他不仅仅能够归国还成了国王,自然是开心的,至于对亲哥哥……他也同情不起来。
娄师德走了之后,朝堂上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在这个时候,李治又下了一条诏令:以尚辇奉御、周国公武承嗣为宗正卿。
武承嗣其实早就继承了周国公的爵位,只不过是在岭南继承的,就算继承了之后也并没有被召回长安,想来也是武后在敲打武承嗣,武后可不需要一个不听话的武家继承人。
现在武承嗣大概是在岭南那边表现良好,现在终于是被召回长安了,然后还给了个官职,虽然这个官职也并不是很大,但是宗正卿……掌管皇家玉牒以及别的跟皇室有关系的职位,一般这个职位都是皇室宗亲担任的,以姻亲身份担任这个职位,也算是间接说明了武后肯给武承嗣一个机会。
而李显纠结的就是……他要怎么跟武承嗣相处?
说实话武家的后裔李显都不太喜欢,甚至整个武家除了武后之外,李显都不太待见。这个武承嗣在李显的眼里就是个真小人,甚至就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任何骨气或者原则之类的东西,而郑玘显然也是不待见这个人的,武承嗣凭借着武后亲侄的关系坐上了宰相位子,只是他除了为武氏争权,排除异己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可以称道的功绩,甚至为了当上太子而造价。
当然这大概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毕竟武承嗣的生长环境并不是很好,但是……全国那么多生长环境不是很好的人也不妨碍人家成为君子,大概就是本性如此。
李显一想到要跟这么一个货相处他就觉得十分别扭,自穿越之后李显接触到的哪怕不是高洁之士也大多都是矜持高傲的人物,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吃相难看的……简直受不了!
郑玘一边给李显写字帖一边问道:“看他不顺眼?后世对他的评价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残害忠良阿谀拍马,觊觎帝位,就他那样的真当了皇帝大唐要早亡国多少年啊。”
郑玘放下毛笔漫不经心的说道:“既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你还收拾不了他?”
李显握着郑玘的手细细的擦叹了口气说道:“说得容易,他能那么嚣张还不是因为背后站着阿娘?”
“那你觉得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
“可是我姓李。”
郑玘微微一笑把人拽到怀里:“那要看你怎么做了,不要把娘子当成一般的无知妇人,你真的觉得她看不出武承嗣是在阿谀奉承各种造假?但是为什么她还笑纳了呢?因为她需要,娘子上位……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而你作为皇子,能够提供的其实比武承嗣多多了。”
别的不说,就那些神奇的事件多来两件就够了啊。
李显出于对郑玘的信任也没有再多想,反正……搞掉武承嗣才是正理!如果他只是伪造神迹之类的,李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他为了当上太子大肆排除异己,甚至残害忠良这就让人不能忍了。
没错,皇位的争夺之中死人是无可避免的,可是李弘和李德争到现在真正因为他们的争斗而死的也不过就是一个李弼,或许有别人,但是一般都是走正规程序,因为有罪被参了然后被处死的。
武承嗣呢?罗织罪名,各种残酷迫害,就连李显这样对历史了解并不是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些事情,足见武承嗣为人有多么卑劣。
这样一个人想要收拾也简单也难,简单在人品不好他自己就会给自己找很多事儿,想要找证据那真是再容易不过,难就难在……怎么搞定武后?更何况武承嗣下去了,周国公的爵位大概就是武三思继承,武三思……也不是什么好货!
在李显的头疼之中,武承嗣终于是到了长安。按照辈分来算他算是李显的表弟,比李显还要小上两岁,此时的武承嗣还是个少年模样,长相不算难看,但是比起贺兰敏之来却是云泥之别。
而且武承嗣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畏缩,哪怕长得再好看,这样一个人也让人喜欢不起来了。
武承嗣面见李治和武后的时候,武后的孩子们都过去了,毕竟是名义上的表弟表哥。只不过就算是自认为最没有贵族气质的李显,气势上也能碾压武承嗣。
武承嗣在面见李治和武后的时候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不过这个吧……李显还真理解他,他刚穿过来的时候面对这两尊大佛他还说不出话呢!真的,李治再怎么温和也是圣人,他的气场和武后的气场一叠加,胆子小一点的都能被压制的说不出话来!
更何况,武承嗣大概从小是听着有关于武后如何凶残的故事长大的,对于武后的两个哥哥来说,武后的存在估计跟噩梦也差不了多少了。
对于武承嗣,所有人都没怎么放在眼里,包括现在的武后,只不过是武家需要一个继承人,武后从中选择了一个比较听话的而已。
对于这样的武承嗣武后也并不是很喜欢的,不过胆小有胆小的好处,大概不会像是贺兰敏之那样敢跟武后作对。
武承嗣就这样低调的到了长安,李显防备了半天在武承嗣老老实实的上班工作宅家里之后,他才想到,在这个时候武承嗣还没那么嚣张的,因为他没有嚣张的底气,所以李显现在再怎么防备他也是没用的。
李显无奈只能放弃了对武承嗣的监视,转而开始继续他的修路计划,之前他上交了一份计划,李治看了之后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说他这一份计划还不太完善,让他写完善了再上书。
李显当时听了就两眼一抹黑,说实话他的很多点子都是他提出来的,然后让相关专业人员去完善的,很多东西他连理论上都搞不好,更不要提实际了,唯一一个他亲自操刀的大概就是扬州的税改,那还是一州的税改,全国都没敢搞。
现在修路这么大的工程,让李显去写详略,这简直是要人命啊!李显一点都不明白李治怎么突然这么严格了,以往都不需要的。
倒是郑玘多少了解李治,他果断的表示:“圣人是在给你立功的机会啊。”
之前李显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提出总纲,然后后面他就不参与了,到最后说他功劳大吧,也是不小,毕竟那些东西没有人想的到,但是说他功劳太大他也就是张了张嘴,然后剩下都是别人完成的,他自己独立带队完成的基本没有。
李治也看得出修路的好处,现在大唐不差钱,发展农业发展商业这些都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李显既然看出来了那就交给他来做,就算计划写的不全面也没关系,反正到时候李治决定让李显领头了。
李显听了郑玘的解释瞬间傻眼了:“我要功劳干嘛啊?现在李弘已经要容不下我了,还继续?”
郑玘没有吭声,他觉得……他也能理解李治,哪怕是皇帝在看到儿子们为了储君之位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也是会伤心的,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李显这样一个踏实肯干的儿子多少也能安慰李治那颗老父之心。
“让你做你就做好了,难道你还要推辞?更何况你不也说了你那个时代交通极其发达,除了你之外你觉得还有谁能做到?”
李显苦着脸,他知道交通发达是一回事儿,设计路线是另外一回事儿好吗?大唐幅员辽阔地势复杂,这要怎么折腾呦。
就在李显每天跟计划书死磕的时候,许久不吭声的太史局忽然又出来找存在感了。
六月壬寅,太白入东井。
长安城的气氛瞬间凝重下来,李显茫然的看着郑玘,郑玘也脸色十分不好看的表示:“太白入东井,意思就是说京城兵祸将起?”
李显:wtf?不可能?!
第113章 113
在古代,星象什么的似乎总能预示着一些事情,而古人也都相信这些,李显来到这里之后基本上也快要被本土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