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1 / 2)

加入书签

与那个时空相比,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已经被大大削弱。然而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农业大国),天然就适合推行社会主义,所以欧阳云不得不做回小人,尽可能的不给共产党成事的机会(欧阳云这么做究竟是对或错,这似乎注定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此,老毒物郑重申明不参与这种讨论)。

第3167章 以战促和

崔可夫带着一份秘密协议满意的离开了重庆,不过,包括欧阳云在内,中国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皆不认为有了这份秘密协议就能够在远东问题上高枕无忧了。“事实证明,以打促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过,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我想,苏俄人随时都可能撕掉这份协议。诸君,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而言,考验这才刚刚开始啊!”就在崔可夫离开重庆的第二天,欧阳云召集了一次会议。

据孔令仪传回来的最新情报,虽然美国参议两院的许多议员在对华问题上已经开始反复,但是,美国政府依旧开始了新的一轮全民战争动员。全民战争动员,对于其它国家而言,比如中国,受条件限制,其实只能落实到口头上。但是对于美国而言,却是真正可以将之变成战争潜力的。一者,美国拥有着当今世界最庞大的工业体系;二者,美国人全民持枪,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美国成年男子,几乎都是预备役,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名准军人。

考验确实刚刚开始,几个大资本家的作梗,固然滞后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建速度,但是,随着更多的地面部队涌入南美,楚天歌和陈师昌所负责的南美战场,中国军队的处境正变得艰难起来。

南美距离中国本土还是太远了,而巴西并没有相匹配的军工生产能力。楚天歌的中央第一集团军(原第一远征集团军)还能够使用缴获的美械继续战斗,但是陈师昌率领的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却因为弹药补给不上而不得不放弃了对美大西洋舰队的追杀以及对美国加勒比海沿案的袭扰。

对于没能将美国人的大西洋舰队彻底葬送在大西洋海底,欧阳云当然会感到比较遗憾,不过,鉴于中国海军毕竟才刚刚成长起来,而且陈师昌他们现在进行的又是一次远离本土的超远程作战,欧阳云觉得,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的储备弹药已经只剩下一个基数,是时候让他们回来了。我准备让他们从非洲沿海一路打回来。哼!英国人想要落井下石,那我们就先将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基础给摧毁了再说!”

“以打促和”在远东地区打出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欧阳云尝到了甜头,是想把这一招又用在英国人身上了。

“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如果能够回来,那太平洋就成我们的游泳池了。不对,据中央情报局欧洲分局传回的情报,英国人似乎有意重组远东舰队加入太平洋战场,得提醒小陈一下,可千万不要阴沟里翻船,被英国人给偷袭了!”说话的是陈策。陈策是因为患了胃溃疡回重庆疗养的,现在,主持太平洋舰队日常工作的是陈远洋和白崇禧。

“是得警惕一下英国人的海军,毕竟,战前英国海军可是世界老大。”欧阳云点点头。

中国海军崛起的时间毕竟太短,这直接导致中国军队的高层绝大多数人对海军都不甚了解,所以,只要涉及到与海军有关的事宜,对话基本上就在欧阳云和寥寥的几个人之间展开。

“让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顺便光顾下澳洲如何?听说日本人在昆士兰修建了不少兵工厂。”铁林飞说道。

“媚人,你记一下,然后给我个总结。”欧阳云对一边的潘媚人道。

潘媚人点了点头。

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的事情告一段落,欧阳云说道:“既然苏俄人不愿意当出头鸟,那么下一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全力解决缅甸问题。美英日,毫无疑问,英国人实力最弱,那我们就先拿英国人开刀,最好是再能来一次以战促和,即使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也要让英国人疲于奔命,无法对我们形成真正威胁。”

自美日秘密缔约之后,英国人在亚洲便再次活跃起来,他们首先再次将黑手伸向缅甸,同时还怂恿印度人在卡拉奇海军基地问题上向中国政府发难。在新德里结盟会议之后,或许是认定中国必然无法抵御美英苏日四国联手,英国人更是完全放开手脚,开始整军备战起来。

就在欧阳云正和自己手下的将军们讨论英国威胁的时候,印度新德里,一场规模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正在酝酿当中。

应该是蝴蝶效应的影响,这个时空的印度,其历史发展轨迹和那个时空并不一样。比如,应该在1946年发生的印度皇家海军起义并没有发生。又比如,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谋求印度独立时也没有采取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手段。

对了,说到国大党放弃“非暴力不合作”,就不得不提到顾恋云。

正是因为顾恋云对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包括帮助缅甸等国家成立地下抵抗组织),印度国大党中出现了两个派系,因为其中一个派系坚持以武装斗争手段谋求印度的独立,从而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加大军事弹压强度,结果就是,因为流血冲突事件的增多,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一派也不得不拿起武器与英国殖民军进行战斗。如此一来,实际上已经杜绝了和平解决印度独立的可能。

这次游行示威的组织者是国大党甘地一派,新德里南郊的一座木器厂,正是这次游行示威活动的指挥部。此时的甘地依旧疾病缠身,不过他还是拖着残躯来主持了这次示威。“我还是原来那个观点,只要有一丝和平解决的可能,就不应该让我们的人民流太多的鲜血。所以,这次游行的秩序一定要维系好,我们必须让全世界看到,我们是在采取和平的手段谋求印度的独立。”躺在一张竹椅上,甘地对围着自己的一众游行组织者说道。

这些人都是国大党甘地一派的骨干,按照计划,他们从这里离开之后,游行活动将会立即展开,他们会从四面八方向英国总督府进发,包围那里并进行静坐示威。

“要是英国人向我们开枪怎么办?”有人忽然问道。

“英国人不敢向我们开枪!我已经通知了美国还有瑞典等国驻新德里的记者,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美国还有瑞典记者?他们值得信任吗?他们毕竟属于西方阵营。”

甘地沉默了。过了一会,他坚定的说道:“为了国家独立,印度人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了,如果这是必须的,那么就先从我开始吧!”

第3168章 搞乱印度

甘地是真的愿意为印度独立流干全部鲜血的。不过,这绝不代表着其他印度人都愿意这么做。就在甘地的视线之外,一批云式步枪正被分发到一干印度人手里。

主持分发枪支的人中有一个穿戴着纱丽,头巾蒙面的女人。而如果是欧阳云在这里,他立刻会惊呼出声:“恋云,怎么是你?”

没错,这个女人正是顾恋云,欧阳云五个女人中的老大。

顾恋云这些年一直待在卡拉奇,她的工作可不仅仅局限于维系这座中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作为原军统的一名女特工,情报工作才是她的老本行,也是最能体现她能力的。而中央情报局东南亚分局这几年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的成绩,正得益于她早期的布局。同样得益于这次布局,当中央情报局响应最高统帅部要求,准备在印度“搞事”的时候,当仁不让的,顾恋云便接过了这个工作。

印度总督此时是路易斯·蒙巴顿子爵,他此时并不在总督府内,当他接到电话,获悉印度人发动了游行,并且从四面八方向总督府集结的时候,鉴于经验,他还以为这是印度人的又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以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查一下是谁的人策划的,如果是甘地的人,那就强硬一点;如果是尼赫鲁的人,等我回来再说。”印度能够策划如此规模游行示威的,只有国大党有这个能力,而如果是国大党甘地派,蒙巴顿并不认为值得大惊小怪(可见,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要远比尼赫鲁的暴力抵抗要更得英人之心)。当然了,鉴于本土正在谋划对华用兵,维系印度的稳定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他想来,自己有必要接见甘地或者尼赫鲁一次,甚至还需要给出一个口头承诺。

蝴蝶效应的关系,这个时空印度历史的走向有点偏。这个偏不仅在于印度人不再单纯的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谋求独立,而且进程也滞后了。

那个时空,此时已经出现了蒙巴顿方案,但是在这个时空,所谓的蒙巴顿方案还只是蒙巴顿心中的一个想法,远未到成熟的时候。

欧阳云让中央情报局在印度搞事,一方面是籍此让英国人分心,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让英国人无法借用到印度力量。印度的军事实力诚然不咋的,可是印度人多啊。偏偏现在,中国方面在兵力上已经处于弱势。所以欧阳云不得不担心出线“拔萝卜”效应,而如果堂堂中国最后因为印度出兵而打败了,估计,他也会成为穿越界的耻辱了。

甘地和蒙巴顿一个是不想“流血”一个是以为不会“流血”,结果却是,蒙巴顿这边才走到半路上,就听见总督府方向传来了密集的枪声还有爆炸声。“怎么回事?”坐在一辆轿车内,蒙巴顿猛然挺直了身子,“怎么打起来了?”

“总督阁下,要不,我先去查探一下?也许,也许是守卫走火了!”他的侍卫长说道。

随着枪声传来,蒙巴顿明显感觉到车子四周的游行人群变得混乱起来,他拉开窗帘的一角,看到外面的印度人群情激奋,不少人捏着拳头大喊着什么,脸色阴晴不定一阵转换,对司机吩咐道:“找个地方停一下,奎恩,你找个电话亭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车子在一个巷道口停下了,奎恩下车。一刻钟之后,他满头大汗的挤上车,愤怒的向蒙巴顿报告:“总督阁下,大事不好了,武装暴徒向总督府发起了进攻,我们的守军正在和他们进行激战。因为您不在,所以守备部队的吉尔上校不敢擅自主张,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他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示。”

英国人在新德里是有驻军的,其规模原本是一个英国陆军师再加三个印度扈从军师。不过,在新德里会议召开后,英国方面为了应付美苏日(没错,就是应付,因为英国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凭他们在亚洲的这点力量根本就不是一直战斗在一线的中国国防军的对手,所以,他们虽然进行了部队调动,但是并不指望能有什么实际效果),将其中绝大多数部队都调去了孟加拉。现在,在新德里的英国陆军师只剩一个团,印度扈从军师也只有一个旅。而找个吉尔,正是这两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现在能联系到吉尔上校?”

“是的,武装暴徒并没有切断电话线。”

“让他立刻进城进行威慑!现在是敏感时期,我们必须控制住事态发展!”

鉴于对印度人的了解,直到此时,蒙巴顿依旧认为,只要吉尔将他的部队开进新德里,那么事态就能够得到控制。而仅仅过去半个小时,他便知道自己失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