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2)
“哦,竟有如此妙计,为何早先不说?”周瑜问道。
“哎,只是需要有些付出,怕周将军不肯。”
“还与我有关?且说来听听,我自当竭尽全力。”周瑜装作谦虚道,但嘴角扬起的一丝轻蔑的笑容,想听听王宝玉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我去年在襄阳城偶然遇到了孔融,他当时就说曹操必然南下,目标正是江东,而且曹操其实只是为了得到江东的两个人。”王宝玉道。
周瑜大吃一惊,江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文武之才彬彬济济,只是不知道曹操看上了哪两位?
鲁肃也很吃惊,大感王宝玉这小子年纪不大,本事却深不可测,不但会唱蔡文姬的诗,竟然还认识孔融。
诸葛亮的眉头却舒展开来,知道王宝玉又要有逆天之举。
“世人都知道孔融被曹操所杀,是因为言辞犀利,抨议时政,故而惹火了曹操,却鲜有人知道真实的内幕。不瞒两位说,孔融正是因为看不惯曹操的这个举动,深恶痛绝,所以破口大骂曹操无耻之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臭不要脸,该千刀万剐。曹操恼羞成怒,便下令将孔融给杀了。由于孔融揭穿了曹操的阴谋,曹操对他恨之入骨,不仅株连九族,还不许人收尸。哎,可怜一代名家,落得个惨死的下场!”王宝玉沉痛的说道。
“竟有此事?”
“可不是嘛,所以周将军啊,你就得找机会好好给孔融烧点纸钱啊。”王宝玉大有深意的说道。
“快讲来,曹操所图者,究竟是何二人?”周瑜听得越来越糊涂,急不可耐的起身问道。
“我说了你可不许急眼。”
“但讲无妨!”
“孔融说,曹操一次酒醉,说自己此生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扫平四海,成就帝业;另外一个则是,得到江东的大乔小乔,以乐晚年。所以,只要将这两个人送给曹操,曹操一定会退兵,从而避免一场战争。”王宝玉道。
王宝玉这句话一出口,周瑜顿时火冒三丈,侧身取过墙上的剑来,指着王宝玉道:“王宝玉,小乔乃我之妻子,你且与我说清楚,有何证据说曹操意图二乔?如若私自编排,哄骗与我,今日我必杀你!”
王宝玉吓了一跳,周瑜眼睛通红,脖颈青筋暴起,一个不如意可能真的会杀人。王宝玉最不愿意跟武将打交道,动不动就操家伙,但他只记得曹操要建什么台,还是曹植写了一首诗为证,可是自己掌握知识不牢固,一知半解,这会儿是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先生,快想办法,那曹操建了个什么雀巢台,还让他儿子曹植写了一首诗。”王宝玉拉着诸葛亮,小声说道。
诸葛亮缓缓转过身来,先是叹了口气,又有些黯然的摇着羽扇说道:“周将军,此事宝玉曾跟我提起,所言不虚。曹操欲建设一处颐养天年之地,名曰铜雀台。更有其子曹植赋诗一首,上面提及了此事,我刚才未言此诗,唯恐将军动怒伤身。若不是宝玉提及,我必定缄默如初。”
“试请一诵?”看着诸葛亮严肃的表情,周瑜信了多半,气得拿着剑的手都有些微微发颤。
“其诗洋洋洒洒数百字,我只记得其中几句。”诸葛亮思忖道:“登高台以娱情,建高门之嵯峨,揽二乔于东南,乐朝夕与之共,立双台于左右,佳人居之而互望,秉红烛……”
“啊!莫要讲了!”周瑜不忍再听下去,大吼着一剑便将身前的案子齐齐砍成了两段,剑指北方大骂道:“曹操老贼,我周瑜与你誓不两立,不死不休!”
“周将军真是英雄男儿本色。”王宝玉没忘了奉承了周瑜一句。
周瑜脸色煞白的几步过来,拱手道:“刚才周瑜有所冒犯,还望二位包含,恳请落座共谈破曹大计。”
诸葛亮当然不愿意走,也没有拿捏,顺手推舟又回来坐下,王宝玉却还是站着,靠,周瑜刚才一气之下,砍断正是他的桌子。
周瑜连忙让丫环再去搬一张桌案过来,拱手对王宝玉道:“宝玉,感谢提醒,否则将酿成大错。”
“公瑾,孔明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言之!”
“有道是,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江东虽兵精粮足,却不及曹操势众,我主豫州虽然力薄,若从侧方攻击,也可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还望将军细细思量联合抗曹一事儿,如今江夏与江东,已是唇亡齿寒之时,莫要让那曹操占尽了天时地利。”诸葛亮诚恳的说道。
一句话说中了周瑜的心思,他沉吟半晌,又看了看鲁肃,也诚恳的说道:“孔明先生,实不相瞒,自刘表尚在荆州之时,我主便意在荆州。荆州乃江东门户,若失去荆州,江东则难以保全。”
鲁肃附和着点了点头,这个建议正是他当年跟孙权说的,也是因此受到了孙权的赏识。
“我已知孙将军此意,来时已跟我主商议过,只要曹兵退去,我主愿意放弃荆州,挥兵西去,夺那张鲁汉中之地。目前抗曹一事,刻不容缓,还望将军不要迟疑。”诸葛亮道。
“哈哈,既然刘豫州有如此诚意,我周瑜也非小气之人,一旦此次合兵战败曹贼,你我可再合兵北上伐曹,届时其余州郡,任君挑选。”诸葛亮传达了刘备的保证,周瑜满意的大笑道。
第290章 自由行走
屁话!如果周瑜真实现了这个目标,肯定第一个就把刘备给灭了。
“我定将将军之言如实转达给主公。”诸葛亮不露声色的说道。
周瑜总算搞定,劝说联盟任务圆满成功,王宝玉跟诸葛亮一道开心的离开了周瑜的府宅,路上,王宝玉不禁对诸葛亮夸赞道:“先生,你可真厉害,这么长的诗也记得啊!”
诸葛亮却叹了口气,说道:“此等吟风弄月之事,本难登大雅之堂,怎奈周瑜偏好于此,只好附和之。”
“不会吧,是你现编的啊?”
“是我为了救你,信口而言之!”
“嘿嘿,我们这也算是心有灵犀,珠连璧合。”王宝玉厚脸皮的说道。
“宝玉,以后出言需谨慎,幸好我事先得知,曹操有意要建铜雀台,否则今天却也很难将那周瑜蒙骗过去。”诸葛亮仍然心有余悸。
“铜雀台还没建成?”王宝玉一愣。
“当然!”
“这么说,曹植也没写过什么诗?”
诸葛亮嗯了一声,道:“从未听闻。”
王宝玉彻底无语了,看来,书上写的智激周瑜一事,竟然是空穴来风,却被自己瞎搅和给促成了。
事实上,两年之后,曹操才开始修建大名鼎鼎的铜雀台,他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同学,也确实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铜雀台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