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华盛顿之手(2 / 2)
对行军蚁集团的渗透,他们从未停止过,通过策反行军蚁集团的内部员工作为耳目,有成功过,但那些被策反的员工没多久就会被辞退,他们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行军蚁集团是他们工作中遇到的最难啃的骨头。
“现在行军蚁集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它的影响盘根错节,领衔着华夏尖端技术的发展,靠外力已经无法威胁到它的地位。想瓦解这个商业帝国,只能从内部动手,像当年苏联一样。”
说话的是麦隆,一个近60岁的老男人,长得并不出众,普普通通,但他在中情局的地位特殊,是‘华盛顿之手’的小组负责人
‘华盛顿之手’始于冷战时期,专门为瓦解苏联而成立。
刚进入中情局时,麦隆就进入华盛顿之手参与过瓦解苏联的计划,也多次参与引导舆论,让一些国家陷入混乱和内战,以谋求达到他们的目的。
以这种手段达到目的,是最方便最廉价的。
现在的他,是‘华盛顿之手’的负责人。
这次他的计划对象,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在他的履历生涯中,瓦解一个公司还是第一次,但他却对此非常感兴趣。行军蚁集团若单独拎出来,绝对能堪比一个很多国家。
“怎么做?”
“我们先说说行军蚁集团内部的优势,想要彻底瓦解一个组织,就必须从他们最强大的方面入手。”
麦隆不急不缓点开电脑中的ppt。
“行军蚁集团最大的优势,就是陈默,而我们这次计划的目的,就是毁掉陈默或者让陈默叛出华夏,为我们所用。
接着是行军蚁集团的第二大优势,一个稳定团结的管理层。这个管理团队,管理着行军蚁集团大小所有事物,正是这个团结的管理团队,才让陈默言出法随,以最快的速度,来准备他要研究的材料和事务。行军蚁恐怖的工作效率,就是因为有这个管理团队领头。
以上是行军蚁集团最强大的两个方面的优势,也是行军蚁集团强大的基石,瓦解其中一个,行军蚁集团这个商业帝国,将会进入衰退甚至分崩离析。”
麦隆的话,让场上的人员纷纷点头。
“基于这个方向,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第一个,利用华夏国内的‘喷子’。搞臭陈默的名声,让他憎恨自己国家的环境现状,甚至离开华夏,移民他国。”
“喷子是什么?我们的间谍?”
“不不不,那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全世界都有,但华夏人口多,所以华夏特别多。”
“有意思的人?”
“对,就是一群闲得蛋疼的人,这种人喜欢将对现实的仇恨和不满在网络上宣泄,容易被情绪控制,所以很容易被利用。”
麦隆笑了笑,转而说道。
“至于另一个计划,就是瓦解行军蚁集团的管理层,而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从赵敏入手,赵敏是行军蚁管理层最核心的人物。”
麦隆敲了敲ppt上显示的赵敏的图片和基本资料。
“她单身,计划是将她泡到手吗?”
一名中情局高层看到资料,戏谑笑起来,其他人也跟着轻笑。
“你的想法是不错,她现在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也是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决策,就是行军蚁集团的决策。
你能泡到她,明天就能坐私人飞机去迪拜吃黄金冰淇淋,天天坐黄金马桶都行。当然,也有可能被陈默抓到你,将你剁碎丢海里喂鱼。”
麦隆也笑了笑,转而认真说道。
“陈默身边,有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对陈默帮助最大,管理着他最重要的三个地方。他的妻子何小渔,负责家庭和他的生活起居;赵敏管理整个行军蚁集团的大小事务;至于陈默身边那个神秘的助手墨女,传言负责行军蚁集团的大脑:一号区域。”
从行军蚁集团员工的一些对外言论和花边新闻中,他们能得到不少信息。
墨女的话代表陈默的话,传言墨女拥有行军蚁集团的最高权限,能调取行军蚁集团任何等级的技术资料,那是连赵敏都没有的权限。
“我们为什么不从这个墨女入手?”一名高层问道。
“因为她是陈默的影子。”
他们将所有关于陈默的消息,能查到的事,全部查了一遍,才得到毕竟详细的信息。
“资料显示,从这个女人突然出现在陈默身边开始,就没有离开过陈默半步,形影不离。陈默外出的场合,都有她的身影,甚至和陈默住在一起,而我们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背景信息。”
“这么漂亮,还住在一起,陈默的老婆不反对?”
“不反对,传言两人的关系还非常好,情同姐妹。”
“有钱真好。”
一名高层露出一个‘我懂的’表情。
“我也这么认为的。”
麦隆也笑了笑。
他们调查过,关于这个墨女的家庭,身份背景等所有资料,一片空白,找不到任何痕迹,只有一个名字,不排除是华夏官方派遣到陈默身边的,所有才没有选择墨女。
“我们知道,赵敏和陈默关系亲密,是陈默最信任的人之一。两人关系具体到了什么的地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女人都喜欢吃醋,这是每个女人的弱点,特别是对自己喜欢的人。
我们可以制造赵敏和陈默的绯闻,让小渔怀疑他们的关系,离间赵敏和何小渔。陈默后院起火,家庭和公司两头出问题。
一旦赵敏迫于压力离开,行军蚁集团的管理层必定人心不齐,陈默和何小渔的感情也会出现裂痕,我们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从而瓦解行军蚁集团高层,让他们分裂行军蚁集团。
而若是陈默和何小渔离婚,何小渔就能分走陈默的财富和行军蚁集团的股权,行军蚁集团的股权旁落,也存在操控的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