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2)
可惜裴宸素来就是个进攻型的将领,绝对不会允许长孙攻龟缩在城内不出来迎战,在同洲城外扎营的当天夜里,裴宸突然下令攻城。
这让一直关注天禹动向的长孙功大惊失色,晚上分明还是全军扎营,怎么一眨眼就要攻城了呢?
他哪里知道裴宸就是故意造成扎营久耗的假象,在他们放松以为暂时能喘口气的时候突然攻城。
天禹裴家的用兵法则速来都是快准狠,有功必破,有破必入。当晚的快攻阵势十分惊人,负责攻城的将士和掩护的队伍配合默契,顶着箭雨突围入城,在混战中打开城门。
一夜之间,天禹军顺利攻城,拿下南翼同洲城。
长孙功在城破之后自杀身亡,原同洲城将领俯首投降,裴宸收编败军一万余人,另有部分将士在战败之后脱甲归乡。
长孙攻战败自杀一事再次传到了小皇帝的耳朵里,小皇帝勃然大怒:“那个混账东西,笨是要死,这才多长时间久败了?他不应该顶上一年半载的?这种人,蠢死算了。”
一双桃花眼在朝臣的脸上扫了一圈,问:“你们说怎么办?长孙将军畏罪自杀,天禹都攻了同洲城,现在怎么办?一个个的别不说话,放个屁,快点,别让朕费脑子想事情。”
小皇帝在龙椅上暴躁的颠腿,“快点快点!”
朝臣一个个面面相觑,最后才有个老臣道:“必须,老臣以为,陛下为了弘扬国威,激励百姓,守住南翼江山的基业,该全力以赴派兵抵抗,这样方是上策。”
小皇帝继续烦躁:“那朕要是不派兵,是不是这江山就守不住了?”
小皇帝其实只是想确认一下,结果老臣一听的,当时就被吓的跪在地上:“老臣并无此意,必须恕罪!”
小皇帝烦死了:“就不能说个好使的法子?没看朕这一天天的忙的要死吗?麻烦!”
其实他就是忙着寻欢作乐,别的压根没看出来他哪里忙。
“陛下,如今国难当头,必须该担起国之重任才是!”又有一个大臣巍颤颤的说话:“望陛下国事为重啊!”
小皇帝的手敲着龙椅扶手,气哼哼道:“朕哪里不重视了?要是朕不重视,会坐在这里跟你们叽歪?一群老糊涂!”
在朝上吵了半天,也不知定了什么结果,反正怎么看都荒唐,小皇帝太贪玩,看到什么都好奇,且谁都不能阻挡小皇帝爱玩的心思。
如今南翼搞成今天的局面,完全是因小皇帝不懂事,乱指挥造成的。
同洲城被破,南翼民间一片恐慌,更有百姓开始逃亡,至于逃往哪里,完全是凭本能。
裴宸攻破同洲城后,在同洲城略做调整,暂由殷康代为管理,文先生留在南陵,而裴宸再次率军,直奔南翼皇宫而去。
天禹都城金州城内则是一片祥和,魏静思在入宫两个月后的一天夜里,突然醒了过来,然后嗷嗷大叫说肚子疼。顿时惊的整个皇宫不得安生。
魏西塘听到动静就要爬起来,付铮伸手按住:“陛下!”
魏西塘呼了口气,道:“想必的三公主要生了。”
付铮点头:“臣出去问一下,陛下躺着勿动。”
魏西塘便重新躺好,道:“那朕等你消息。”
付铮出去转了一圈,问了人,又去看了皇太后,皇太后十分担心,不过看到裴宸还是安抚道:“你回去,不必担心,就跟陛下说没什么事,让她不要起来乱走,小心身体。你也赶紧回去,你出来陛下一个人不妥当。”
两人刚说了两句,就看到皇太后身边伺候的丫头一脸笑容的跑了进来:“太后!太后!三公主生了!”
这顺利的,让皇太后都来不及惊讶:“生啦?”
丫头点头:“生了呀!生了为公子。”
皇太后顿时高兴的不得了,二公主生了儿子,如今三公主又生了儿子,这接二连三的喜事,她怎么会不高兴呢?
“快快,快带哀家过去看看!”皇太后站起来就要走,走了两步才想起来付铮还在这,急忙道:“铮儿,你也回去歇着,跟陛下报个喜。叫她高兴高兴!”
说着,皇太后颠颠跑去看魏静思了。
付铮在原地站了一会,才转身赶紧回寝殿。
就怕到时候陛下不是高兴,而是羡慕妒忌恨。
果然,付铮回去跟魏西塘一说三公主刚刚很顺利很平安的生了个小公子以后,魏西塘就开始长吁短叹了。
最早有孕的时候她倒不在意,如今倒是越来越在意了,就盼着赶紧生个皇子出来。
弄的付铮整天跟在开导。
魏西塘侧躺着,幽幽的说:“裴宸刚破了同洲城,三皇姐就替他生了个儿子,他若是知道了,想必会高兴坏了。”
“那是自然,裴宸原本对三公主就十分上心,若是知道,定会十分欣喜。”付铮顺毛摸,想着顺着她的话说,自然错不了。
结果,魏西塘又语气哀怨道:“你这意思,可是说若是朕生了公主,你会失望,生了皇子你才高兴?”
付铮:“……”半响才道:“不管陛下生的是公主还是皇子,臣都会十分高兴。”
魏西塘又叹气:“不必说了,朕知道你是何意。”
付铮:“……”
这动不动就长吁短叹的是不是得等孩子生下来以后才会好?付铮也不知道,不过就觉得陛下最近一阵,性子着实多愁善感了一些。
☆、第156章 生了
天禹两位公主接连产子,女帝魏西溏这心就一直提在嗓子眼,她也想生个皇子继承大统,若是个皇女,那些老臣肯定还是要催她生皇子的,说不准,到时还会让她再招几个侧夫,付铮能被气死。
她唉声叹气的,心肝儿都焦碎了。
之前还好些,不过在两位皇姐接连卸货以后,她急的更厉害,付铮又要去处理政事,又要顾忌她的心情。
最后干脆让人把公文都搬到寝殿,临时设置个处理政事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