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三把火(2 / 2)
不管怎么说,科举这个对大臣的冲击不小,不仅仅是年龄问题,还有考试内容也改了。八股作为开国以来最公平的科举项目,如今也改了。怎么改的?今后考试,有三个主要内容,各占三成的比例,还有一个附加内容,占一成的比例。什么内容呢?第一,八股文,还得做,但是只要做一篇就够了,不用写太多。第二,数学,连数都不识,你也好意思当官?这不是祸害百姓么?第三,格物学,这个格物学的涵盖就光了,不单单是农学了,还设计工商水利交通航海等等学问。想当官,你就得去学这些东西,不要求你都精通,至少要能及格。附加的一门学科,叫做时事政治。就是对过去的三年,国家发生的大事情,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如果连这个你都考不及格,赶紧洗洗睡吧。
科举的事情还不算完,考成法补充办法才是割肉的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统计局。六科之道吧?这是皇帝的助手,现在这六科变成了七科,多了一个统计局,干啥呢?县以上的官府,每年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吏部在考察一个官员的时候,必须要看他在任期间的这些统计数字,作为恒定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什么意思?生产总值知道吧?就是这个玩意,被陈燮引进了大明。没个县年度的生产总值进行统计,降低的,主官们就回去歇息吧,连续三年都没进步,回去抱孩子吧,别出来丢人现眼。大明的官员,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你做这个官你也有脸?连续三年以上,保持不变的,呵呵呵,升官的梦就停止了吧,你能维持现状,真是难为你了。在这个级别干到退休吧。连续三年都有进步,保持一个进步的水准的,可以作为一个升官最基础的依据。别跟皇帝说什么教化之功,什么百姓安分守己之类的话,那没用。出来当官,没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能耐,你就别想升官,甚至连官都没得做。
这个统计局,就是皇帝的耳目,直接对皇帝负责。
朱慈烺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群臣真是措手不及了。科举的问题好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但是这个统计局就不对了,这是皇帝的耳目啊。官员调整升迁,最后是需要皇帝用印的。好嘛,你这边名单上去,那边皇帝给吏部打了回票,这货在任上对地方民生毫无作为,不行。
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皇帝手里的核武器!一个文臣,最大的成就就是入阁并成为首辅,现在的廷推制度,你仔细一琢磨就完全不好了。你得有基层经验,最少是在知府做过三年,这都是最低要求了。你得有中层经验,巡抚三年。你还得有京官的经验,六部六科御史台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京官还好一点,在基层那真是要命了,地方的经济指数不行,你就别想升官。这帮读书人让他写文章,一点问题都没有,让他去发展经济,那要命了。
关键是这个统计数字的标准,是皇帝来制定的,特殊部门来执行的。你向作弊都很难啊。
但是在今天这个场合,前面喊了圣君在朝,后面你敢说皇帝昏庸?或者说被小人蒙蔽?不敢,不敢就得捏着鼻子承认!
晕乎乎的群臣,在这三把火上面,被烤的一个外焦里嫩。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朱慈烺成功的烧了三把火,主导了今天的大朝会。这三把火烧下来,大家都意识到,这不是出自朱慈烺的手笔,就那小身板,哪里想的出这么一个节奏,如此的浑然老辣。
众人把视线对准了陈燮,这货此刻正站在那里打瞌睡,昨晚上折腾的有点晚,朱媺娖说一个孩子太少,还得再生几个,不然偌大的家业,都便宜外面的狐狸精了。
就这样,在众人恨不得咬死他的目光中,陈燮很失礼的在争吵声中打瞌睡。
三个新举措,无一例外都在朝会上通过了,没法反驳啊。当今朝堂,可没有刘宗周黄道周那种铁骨铮铮的大臣,就算顾炎武这样勉强七品,有资格站在尾巴上的臣子,他是支持这三个举动的。认为是大明开国以来,唯有之壮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