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连弩与忠义庄(2 / 2)

加入书签

据说,只要假以时日,连发五十支的连弩也有制出的可能。

兵器的革新,意味着军队战力增强。

短期之内,李贤的军力已经到达极限,再多的话,非但财政无法支撑,便是军将都忙不过来。

可是,不增兵,又得面临曹操、袁绍的威胁,这时候,元戎弩的出现可谓恰逢其会,它恰恰在李贤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

连弩牛刀初试,威力极大,众人都觉得信心大增。

神兵利器,人人都想据为己有。

“使君,这等神兵还有多少,可否划拨一些给我?”

“对呀,使君,我总觉得短矛虽好,但却过于单一,若有神弩辅助,当可确保万无一失!”

赵云虽未多言,可他却握弩试射了一番,结果不言而喻,那爱不释手的感觉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等到后来,便是天子刘协也按捺不住,爆射了一通。

众人反应强烈,李贤笑道:“这弩箭工艺复杂,至今为止只有一百具,损耗一具便少一具。因而,除非临战需要,否则的话,且不可开机试射!”

胡庸与周仓面面相觑,他们尴尬一笑,似乎都有一种被李贤看穿的感觉。

“这样吧,先锋军、背矛军、背嵬军每营三十具,剩下十具以作备用,如此可好?”

三十具,每具可连射十支弩箭,也就是说,只需要三十人便可以射出三百支箭,这是什么概念?

拥有弩箭的青州军完全可以解放人手,将他们摆放在最紧要的位置。

元戎弩甫一出世,便让人心神大定。

青州军将认为,有此利器,世上再无不可胜之军!

祭出元戎弩这等大杀器,李贤轻易达成了振奋军心的目的。

不过,只有兵器是万万不可的。

若是军卒畏战,空有利器又有什么用处?

军心、士气由什么决定?

俸禄、福利!

军中的俸禄按月发放,从未疏漏过,可是,每地的福利却略有不同,李贤虽然规定,地方州郡必须妥善安置伤亡兵卒,然而,李贤在后世里见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他不希望自己也被人欺骗。

出了校场,李贤寻来太史慈,嘴里道:“青州连番战事,折损军卒不在少数,我想知道,战死的军卒遗孤以及伤残的军士你们都是如何处置的?”

太史慈神色坦然:“我在城外设有遗孤营以及伤卒营,往日里有官府提供定量的饮食,若是孩童,还有先生为他们启蒙,教他们识字”。

李贤来了兴致:“喔?带我去看看”。

太史慈神色坦然:“使君这边请”。

出了官衙往南走,李贤随着太史慈来到了一片依山傍水的地方。

隔着老远,就可以看见袅袅的炊烟,以及成群结队的家禽。

圈养家禽,这是李贤大力鼓励的事情。

之前,由于粮秣无多,乡民自己果腹都是个问题,他们没有多余的粮秣去喂养家禽。

可是,李贤掌权后,乡民的日子渐渐富庶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豢养家禽,益大于弊。

看到久违的农家场景,李贤欣然一笑,他翻身下马快步迎向前去,嘴里笑道“真是个好地方”。

太史慈不置可否。

随行的胡庸却大呼小叫起来:“忠义庄,真是个好名字”。

李贤微微颌首,在他的构思中,是想把这些军人家属集中到一起,然后建立一个类似于军区大院的地方,现在来看,太史慈做得很到位。

没多久,大人物来到忠义庄的消息就传到了庄主那里,庄主是个七十多岁的独臂老人,听到了贵人前来,他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儿,领着村里的几位长者迎了出来。

“草民刘标见过几位贵人”,刘标的眼光精准的很,他一眼就看出,李贤一行人之中,就属那位白脸男子的地位最为尊贵。

李贤与太史慈相视一笑,“免礼免礼,长者太过客气,我们就是来随便看看。”

刘标不动声色的看了太史慈一眼,太史慈便说道:“这便是青、徐刺史,李贤李使君”。

“啊,竟是李使君当面,我等叩谢使君活命之恩”

说罢,刘标竟然叩伏在地,随行几人不敢怠慢,也是依样施为。

李贤急忙搀起刘标,嘴里道:“老丈无须多礼,无须多礼”。

“礼不可废呀,再者,使君与我庄内百姓都有活命大恩,这一拜算不得什么”

李贤宽慰几句,刘标方才平稳情绪,将其引入庄内。

在东汉末年,连年的争战让男丁大幅度减少,因而在进庄的路上,李贤遇到百姓的七成都是女丁,其实他不知道,男女比例的悬殊在中原已经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

平原城的男丁多数都已参军入伍,而忠义庄内居住的多数都是军人家属,以老幼居多。

“这活是谁教你的?”

李贤招呼一个正在埋头编织笼子的女孩。

女孩的双手快速的绕来绕去,头虽然抬了起来,但动作却没有丝毫的停滞,“村里的刘阿婆”。

李贤笑道:“累吗?”

女孩飞速的扫了李贤一眼,李贤的眉毛很浓,皮肤很白,女孩知道他是个贵人,但她依旧全神贯注的编着笼子,漫不经心的说道“不累,在李使君治下,总有一口饭吃,比其他的地方好多了”。

李贤看出了对方的不耐烦,有心就抬步离去,可又不想放过这么一个问询的机会,“你去过其他地方?”

女孩微微颌首,道:“几年前,我家兄长便带我流徙多地,过惯了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日子,直到李使君成为青州刺史,我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你的兄长呢?”

“他伤了一臂”,提到敬重的兄长,女孩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来。

“你今年多大了?”

“好像是十三岁吧?我也记不清了”,女孩不确定地说道。

李贤动了恻隐之心,他下意识的摸遍全身的口袋,可却没摸出一文铜钱,讪讪的摘下一个玉佩,他弯腰递给了女孩,嘴里道“这是给你的,以后要是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就拿着这玉佩到下邳,去找我”。

胡庸的眼睛一转,心里头不知道转着什么心思,而那刘标却知道玉佩是好东西,此刻看到女孩依旧是那副不动声色的样子,他不由得着急道“傻妮子,快点接了,这是贵人的赏赐!”

女孩只把玉佩扫了一眼,然后依旧编制着筐子,“娘亲说无功不受禄,还请贵人收回去吧”。

李贤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有骨气,他讪讪地收回玉佩,也不禁想到,要是在这么多人面前把玉佩送给她,难免会给这姑娘带来想不到的麻烦,倒不如现在给她一点看得到的好处,毕竟对方的兄长是战受伤,作为青州州牧,他有责任补偿一下,“相梁,拿钱来。”

“多少?”

“一百文”

相梁在袖笼里摸了一会儿,不多久就摸出了一摞银钱,弯着腰递到了女孩的跟前,他笑吟吟的说道“这钱不多,还请姑娘收下”。

女孩这次没有婉拒,她缓缓的立起身子,对着李贤行了一礼,“多谢贵人相助”,施礼过后才不紧不慢的收起了银钱。

这时候,李贤看到女孩编织的似乎是个牛嘴大小的笼子,疑惑的眨了眨眼,“她在做什么?”

“编制牛笼子”

李贤恍然大悟,耕牛在劳作时,老百姓为了防止牛畜偷嘴,就会在它们的嘴巴上套一个小巧的笼嘴,这样就可以让牛畜一心一意的干活。

目光越过这个女孩,李贤向村落的深处望去,他发现村里几乎没有一个闲置的百姓,不管年龄大小,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埋头干着自己手中的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在做鞋。

许是猜到了李贤的心思,刘标自得地说道“这些孩子做完活之后可以到村外休息半个时辰,他们的家人也是这样,孩子们的上午是跟着先生学习的时间,到了下午他们不需要上课,只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就行了。”

太史慈也补充道“忠义庄编制的鞋子多数都卖给了郡府,军中的军士就是穿得它们”。

“村里也养了许多野兔野羊,一开始还没有客商来买,可自打开春之后,前来购买肉食的客商就连绵不绝”

“野兔山羊吃的草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割来的……”

刘标带着的那帮老者你一言他一语的补充着,看得出来,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