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来去自由(1 / 2)
“这趟到美国,可把我累惨了。”
林振华坐在何海峰办公室的沙发上,夸张地抱怨着。这一趟,他和他的同伴们在美国呆了大半个月,今天才刚刚回到燕京。他让众人找宾馆住下,自己则来到体改委,向何海峰汇报此行的情况。
何海峰亲自给林振华倒了一杯茶,放在他身边的茶几上,然后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笑着对林振华说道:“说说看吧,收获如何,看你这副表情就知道,你这趟去美国,应当是大获丰收啊。”
林振华腾地一下坐直了身体,诧异地看着何海峰问道:“怎么,我的表情很不含蓄吗?”
何海峰道:“你这个表情,也该换换了。每次干了点得意的事情,就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想给别人一个惊喜。老这么干,就不新鲜了。好了,说说吧,这次有什么收获?”
“收获不小。”见自己装腔作势的样子被揭穿,林振华也不好意思了,他老老实实地承认道:“我们和斯皮舍尔公司谈下了联合进行数控模块开发的协议,同时斯皮舍尔公司还同意请我们汉鲁机床公司为他们代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啊。”何海峰欣喜地说道。他虽然在体改委工作,主要是做一些政策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工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了解得也不少,他知道斯皮舍尔公司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地位,如果汉鲁机床能够与斯皮舍尔公司合作进行数控模块的开发,对于提高我国的数控机床水平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呵呵,更了不起的是,斯皮舍尔公司还答应偷偷地给我们提供五轴机床的控制芯片呢。”林振华得意地炫耀道。
何海峰眼睛一亮:“五轴机床的控制芯片?这可是尖端科技产品啊,我听说国防科工委那边一直都在想办法搞这种芯片呢。”
林振华道:“谁说不是,我这次在燕京就准备和科工委方面的人聊一聊,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科工委如果不拿出点真材实料来和我换,我可不给他们。”
何海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小林,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敢和科工委讨价还价,你也不怕军方对你动强?”
林振华道:“军方也得讲理吧?如果我给他们弄到了好东西,他们上来就抢,那以后谁还给他们干活?”
“你说的也对。”何海峰点点头道。他知道林振华与国防科工系统有不少联系,刘向海、陈天、张智方,都是这方面的人,想必林振华也不会吃亏吧。
“除了和斯皮舍尔公司的合作之外,这一次我们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林振华说道。
何海峰问:“什么收获?”
林振华道:“我们在美国的时候,正好遇上纽约的一家电冰箱公司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公司的老板非常恼火,决心不再向工人妥协了。”
“哦,他打算怎么做?”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冰箱生产迁到中国来,关闭在美国的生产线。这样美国的工人就再也无法用罢工来威胁他了。”
“这么说,他是想把生产任务转包给你了?”何海峰道。
林振华道:“正是如此。我们初步商定,承接每年30万电冰箱的组装业务,原材料由美国方面提供,我们只是负责组装,加工费用是750万美元。”
何海峰点点头道:“真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小林,你可真是一员福将啊,这样的订单都能拿到。”
林振华道:“老何,我跟你说这件事,可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我们的订单,而是想提醒一下体改委这边,在美国,应当有大量类似的订单。我们应当组织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美国抢订单去。”
“你确信?”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我专门了解过了,两年前,里根政斧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个计划中包括了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目前,美国的整个产业都在向高新技术方面倾斜,传统产业曰渐衰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传统产业必然要迁往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抓紧时机去拣这些洋落。”
听到林振华说起星球大战计划,何海峰皱了皱眉头,说道:“星球大战计划这件事,中央领导很重视,还专门责成几个部委进行研究,讨论应对策略呢。如果美国真的完成了星球大战计划,他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保护伞,只能是他们打别人,别人打不着他们,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安全也是有极大威胁的。”
“不会吧?这件事连中央领导都在关注?”林振华觉得有些意外。
所谓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3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于1984年被批准实施。据美国政斧所披露的信息,这项计划是指在1984财政年度至1989财政年度,投入250亿美元来研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至1994年完成整个计划,并确定是否进行部署。这个计划一度被认为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科技计划。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林振华知道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并没有得到执行,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直到21世纪初还没有发展成熟,更不用提在1994年进行部署的事情。这项雷声大、雨点小的计划在历史上实际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在美国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二是引诱前苏联投入军备竞赛,并最终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想到此,林振华提醒道:“老何,关于星球大战计划,我倒听到有另外的一些说法,供你参考。这项计划很可能只是美国政斧抛出的一个烟雾弹,其目的在于欺骗苏联与美国进行竞争。苏联如果试图打破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就不得不投入巨资去开发新一代的弹道导弹,而以苏联目前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巨额投入可能会使其陷入泥潭。”
“你是听什么人说的,这个消息可靠吗?”何海峰认真地问道,很显然,林振华的话,给了他一些启示。
↑返回顶部↑